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这次任务的李坚真,见邓六金临近产期行动不便,便把她安顿在了一户老乡家里休养。
然而,作为一名红军战士,坚韧的邓六金,是绝不容许自己在还能行行走的情况下掉队的。
于是,在仅仅休息了一天之后,邓六金就谢绝了老乡的再三挽留,独自一人出发去追赶队伍。
走了没多长时间,邓六金就感觉到肚子不舒服,但她仍然坚持着继续赶路。
情况越来越糟糕,邓六金出了血,血越流越多,终于她支撑不住昏倒了。
幸而,当时有几个外出砍柴的老乡,发现了她。
他们砍了些树枝,做成了简易的担架,将她送到了威海码头,才终于让她赶上了队伍。
所以,便有了文章开头发生的场景,邓六金在船上早产了。
可是,这次的转移任务,是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进行的。
甚至在他们乘坐的小船附近,还有敌人的军舰在巡视。
孩子的啼哭声,很可能会导致小船的暴露。
因此,这位刚刚生下孩子的母亲,这位勇敢无私的红军女战士,为了保护全船战友的安全,坚持喊着,要将这个自己刚刚拼命生出来的孩子扔掉!
船终于抵达了大连港。当邓六金走出船舱后,却意外地看见李坚真抱着个婴儿走了过来。
这时,她才知道,孩子并没有被扔掉。她从李坚真手里接过孩子,抱着这个差点被自己舍弃的女儿,大声地哭了出来。
后来,邓六金给女儿起了个名字,叫“海生”。既因为她是在海上出生的,也寓意着她从这次的海上任务中,幸运地活了下来。
右一曾海生
在时隔了半个世纪后,关于当初要扔掉孩子的这件事,邓六金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我还不知道孩子是男是女,但我清楚地明白,我的这个小生命,会给战友们带来极度的危险。所以,我只能舍弃自己的孩子。确实是我坚持要扔掉孩子的。”
为了战友,为了革命,宁愿舍弃自己的孩子。这就是邓六金,一位伟大的红军女战士,一个征服了长征的女英雄。
和众多革命先烈一样,邓六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而由于家里实在太穷,她在出生十几天后,就被父母送到了另一户人家,做了“望郎媳”。
所谓“望郎媳”,就是家里没有男孩的人家,从别人家里抱养个女儿,等“郎”出生。如果将来生出了男孩,女孩便作为童养媳养大。
由于养父母家里也不富裕,邓六金自小便要上山砍柴、做农活。
18岁时,一直没有儿子的养父母,打算给她找个上门女婿,以继承香火。
但是自小经历了生活艰难的邓六金,性格坚毅、又有主见。对于父母的这一套,十分不认同。
恰逢当时,*和朱德,正好率领红军部队到达了闽西。
于是,邓六金毅然报名参加了革命。
加入革命队伍后,邓六金进步很快。很快就当上了当地的乡妇女会主席。
后来还先后担任过区委青年干事、县委妇女部部长,以及福建省委妇女部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