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泽尊王的发祥地,凤山寺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广泽尊王拥有旺盛的香火和无数的朝圣者,“广泽尊王信俗”已入选福建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进入寺院,映入眼帘的是规模宏大的宫殿式庙宇,屋顶檐翼为釉面陶塑雕的飞禽走兽,大堂夹室是翔龙蟠柱,麒麟石狮林立,拱斗间又附刻“飞天乐伎”翩翩飞舞。
朱墙碧瓦的殿宇分前殿、中殿、后殿,各殿左右两旁分别建有钟楼、鼓楼、回廊、拜厅、斋堂、迎宾室、凤冠、藏经阁、聚金亭等。主殿前,主神广泽尊王佛像雕塑特殊,方脸童颜,白眼黑珠,平视前方,左足下垂。
凤山寺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建筑还保持着五代时候的特色,几经风雨,屹立不倒。而其中孕育而生的凤山文化已成为两岸同胞情谊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九日山
“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起航
“先有丰州,后有泉州。”丰州开八闽之先,始于三国时期,曾是闽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而九日山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一段历史恰为山中的石刻所铭刻,方得流传至今。
九日山有东西北三峰,其形如钳。西峰因唐代名诗人秦系在此隐居,故称高士峰,或称西台。顶峰有五代石佛造像,称石佛山。石佛为五代陈洪进所倡刻,高4.5米,宽1.5米,袒胸盘坐于莲座上,衣纹流畅对称,为泉州最早的石雕造像,外筑石亭,以保护石像,全系石构,硬山式屋顶,面阔进深,均具一间,呈方形;东峰因唐代宰相姜公辅贬谪隶泉,寄迹山中,卒后葬此,故名姜相峰,或称东台,又因其形似麒麟,俗称麒麟山;北峰连接东西两峰,叫北台,三峰环抱成一坞,曰白云坞。坞中白云出岫,碧谭幽间,出峡南注,为菩萨泉胜迹。
洪梅灵应寺
历经千年风雨 庄严依旧
灵应寺始建于后唐年间,殿宇雄伟,气韵生动;历代不少高僧、文士来此后流连忘返,留下大量诗文、对联和墨宝;弘一大师曾在此住锡半载,为塔题写碑文;清末武状元黄培松亦与该寺结下不解之缘;寺内还长有演绎生命奇迹的“倒抛竹”……诸多文人墨宝和雅致景点为这座千年古刹增添了浓厚的人文风采。
建寺千余年来,灵应寺经历无数次小修葺和大扩建。上世纪20年代,时任住持定眉师四处募化,再度扩建寺院,现有寺观建筑大多是当时留下的,之后又扩建了寺外的山门、护界亭、桥、涵、真心塔,以及通往大寺的石路、台阶。如今,寺内又逐步建成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观音阁等建筑。
纵览灵应寺,雕像石塔、放生池、流水瀑布、亭阁小榭、栏杆花木、山门曲径,盘山水泥公路宛延曲折,错落其间,整个寺区布局有序,环境优美,值得一游。
康美雪峰寺
杨梅群峰留胜迹
雪峰寺与大多数庙宇一样依山而建,分前后殿堂,前殿为单檐歇山式,两旁建有钟鼓楼。后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主殿两边也因地形建造层楼,规模阔大。整座寺宇,高低错落,甚为壮观,寺中有对“冷冷清清雪,茫茫渺渺峰”联,将“雪峰”二字嵌入联中。
作为闽南古刹,雪峰寺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和高僧的到来。而山中很多名胜古迹都与这些高僧有关。
近代佛教三大法师弘一、太虚、芝峰曾会集该寺,留有诗文墨宝。弘一法师先后两次游住雪峰寺,留下了珍贵的题匾和诗文。雪峰寺在上世纪30年代曾一度被当作福建省佛教协会会址。雪峰寺保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晚晴亭、转逢塔、太虚洞等。
东田雾湖休闲山庄
水乡渔村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