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生草后产生小空调效应,夏天不热冬天不冻,空间范围内水气压和果树逆水气气压值缩小,全程呵护叶片对水分的需求,近地层水、肥、气、光、热等生态因子发生良好的长效性且协同增效作用明显。
五、提高矿物质肥料利用
由于土壤结构的不同,又由于几十年来掠夺式的耕作土地,现在我国大部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平均只在1%上下,严重阻碍了粮食生产和果品蔬菜生产且降低了品质
目前我们国家土壤中化肥的利用率为:氮肥30%、磷肥24%、钾肥42%、钙镁硫及微量元素更低,利用率低自然就增大了农作物的生产成本。
果园生草后逐年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而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生存的最基本的基质,那么随着有机质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适宜了微生物有益菌群的繁殖生长,有益菌数量明显增加,这样化肥在土壤里就能快速而又充分地被分解,不至于流失或被土壤分子固化,从而提高了利用率。
同时几十年来一直被土壤固化了的营养物质也将被有效分解,被果树吸收利用,各种缺素症状也将被缓解。其实我国大部分土壤中的微量物质并不太缺,就是因为板结严重,微量元素被固化而已。
六、形成地面生态链,减轻病虫害
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大量滥用化学*虫剂,破坏了生态平衡,在*灭害虫的同时,抑制了相当数量的有益昆虫,害虫反倒不同程度地产生了抗药性,导致不同年份不同地区有时暴发各种虫害,造成巨大损失。
而果园生了草,一脚踏不透的草是各种昆虫生存的温床,有利于昆虫繁殖,从而稀释了害虫危害果树的虫口密度,也使得其天敌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就更加抑制了害虫的危害程度,这样果园不同时期虫害就相对轻微。
果园生草改变了地表生物群落结构,丰富了生物多样性,昆虫的复合性得到加强,相互制约式发展。这也是目前很多技术人员提出的生物防治病虫害的一个有效措施。
土壤中有机质的第一种来源是各种昆虫的尸体,那么地里的生物链形成了,而昆虫不论是一年多代繁殖还是一年一代繁殖,它们的尸体量也将增加,被细菌分解后变成了有机质,这样有机质又一个来源得到了天然补充,从而还原了土壤肥力。如蚯蚓数量的巨增,就良性地改善了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透气肥沃。
七、逐步改善土壤酸碱度
土壤和地域的差异化造成了同果树品种品质差异拉大,酸性土壤与碱性土壤在某些施肥管理中千差万别。
碱性土壤PH值高,通透性差,加之不少人采用大水漫灌,板结严重,果园里根腐病多有发生,而且产量低品质差,所以在施肥中要有选择的施肥,需不断改良土壤,降低PH值。
而酸性过大土壤又要在施肥时选择矫正酸化的化肥。然而市面上化肥产品五花八门,真假难辨,而我们果农又缺少化肥方面的知识,不知道自己果园施哪类化肥合理,氯基肥、铵基肥、硝基肥以及新兴的碳基肥和螯合肥搞不清,盲目施肥,导致酸性土壤改善不过来。
果园生草后随着年份的增加,日积月累,土壤的酸碱化将逐步被改善,适宜果树生长,相应病害降低,改变土壤环境。
土壤是果树生长的生命源,土壤状况好坏,可以说直接决定着果树的寿命、果实产量和品质,也就是说决定着我们种植果树的经济效益。
八、提升果品品质
果品的大小色泽以及内在品质,是决定该果树的关键,也直接关系到果园的经济效益。如果我们的果子品质不能保持应有的天性,那么就不能被市场被消费者所认可,果园生草却能以立体层面提升果子的自然品质,减少相关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