介子推指的是哪个地方,介子推是一个什么样的臣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1 19:59:23

介子推是春秋之际晋文公重耳为公子之时的属臣。公元前655 年,晋国内乱,重耳出逃,流亡他国,介子推随从重耳度过了 19 个春秋,历尽颠沛流离、艰辛危困。一次,重耳在亡途流中粮尽食绝,饥饿难忍,介子推毅然从自己大腿上割肉一块,给重耳充饥,真可谓是一位忠心耿耿、以身报主的良臣。然而,重耳回国继位后大封有功之臣,却唯独忘了他。等事后想起,不图出仕的介子推已携母隐居于深山。晋文公亲自去深山寻找介子推,遍寻不见,听从臣属之计,于是纵火烧山,欲逼介子推出山。介子推决意不出,任大火三日,最后母子相抱,被焚死于枯柳之下。这情节可能出于后人的渲染,但介子推隐居而死于深山,却是事实。

介子推指的是哪个地方,介子推是一个什么样的臣子(1)

问题是,介子推隐到底隐居于何处呢?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史记·晋世家》说是在介山,亦称绵上山,在今山西介休县境,北魏的郦道元、宋代的乐史、清代的顾祖禹也持这种说法。

介子推指的是哪个地方,介子推是一个什么样的臣子(2)

但有人认为,在晋文公时代,晋国力图向南拓展,尚无力顾及北边。霍山以北一线尚为狄人占据,介休位于霍山以北,介子推不可能去陌生的异邦寻觅隐身之处,晋文公也不可能以狄人之地封赏介子推。所以,绵上山不在介休境内。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认为,在山西翼城县西有座绵山,俗称小绵山,靠近曲沃,这就是介子推的隐居之处。然而,小绵山一名系因晋文公思念介子推,是把国都附近的一座小山改名而来,这仅是一个迁移而来的纪念性山名而已,并非《左传》、《史记》中所记的绵上山。再者,晋文公的都城在绛,距小绵山仅几十里。如果介子推隐居于此,晋文公环山百里封田给他,就得把国都的近郊、乃至国都的一部分作为封田,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在今山西平定县东,还有一座绵山,又名紫金山,山上遗留有介于庙,传说这才是介子推隐身之地。

介子推指的是哪个地方,介子推是一个什么样的臣子(3)

近年,有人又提出一种见解,认为从晋国的版图而论,绵上山当在霍山以南。从“晋侯蒐于绵上以治兵”、“赵简子迎宋乐祁饮之酒于绵上”来分析,乐祁自宋至晋,是越过太行山南端的南阳(今河南获嘉县北)而来的。由此推论,赵简子与乐祁相会的绵上,应在晋都新田以南;蒐兵之举在春秋之际是十分隆重的,总是安排在国都附近举行,晋国当时只有浍河以南有平川,相当于今山西稷山、万荣、闻喜县一带。这就是晋侯蒐兵、治兵之处。据乾隆《万全县志》:万泉县(今万荣县)西南有一座绵上山,又称绵山,现在俗称孤山。有人说,这座山才是当年介子推隐居之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