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管大家有没有见过鸳鸯,都对它略知一二。打开电视、翻阅小说,我们常常可以看见里面的主角们用鸳鸯来寄托自己对爱人的情感。在现代人看来,鸳鸯就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鸳鸯早期表达的是什么感情?为何会被当做是爱情的象征?鸳鸯真的有那么恩爱吗?待我为您一一道来。
为了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首先我们应该对鸳鸯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鸳鸯,雁形目鸭科动物,大小介于绿头鸭和绿翅鸭之间,体长在38到45厘米之间,体重在0.5千克左右,是我国著名的观赏性鸟类。鸳鸯的命名和凤凰相同,雄鸟为“鸳”,雌鸟为“鸯”,两字结合,就是我们现在对这种禽鸟的称呼。既然雌雄“分名”,那么在它们身上也一定有各自的特点:鸳鸯雄鸟嘴红,羽毛鲜艳,有金属光泽,头顶华丽冠羽,翅带艳色翼帆;相比之下,雌鸟显得朴实无华,雌鸟嘴黑,整体呈灰褐色,唯有眼睛带细长白色眉纹的特点较为突出,没有冠羽亦无翼帆。
鸳鸯的生活环境、食物特点都与季节相关。春夏季繁殖期,鸳鸯多在东北地区,食物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例如蚂蚁、石蝇等昆虫。而秋冬季,多数鸳鸯会迁徙至南方过冬,这个时候,它们的食物转向植物,青草、树叶、草根通通不挑食。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的鸳鸯为留鸟,不需要进行迁徙。
在鸳鸯的繁殖期,人们看见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地出入,不管是觅食、御敌,还是嬉戏、游水,都在一起完成。看似亲密的举动,足以让单身狗吃一大波狗粮。也正是因为这些行为,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常用鸳鸯来比喻夫妻。伴随着时代的变迁,鸳鸯代表忠贞爱情这一说法一直流传,并让许多人对这一说法坚信不疑。
其实在早些年,鸳鸯不仅仅代表爱情,它还表示兄弟情义。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首《释思赋》,其中就有提到鸳鸯:“况同生之义绝,重背亲而为疏。乐鸳鸯之同池,羡比翼之共林。”《释思赋》是曹植为弟弟所作,其中鸳鸯不表爱情,而是表兄弟情。
同时期,魏国的嵇康也曾将鸳鸯比作兄弟:“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该诗出自嵇康为参军的哥哥嵇喜作的《赠秀才入军》,全诗共有十八首,前两首都以“鸳鸯于飞”开头,都将鸳鸯比作感情极深、难舍难分的兄弟。
一直到唐代,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作在《长安古意》中写到,“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各文人才开始倾向于将鸳鸯比作夫妻,也是从那时起,鸳鸯代表“忠贞的爱情,不离不弃的夫妻”的概念渐渐被人们接受。近现代文化中,电影《倩女幽魂》里的“只羡鸳鸯不羡仙”更是让人们印象深刻。人们对鸳鸯的认识大多跟随潮流,对其认知也有些许片面。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最早将鸳鸯比喻成爱情并不是从“愿作鸳鸯不羡仙”开始,早在周代的《诗经》中就有一篇《小雅·鸳鸯》。该诗是一首祝贺贵族结婚的诗,以鸳鸯起兴,描绘了鸳鸯雌雄相伴,两情相依的情形,并以此寄托对婚姻的美好期盼和对婚后生活的憧憬。
不管是曹植写的《释思赋》,还是卢照邻写的《长安古意》,将鸳鸯比喻成爱情或兄弟情的根据都在于鸳鸯的习性,雌雄相依的举动。那现在问题来了,鸳鸯真的如人们所说的这么恩爱吗?
根据生物学家观察,鸳鸯其实并没有传说中那样恩爱,它们的爱情也没有被那么忠贞。一般来说,雄鸟和雌鸟只在繁殖期一起生活,在这期间,不管做什么事情,雄鸟和雌鸟确实经常在一起完成,不过只要交尾结束,雄鸟就会抛下雌鸟以及自己的亲身骨肉离去。
另外,在此期间,雄鸟可能在外面还有一个,甚至多个“小三”,雄性鸳鸯对爱情并没有人们所说的那样专一。关于鸳鸯成双成对地行动,还有一个说法是雄性鸳鸯朝三暮四被配偶发现,所以雌性鸳鸯才会对丈夫多加看管,与丈夫形影不离。一对鸳鸯的“婚期”一般是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以后雄雌鸳鸯就会各奔东西。在第二年繁殖期的时候,你看到那对鸳鸯,它们很可能是“二婚”,甚至是“三婚”。
可笑的是,被人们说成是“色狼”、“狐狸精”的两种动物,它们的爱情却比我们认为是感情始终不渝的鸳鸯还要坚定。狐狸和狼这两种生物,一生只会有一个伴侣,即使伴侣一方先去世,活着的另一方宁可孤独终老,也不愿意寻找新的伴侣。在雌性*时,雄性还会寸步不离地保护妻儿的安全。相比之下,它们的爱情更令人感动。
看完这篇文章,你还会觉得会用“情比鸳鸯”来形容自己的感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