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思维对个人的重要性,营销思维的十大重要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4 09:21:26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企业家都是销售出身。

我人生的前三分之一阶段对于销售没有任何好感,认为就是追着人推销东西,除了烦人没别的。或者不至于说没有好感,至少是无感。我和我身边的很多人,当年考大学的时候,首先排除的职业就是老师和医生。其实销售这个职业也在大家排除之列,尤甚于前两者,因为大家连提都不提。

大部分人在学校时和社会脱节太严重,除了课本知识之外对于社会上的事知之甚少。随着毕业后参加工作进入社会,一部分人会在30-40岁的阶段快速积累社会经验,乃至于个人的三观会重塑,对很多事的看法会改变。

关于销售的事,我个人有几次经历,感触挺深。

第一次是自己在大学时,有一年去勤工俭学,在商场卖电视。和我同组的有一个小伙。现在想来,我和小伙大概是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年轻群体:我和我大部分的大学同学差不多——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不错,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只需要关注考试分数——从小伙的学校来看,他大概考试成绩不如我,但社会阅历显然比我多。

我俩跟顾客介绍电视的套路也不一样——他从来不提电视本身,一直就只是在说你买我这个电视,我免费送你支架,这一样你省了多少钱;我可以免费送货上门安装,你又省了多少钱;最后算上所有送的东西,你花了多少钱买了一个电视,但我一共送了你多少钱的东西,相当于你买电视便宜了多少多少钱——总之一副超市里买东西送鸡蛋的架势。

我对小伙这种农村大集似的推销方式不屑一顾——送个支架算什么啊,我买的是电视,又不是支架——于是我对照着说明书上的内容详细地跟大爷大妈们介绍电视机的参数、技术先进性、以及和其他品牌的对比优势。

如你所料,大爷大妈们对我的推销方式不屑一顾,对小伙说的省了多少钱十分兴奋。

甚至有一位大爷直接对着我的脸说,你跟人家学学,人家是怎么卖东西的。

我当时的心情各位可想而知。

让我安慰的是,后来来了一对文质彬彬的中年夫妇,大叔不但对我介绍电视参数表现出了兴趣,最后也真的下单了。而且他们满足了我对好顾客的幻想——始终对我礼貌有加,我去送电视的时候,一进屋阿姨就给倒水。他们不光没让我送鸡蛋,我送完电视阿姨还硬是让大叔开车送我回来。

这多少算是让我在心理上扳回了一城。

不过由于年龄太小,当时这件事没有给我太多的触动,更多的是郁闷——对我来说,这个暑假错的是小伙,是大爷大妈,是电视支架,是鸡蛋,总之不是我。

如果现在硬要我对这件事做一个总结和反思,我觉得不能说我的销售方式完全错,但就站在对方角度考虑这一方面,我绝对是要打零分的——对所有人都念说明书,显然是不行的;而且我是来满足顾客需求的,而不是顾客要满足我的心理需求。

第二件事是一次买篮球鞋的经历。

我参加工作以后,篮球就打得很少了,偶尔打打也是和同事一起在塑胶或者木地板的场地。所以球鞋磨损很慢,买新鞋的周期非常长。我之前都是选择去耐克阿迪的平价店,一双球鞋几百块钱,而且几年才买一次,对我来说经济负担并不很大;加上我对球鞋和品牌并没有什么研究和讲究,因此我就图省事只买耐克阿迪。

这次买篮球鞋是因为我家附近的市民广场有一个室外篮球架,地面是水泥地。我想买一双便宜的篮球鞋,专门就周末的时候在这块场地打,锻炼一下身体。

和之前一样,我先去了奥特莱斯的耐克和阿迪店。大家知道,这两家的便宜球鞋穿着也并不怎么舒服,好一些的球鞋价格多少都有点贵——我不太舍得买来在水泥地上穿。

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某知名国产运动品牌店。

本身我就是抱着犹豫的态度来的,而且我对ta的产品线完全不了解。所以我就随便先试了几双。

接待我的是一位大姨。有一双鞋我觉得穿着还不错,我试了试42码感觉有点小,又试了试43码感觉好像又有点大,于是我问大姨有没有42.5的码,因为我印象中耐克是有半码的。

大姨用那样的,表情,和语气,告诉我——没有。然后又加了一句43和42也就差了一公分,你的脚那么灵敏吗?

我这人从来不愿浪费时间和大姨理论,于是我放下鞋子准备回去随便买双耐克。

这时过来一位小伙,我大概能感觉出来小伙应该也是利用课余时间在这里勤工俭学的。我不知道他主动过来是因为销售有提成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总之他走过来问我想买什么样的鞋子。

我一边跟他介绍了我的需求,一边把刚才我拿的那双鞋子给他看。他告诉我这双是这个牌子的某某系列,除此之外他家还有什么什么系列——这有点像我介绍电视参数的路数——但我对这部分内容没有怎么用心听(想想当年买电视的大爷大妈0_0)。我只是直接问他这双鞋耐不耐磨。他告诉我很耐磨——他自己就穿这双打球,所以可以跟我保证。当下我心里就有了五分想买的意向。

于是我又重新试了两个码,42码毫无疑问有点小。于是我又把我的困境告诉了小伙。小伙非常肯定地跟我说:不要买小码,会磨脚,这个鞋质量很好,穿久了也不会变松的。听完以后我的购买意愿又增加了一分。

于是我又试了试43码——好像也不是那么大——人真是一种有意思的动物。我决定就选43码了。

现在只剩一个问题:颜色。店里这双鞋还剩白色和粉色,我一开始是排除粉色的,我从来没有穿过粉色的篮球鞋。但小伙告诉我粉色比白色便宜一百多,除此之外鞋子完全一样。

于是我又陷入了新的困境——一百多的差价着实让我心动,但我真的没有想象过我穿个粉色篮球鞋是个什么光景,尤其我大概也不愿让人觉得我是因为便宜不得不选个粉色的篮球鞋。

这时小伙给了我“入坑”的最后一脚:他说其实白色的刷起来比较麻烦,粉色很时尚,他们学校穿粉色的很多;而且粉色便宜也不是因为颜色,刚好厂家就是在搞活动。

我已经不在乎他说的是真是假了,我已经决定要买这双自己以前没考虑过的牌子的粉色的篮球鞋了。

在我去结账之前,小伙对我说了最后一句话:现在全场随便选三样,总价打六折。

我最后是买了一双球鞋加两件衣服。

如果现在硬要我对小伙的销售手段做个总结,首先他态度很亲和,可以说是让你如沐春风;其次他介绍东西时很自然也肯定,还拿自己也打球而且也穿这双鞋来增加说服力——其实我当时未见得就真的相信他也穿,或者鞋子真像他说的那般耐磨——但不论真假,我不得不承认他拿自己举例,以及介绍产品时的那种笃定对我的*伤力确实很大;最后他并没有一味地劝我买贵的,而是完全抓住了我的心理需求。

总之,他履行了销售是为顾客服务的宗旨,所以我心甘情愿的掏出了钱。

如果当时小伙没有出现,我会头也不回的离开这家店,继续去买耐克阿迪,大概从此继续不再考虑任何国产运动品牌,虽然我对耐克阿迪也未见得那么的满意。但因为这个小伙,我选择给这个品牌一次机会,或者说是小伙给了我一次机会——因为我真的穿了这个国产的球鞋以后,才发现原来现在国产品牌真的一点不比国外品牌差。除了球鞋外,后来我把手机从苹果也换成了国产品牌,进而我把目光也逐渐投射到了所有的个人消费领域。

后续我每次再买运动装备,这家店成了我的首选。我也不只是买便宜商品,我还在他家买了双旗舰跑鞋。而且不光是给我自己买,我也在这家店给家人买了不少东西。

当然,我成为这家店的回头客不是因为小伙会卖东西——事实上我后面也没有再见过这个小伙——而是因为现在那双篮球鞋我已经穿了三四年了,实际上真的很耐磨。销售手段固然重要,但最终保证顾客忠诚度的永远是产品质量。

第三件事跟球鞋事件有点类似。

有一次我眼睛有些痒,去本地一个很大的医药连锁店买眼药水。大家都知道,现在去药店买眼药水,他们每次都推荐那种几十块钱一瓶的,然后一点用都没有。反倒是那种几块钱一瓶的有消炎作用的眼药水最管用。很多其他药物也都有这个问题。

总之,接待我的也是一位大姨。大姨同样给我推荐了一瓶几十块钱的眼药水,这个眼药水我家里至少已经有两瓶了。后面的情况我就不细说了,总之是不好的体验。可惜的是,这家药店里只有大姨,没有出现小伙(为什么每次都是大姨,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巧合)。反正自此之后我再也没有去过那家药店。

这里我必须要补充一句,我后来每次都去另外的一家药店,服务很好,里面的销售也是一位大姨——可见大姨和大姨也是不一样的。

我想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上帝,那么上帝应该托梦给这两家的老板,让他们重奖小伙,解雇大姨——可惜大概世界上真的没有上帝,所以老板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店里每天在发生着什么。

同理,对照一下我们每个人,自己到底是团队里的“大姨”还是“小伙”,最好经常反思一下。

我为什么在文章题目里说建议每个人都要有销售思维,因为这种思维太重要了——销售本质上说就是把对方口袋里的钱掏出来放到我口袋里——当然这不是抢,而是一个双方共赢的事:对方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也实现了我的收入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才会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钱放到你的口袋里——这是很显然的。

这个能够站在对方角度考虑的思维,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

我们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都不需要做一个真正的销售,但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销售一样东西——我们自己。不是出卖肉体,而是出卖劳动以换取工作报酬,“出卖”自己的感情以换取亲情、爱情、友情。

人与人的关系是互利互惠的——如果你知道对方想要什么,并且能够满足ta;反过来对方对你也是如此,那你们的关系肯定无比坚实和美好。

做买卖如此,找工作如此,亲情、爱情、友情也莫不如此。

这种美好既靠缘分,同时也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最后再说一个好玩的例子吧。

我家附近有一个早市,在早上八点之前允许在路边摆摊——相对正规菜市场,东西便宜不少,所以早市每天都人满为患。这其中有一个卖菜的大叔,自称菜是自家种的,大概是城市周边的菜农。大叔的态度非常粗鲁——虽说在这种地方就不要讲究什么服务体验了——但大叔的粗鲁仍然是超过了我的接受范围——所以我是从来没有在他那儿买过菜。

但我不买不代表别人也不买,大叔的生意每天都异常火爆——一群大爷大妈每天早上在大叔的训斥声中抢购他的菜——虽然大叔态度不好,但架不住他是真便宜啊。

或许这就是教科书中说的目标客户不同吧——有钱人买东西更看重的是服务和消费体验,中产看中的是性价比,穷人则最关心价格——价格弹性取决于经济基础。

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销售策略,只有最适合目标客户的。

服务和实惠,你总得给一样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