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茧对蚕作用有哪些,蚕茧剥掉对蚕有影响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3 10:39:43

3、选择合适的蔟具,降低不良蚕茧率

早期我家养蚕时,也是使用过多种蔟具,刚开始是使用草龙蔟,也就是用水稻秸秆自己制作的蔟具,那时收割水稻主要靠人工,每次水稻收割后,会将秸秆收集起来,晒干后切割成相同的长度,然后再使用小工具做出草龙蔟。使用这类蔟具,刚开始蚕茧的洁白度还可以,一旦蔟具第2次使用了,蚕茧的品质明显下降,使用的次数越多,不良蚕茧率就明显提升。当然还使用过竹条当蔟具,就发现放置数量适中,并且位置合适的地方,蚕茧较为正常,而放置过稀或者过密的地方,有的竹叶也会粘在上面,蚕茧的品质明显下降。后期逐渐用方格蔟替代,采摘蚕茧时方便了许多,而且上蔟的质量也显著提高,一个小孔只有一个蚕茧,很少出现双宫茧。养殖户在选择蔟具时,既要做好消毒工作,又要考虑到蔟具的合理性,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蔟具,要坚决淘汰。

4、上蔟密度保持适中

有的养殖户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对于养殖密度没有很好的控制,比如蚕在1-4龄阶段,养殖密度过大,很容易出现大小蚕现象,给日常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养殖密度过稀,容易浪费桑叶,增加养殖成本。在上蔟时同样会面临类似的问题,蚕座中熟蚕数量过多,蚕吐丝作茧的活动空间就太小,容易形成双宫茧,蚕茧的洁白度也会降低一个档次,往往会偏黄;上蔟时密度过稀,一个方格蔟中可能没有多少蚕茧,蔟具的使用率明显下降,有时蔟具的利用率不足70%,形成一定的浪费,也是不提倡的。在放置蔟具时,要先观察蚕座中蚕体的数量,发现密度过大时,要提前采取措施,降低上蔟密度,一般蚕体数量与方格蔟孔数的占比为90%以上,理想的状态是达到95%以上,当然这样的难度比较大,需要养殖户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摸索。

蚕茧对蚕作用有哪些,蚕茧剥掉对蚕有影响吗(5)

5、未熟蚕与熟蚕分开上蔟

理论上来说,同样的蚕种在相同的环境下饲养,吐丝作茧的时间会较为一致,可实际操作时,想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难度不小,总会有多种原因,使得蚕进入5龄时间不一致,有的慢1-2天,再加上5龄蚕期时管理未跟上,最终上蔟的时间也不一致。如果把未熟蚕和熟蚕放在一起上蔟,熟蚕会很快找到合适的位置开始吐丝,而未熟蚕还在找桑叶吃,并时常排出蚕尿、蚕粪等,掉在其他蚕茧上时,蚕茧的品质就会下降,特别是蚕尿,很容易形成黄斑茧,这类蚕茧的卖相较差,蚕茧的价格也会明显低于正常洁白的蚕茧。为了提高整体蚕茧品质,养殖户在上蔟时,要观察蚕座中蚕体情况,明显偏小的蚕要及时挑拣出来,喂食蜕皮激素后,也要观察蔟具中的上蔟情况,发现有少量蚕进食桑叶后,依然没有吐丝作茧,而是到处乱爬找桑叶吃,要单独饲养,后期另行安排上蔟,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出现,可以实行预上蔟。

6、注意蔟中蚕房内光线均匀

蚕房内的光线问题,是很多养殖户容易忽视的地方,光线不均匀时,蚕的生长发育会有一定的影响,在1-5龄蚕期,光线较好的地方,蚕的个头会比较好,而光线较暗的地方,蚕进食桑叶的情况也不太理想,个头会相对偏小。开始上蔟时,蚕房内的光线会影响家蚕上蔟情况,阳光直射的地方,熟蚕反而会避开,会向相对偏暗的地方聚集,造成局部地区上蔟密度过大,进而双宫茧的数量明显增多。在选择蚕房时,养殖户不仅要考虑到蚕房内的温湿度问题,而且还要注意室内光线问题,像农村一些老房子,室内的光线偏暗,就不太适合用来做蚕房,另外一些光线过亮的地方,比如太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在蚕座中,在养夏秋蚕时,蚕房内的温度容易高于28℃,也是不太合适的。蚕在上蔟期间,养殖户要尽可能让蚕房内的光线相对均匀,这样也可以提高蚕茧的洁白度。

蚕茧对蚕作用有哪些,蚕茧剥掉对蚕有影响吗(6)

7、提供良好的营茧环境,注意通风方式

家蚕在上蔟时,蚕房内的温湿度将影响着营茧质量,一般情况下,蚕房内温度低于20℃时,熟蚕吐丝速度偏慢,有的甚至暂停吐丝作茧,而当蚕房内温度高于30℃时,熟蚕吐丝作茧的效率同样会偏低。上蔟作茧期间,比较理想的温度为24-25℃,当蚕房内温度偏低时,要适当进行增温,温度偏高时要想办法进行降温。相对湿度方面,同样也需要控制好,在北方蚕区,蚕房内的湿度范围为55%—60%;而在南方蚕区,蚕房内的相对湿度应当控制在65—70%,一旦湿度偏大,熟蚕在吐丝作茧时也容易诱发一些蚕病,不仅蚕茧的洁白度会影响较大,而且还会使蚕茧产量明显下滑。需要提醒的是,养殖户在对蚕房进行通风操作时,要控制好通风时间,同时要注意通风的方式,室外风力较大时,直接开对流窗很容易形成强风,风直接吹到蔟具上,会使得部分蚕无法正常吐丝作茧。

8、做好蚕病预防,避免家蚕带病上蔟

蚕茧看起来白不白,很大的因素就看5龄蚕后期有没有出现蚕病,一般来说,只要上蔟时熟蚕没有蚕病的症状,蔟具消毒较为妥当,各项操作也很规范,那么蚕茧的品质往往会较好,很少会出现不良茧。如果在5龄蚕后期出现了蚕脓病、肠道病、软化病等,那么部分蚕不会上蔟作茧,有的即使上蔟了,也容易形成“血茧”,这类蚕茧一旦受到挤压,不仅会影响自身的洁白度,而且还容易将其他蚕茧染色,有时还会发出恶臭味,因此,养殖户要避免家蚕带病上蔟。在预防蚕病时,需要采取综合防治的方式,对1-3龄阶段打好基础,4-5龄阶段做好良桑饱食,适当添加抗生素类蚕药,增强蚕体体质,这样蚕茧的个头和外观会有明显的提升,当然蚕茧的价格也会较好。

蚕茧对蚕作用有哪些,蚕茧剥掉对蚕有影响吗(7)

总之,蚕茧的洁白度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熟蚕的健康程度,同样重量的蚕茧,洁白度不同时,蚕茧的价格也会差异明显,一些颜色明显偏黄的蚕茧,其价格往往高不了,比如正常洁白的蚕茧20元/斤,泛黄的蚕茧就可能只有10-15元/斤,如果是“血茧”,其价格甚至会低于10元/斤,有时还会面临着无人收购的局面。影响蚕茧洁白度的因素有许多,养殖户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改善,尽可能将各环节处理好,蚕茧卖相好了,养蚕收益提升20%也较为常见,从实际经验来看,做好以上8个要点基本上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