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地方特色文化,湘潭的文化有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3 15:30:13

文/陈准

湘潭地方文化于斯为盛,为何如此神奇,必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条件。

千里湘江第一湾的自然禀赋

千里湘江第一湾造就湘潭特定的地域文明和地方文化的特殊结构。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无不受其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千里湘江,一路滔滔,出广西,汇潇水,过南岳衡山,至湘潭境内,浩瀚的江水倏然蜿回,缠绕杨梅洲,划出了一道巨大的“U”弧线后,奔长沙望洞庭而去。

此“U”湾长度达42公里,为湘江诸湾之最,不仅为湖南6个沿江城市长度之最,且江面为湘江全域最宽,堪称“绝无仅有”,是名至实归的“千里湘江第一湾”。山区、丘陵、沃土、河流养育着湘潭百姓,也孕育出这里的民习、民风。

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湘潭不仅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市镇云集,人文鼎盛,名人辈出。红色文化名人有*、彭德怀、陈赓、谭政、黄公略、彭公达、罗亦农、周小舟;辛亥革命文化名人有刘道一、刘揆一、秋瑾;湘军文化名人有曾国藩、左宗棠、刘锦棠、王錱、刘蓉、蒋益澧;湘潭文化名人有胡安国、胡宏、彪居正、李腾芳、陈鹏年、罗典、王闿运、赵启霖;近代文化名人有杨度、释虚云、马英九、宋楚瑜;文学艺术名人有冯子振、齐白石、萧三、释敬安、黎锦熙、黎锦晖、黎锦明、黎锦光、黎锦扬、张天翼、吕骥等。湾内的文化名人人才群落现象,进一步证实了湘潭地方文化的繁荣与神奇。

湘潭地方文化中还有一种奇特现象,这就是地理环境、山水形胜还影响到湘潭地方独特的内部板块结构,即有着各自特色的湘潭县县域文化与湘乡县域文化。湘潭县人与湘乡人不但各自语音有差异,而且文化性格也有不同的表现。他们虽然都有湘中原居民朴野的共性,但湘乡人朴野中更显刚毅与粗犷,湘潭县人朴野中更显平柔和内敛。曾国藩、刘锦棠出自湘乡,齐白石、王闿运、杨度出自湘潭县,自然有其各自的文化背景,但二者的文化都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二者的地域关系,其交融更为直接,*的文化个性就是两地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

人口迁移带来地方文化的开放与交融

几千年来,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入与流动,东西南北的文化元素不断充实和融会到湘潭地方文化之中,带动和影响着湘潭地方文化人才群落的成长与兴起。

中华文化发展于华夏文明,华夏文明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地区。华夏部落与四方蛮夷戎狄不断融合,历史演进,朝代更迭,最终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部落的融合,人口的迁移,历史演进,带来了文化的交融、发展和不断创新。湘潭的地方文化就是随着人口迁入和流动,历史演进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

纵观湘潭的历史,大概经历过如下几次大的人口迁入活动。一是炎帝教耕、舜帝南巡时期中原人口的迁入;二是秦汉时期,中原战争连年,水旱灾不断,湖湘系尚未完全开发的荒蛮之地,北方人口大量迁入,必至湘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同样形成严重的“流民”问题。以后的几百年,湖南中部包括湘潭的楚人、巴人被迫迁往西南地区,湘潭便成为了北方移民为主的聚居地,这样更加加快了中原文化与地方荆楚文化的融合;三是北宋“靖康之变”,出现了中原士民大量成批扶携南渡的景象,湘潭也是情理之中的落足之处;四是元末明初,湖南连年战祸,原住民大量往西逃至贵州、四川,明朝政府实行“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招诱移民和垦殖政策,江西及浙江、福建大量移民涌入湘潭,尤以江西为最;五是明末战乱,清军屠城,湘潭被*人口十余万,康熙乾隆多次颁布“招民开垦”谕旨,大量江西移民再次进入湘潭;六是“金湘潭”时期,全国各地商人涌入湘潭,前后三百多年,显然一批商界、文化界的社会精英和其后裔也落户了湘潭。几千年不同历史期的移入进入,使湘潭地方文化由被动交融进入到主动交融,东西南北的文化元素不断充实到湘潭地方文化元素中,推动了既有突出地方个性又有吸纳和包容气质的湘潭地方文化从无间断地发展和更新;七是因任职、嫁娶入潭后,得益于湖湘文化影响而成才并为湘潭地方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群。如明万历年间浙江人包鸿逵任湘潭知县,在本地人礼部尚书李腾芳支持下修建万楼和高峰塔,为湘潭留下了历史地标的文化建筑。一定程度上,湘潭地方文化成就了这些历史名人,而这些历史名人也丰富和发展了湘潭地方文化。

历史上外地人口迁入带来了湘潭地方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湘潭众多的有志之士走出本土,尤其是走出湖南乃至国门,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文化。如,明代礼部尚书李腾芳,清初廉吏陈鹏年,清末“打虎御史”赵启霖,湘军统帅曾国藩、爱国将领刘锦棠,“国学大师”王闿运,“旷代逸才”杨度等无不是走出故土后,求学升官,建功立业而标榜史册。齐白石定居北京40年,见多识广,“衰年变法”终成一代大师,被誉为“北漂”成功第一人。*也是走出湘潭赴长沙求学,赴北京求学求职,结交良师益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中国革命,接受马克思主义而成为一代伟人。这些名人大家,不仅以他们的历史贡献书写了湘潭名人文化,而且还通过他们回乡探亲或告老还乡,支持或亲身参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地方文化,带动和影响着湘潭地方文化人才群落的成长与兴起。

“金湘潭”对湘潭近代文化发展的经济支撑

“金湘潭”的经济成就了“金湘潭”商业文化,支撑了湘军和湘军文化的兴起。

地方文化的繁荣,首先离不开地方经济的发达。唐宋以前,湘潭虽为“上郡(长沙)善邑”。但作为一个县城,经济文化终究不如长沙。明清时期“金湘潭”崛起之后,湘潭反超长沙一度成为湖南经济文化的中心。王闿运在光绪年刊《湘潭县志·序》中,用“科举甲于长沙”“经学著于列县”“六艺抗于九府”三句话概括当时社会人文盛况,而其经济发展和财赋贡献也是甲于全省。

有关史料记载,清之前湖南湖北未分治,时为湖广布政使司,辖湖南九府,湖北八府。清嘉庆年间,湖南九府,纳粮200万石,仅长沙府就纳粮58万石,占九府的四分之一还有余。长沙府辖12县,其中湘潭又占据长沙府纳粮的四分之一,为湖广所有县的纳粮之最。到清代乃至民国这种情况都没有改变。从顺治到光绪,清王朝平均每年的财政收入为4500万两白银,湘潭则贡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2%。由此可见“金湘潭”给湘潭、给湖南、乃至给全国带来了可观的财税贡献。金湘潭的财富一是支持了地方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本土青少年能更多地接受私塾、书院和学堂教育的机会,百姓也可更多地感受文化的熏陶,为“金湘潭”商业文化的产生和近代湘潭人才辈出奠定了基础;其次是“金湘潭”直接支撑了湘军的发展,光绪刊《湘潭县志》载,湘军兴起,“军饷半出湖南,湖南半出湘潭”。咸丰四年正月,湘军从湘潭誓师北征,总记载大米12000石,盐40万斤,油3万斤,配炮500尊,军械数千件,子药20万担,辎重船数十号。接着四月份,湘军又于衡州、湘潭两船厂造船60艘,其中大船均出于湘潭。得益于湘潭对湘军的经济和技术支撑,使湘潭一批昔日“百无一用”的书生曾国藩、左宗棠、刘锦棠等能登上中国近代史上的大舞台。湘军文化水到渠成,无疑又丰富和推动了湖湘学派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湖湘文化的发展。1907年株萍铁路通车,靠区位交通优势的“金湘潭”接近尾声,自然也失去了湖南经济中心的桂冠。但湘潭底蕴犹存,这里成了洋务、维新思想与近代学风嬗变的“发机”,中国近代史上,湘潭人更是功震寰宇,名噪天下。

教育发达,加速了湘潭地方文化的发展

湘潭历代私塾、书院,尤其是近代新学的兴起推动了地方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地方文化的内涵。

文化发展的前提是人才的兴起,人才的兴起离不开教育。湘潭的教育自古以来都较为发达,宋朝时已有“潇湘自古比洙泗”之说。清乾隆皇帝曾为岳麓书院赐书“道南正脉”,而道南正脉的源头正是湘潭的碧泉书院。湘潭教育的发展及其贡献具有如下几特点:

一是教育以优良的学术传统为根基。 这种根基起源于胡安国父子的碧泉书院。胡安国父子是湘潭教育的先驱和大家,1139年,胡安国完成《春秋传》,胡宏在碧泉书院讲学二十余年,著有《知言》和《皇王大纪》,他的学说开启了湖湘学派“经世致用”,构建了湖湘学派的基本理论体系。胡安国父子的学术研究与教育并行的作风一直影响着湘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地方文化的繁荣。

二是官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有机结合。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私塾教育是典型的民办教育形式。湘潭的私塾教育历来较有基础,到“金湘潭”时期,私塾教育更是城乡林立。除私塾之外,历史上有名的碧泉书院、东山书院也属于民办教育之列。湘潭的官办教育始于宋代,自宋以后历代均在县城设儒学,多以文庙为载体,祭祀孔子,宣讲圣谕、经义,称为学宫,学宫属于官办学校性质,随后的一些书院有些是私塾的升级版,也带有官办的性质。如,南宋年间,湘乡金石人王容少年时就入学于湘乡县城涟溪书院,15岁入岳麓书院,师从理学大师湖湘学派创始人之一张栻。1186年(宋淳熙十三年),会试登进士,次年殿试中状元,为“湘中第一状元”。“金湘潭”时期,湘潭的龙潭书院、昭潭书院、霞城书院,湘乡的东皋书院都是非常有名气的官办教育机构。

三是新学兴起的重要作用。中国古代教育是以科举为目的教育。“金湘潭”后期,尤其是洋务运动的兴起,新式教育开始引入湘潭,新式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引进了西方科学文化和一些教学方法,教学的目标也开始与国计民生相联系,具备了现代性。湘乡东山精舍(即东山书院)就翻开了湘潭乃至湖南教育的新篇章。它突破传统书院的陈规陋习,走新学、实学的模式。东山精舍的新学吸引了大批诸如*、陈赓、谭政、肖子升、肖子璋等湘中学子前往求学。湘潭新学兴起,丰富了湘潭地方文化的内涵,助推了湘潭近代史上湖湘文化、湘军文化、红色文化、白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三千年湘潭、韶乐余音绕梁;千年湘潭,碧泉书院文脉不断;四百年湘潭,“金湘潭”商业文化得以延绵;两百年湘潭,湘军文化闻名遐迩;百年湘潭,红色文化、白石文化雄称于世。历史时段中的辉煌并不代表永远的未来,地域条件的优势并不说明我们可以固步自封。如何将湘潭历史铸就的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发扬光大,仍是当代湘潭人的光荣历史使命。地方文化建设唯有地域经济不断腾飞,文化建设不断加大投入,文化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文化队伍不断增添新鲜血液,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久久为功,方得始终。

(作者系湘潭地方文化研究会会长)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