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时注意盆土不要过湿,此时植株枝叶已经覆盖全盆,盆面土日晒蒸发量有限,加上枝叶的遮挡作用,盆内的通风透气性已大不如前,这时盆土过湿,茎叶发病率升高,花期也会缩短。
临近春末时,随着温度越来越高,三色堇长势也逐渐开始衰微,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28℃时便会枯萎死亡。此时应注意及时对三色堇种子进行采收。当三色堇蒴果果皮发白,种子呈褐色时就可以采收了。若采收过迟,小心蒴果被日晒而爆裂,而使种子被弹射散落在各处。
三色堇一般作一年生植物养护,若要做多年培养,则需要在每年春末花谢4月前后换土换盆。方法与上盆类似:盆土微干时,将盆斜置,并轻扣盆边,土坨连带植株会松动。老株取出后剪去部分老根、枯根及过长根。然后带一部分原土植入新换的盆土内。换盆后浇透水,先放到阴凉处缓缓苗,等到有新芽长出后再逐渐增加光照,直到正常养护。换土换盆前剪去植株的一部分老枝老叶,可以减少营养消耗,减少缓苗时间。
三色堇作为一种草本类花卉,容易受到的病虫害较多,常见的有叶斑病、漆斑病、花叶病、蚜虫、红蜘蛛等。叶斑病、蚜虫及红蜘蛛防治,青璃在以前的文章里面有讲,故而这里不再赘述,青璃着重讲一下漆斑病和花叶病的防治措施。
1、漆斑病
漆斑病病发时,主要侵害植株的叶片部位,在染病的叶片上会出现褐色病斑,病斑外围又有枯黄色的斑区,病斑外围有大片的黄色变色区。造成漆斑病的主要原因是,病菌从叶片部位的微小伤口处(可能由蚜虫、红蜘蛛等吸食叶片汁液而造成)侵入而感染,若环境湿度较大加上气温较高时,便容易爆发。
漆斑病防治重在预防,注意不要给植株浇水太多,并保证植株的通风透光性,特别是在气温较高时。另外在栽培或播种植株的时候应该对盆土和植株或种子进行彻底的消毒。
若已发现染病植株,要立即挖除,或与其他三色堇盆栽隔离以防止传染。还可以用18%多菌铜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1000倍液喷洒防治。造成病害的间接因素——蚜虫、红蜘蛛应同时*除, 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喷*。
2、花叶病
花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侵染对象包括了从蔬菜里面的茄科、豆科乃至花卉里面的鸢尾科等多种植物。具体表现为在染病叶面上出现从褐色到焦黄色再到淡绿色不规则斑纹,故而得名。花叶病危害较大,不仅危害植株叶片部位,而且可能会对花蕾花朵等部位造成侵害,使花蕾发生畸形等现象,有时还会对蒴果及种子造成影响,引起蒴果提前脱落,种子质量不高等。
花叶病也是由病菌侵入植株伤口所引起的,因此防治花叶病首先得对使植株产生伤口的害虫,如蚜虫进行*除,*除方式可参见漆斑病防治一段。同时病发后,可用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等广谱性*菌药剂,隔期轮换喷施。除此之外,施肥时兼施一些微量元素复合肥也是很有必要的,里面的某些元素可以被植株用来合成抗感类物质,对花叶病的预防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好了,关于三色堇日常养护的经验就介绍到这里。我是青璃,一个爱花爱生活的城市小花匠。大家有什么其他看法或建议,欢迎留言或加关注交流哦。
(版权所有,非作者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