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之后,很多人选择在周末时自驾游览张家口。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用这两句诗来描述张家口的“多面”景观,很贴切。
当然,张家口的美,远不止于“春夏秋冬”。
从地形地貌来看,这里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接地带,地势上由第二级阶梯向第三季阶梯过度,在同一区域内集中了高原、山地、河谷等丰富的地貌单元,更有“飞”来的一块天漠,有着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景观。
从历史文化来看,这里处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流地带,历史上的大境门是万里长城中唯一一座以“门”命名的关隘,与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的张北不仅有草原天路更有野狐岭要塞……散落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文景观让人心驰神往。
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无论何时来,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张库古商道起点---大境门。资料图
大境门称得上是张家口的地标,不少游人来张家口就是为了到“大好河山”下打卡,再来了解一下来远堡、小境门、万里长城等。
如果爱好书法,就会对民国时期察哈尔都统高维岳手书的“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感兴趣。
不过,与大境门厚重的历史文化相比,街叔更愿意说一说这里的绿色。
大境门西面是一座高近百米的陡崖,城墙蜿蜒而上,向上攀登,城墙在侧,清水河在后,颇有一点挑战性。至陡崖顶部则豁然开朗,长城逶迤西去,长城内外,覆盖了葱郁的森林,林中还专门设有防火的瞭望台。
大境门景区。资料图
街叔曾多次到山中探访,林中有一块石碑,碑文大意是,宋哲元将军在1932年任察哈尔省主席时,让人在西太平山上种下这些树木。
数据显示,当地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这样的降水条件很难满足成片森林的用水需求,加上山上没有山泉,在布满石头的山上种树,且要把树种活、种好,实属不易,怪不得宋哲元当年颁下“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的军令。
近九十年过去了,一代代张家口人在林中又种下很多树,并在山上建起了蓄水池。行走在林中,野鸡、野兔不时从身边跑过。
心中常常会想起,在缺少水源的石山上种树不容易,让这些的树木持续生长近九十年,更不容易。炎炎夏日,站在林中的凉亭,微风习习,心旷神怡,这里的树木俯视着守护着这座城市,即使无人知晓,它们依然站在这里。
说起绿色,说起生态,说起自然环境的好转,鸟类无疑比树木更有发言权。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拍摄的遗鸥。新华社记者骆学峰 摄
街叔想到了落户坝上康保县康巴诺尔湖的遗鸥。遗鸥是康保县的外来户,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更是世界级的濒危候鸟。
因为其稀有,才更被人关注。早在20世纪70年代,遗鸥被发现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鄂尔多斯草原上也发现了遗鸥的踪迹。
后来遗鸥繁殖地退化,遗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在2014年遗鸥被发现在康巴诺尔湖。
康保县政府网介绍,世界仅存遗鸥13000余只,但是每年春天有8000余只遗鸥飞临康保县,并在这里筑巢、繁殖,康巴诺尔国家湿地也成为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地。
不只遗鸥,在这里栖息的鸟类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就达30余种,全部鸟类138种、植物159种。茫茫坝上高原上出现鸟类的天堂,增添了别样的趣味。
当地朋友介绍,遗鸥等鸟类能在康保安家,离不开人们对康巴诺尔湿地的保护,也离不开人们对遗鸥的爱护。
让这么多珍稀鸟类在距离县城只有一公里的地方安家,这个难度太大了。如果从鸟类的角度看,选择一个栖息环境,不仅要防范偷吃鸟蛋、稚鸟的各类动物,更要防范掏鸟窝的“熊孩子”。
在街叔看来,遗鸥的落户有偶然,也有必然。当地在康巴诺尔湖堆砌了湖心岛,这就天然地将大部分动物(包括人类)带来的威胁隔离在外。此外,在湖心岛铺设砂石、打造人工湿地,就为遗鸥等野生鸟类营造良好的栖息地。
街叔还注意到,为了给遗鸥提供适宜生存的浅滩环境,康保县还专门在康巴诺尔湖的南端,设立了泄水闸,形成遗鸥新的栖息觅食地。
越来越丰富的动植物,一方面折射出当地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另一方面也会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其实,张家口之所以成为旅游胜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里的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交融。
暖泉古镇西古堡。蔚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蔚县的古堡。蔚县一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著名的“米粮川”。当地人为了抵御乱兵劫掠,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建起了高大坚实的城堡。
蔚县暖泉镇西古堡村,可以说是蔚县八百古堡的一个缩影。它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村内现存的明清时期古民居院落约180座。
行走堡中,粗壮厚实的木料石材,美丽精细的砖雕木刻,古朴典雅的彩绘,透露着当年的繁荣与风采。如今,硝烟散去,人们在这里游古堡、赏树花,看《亮剑》等一些经典影视剧取景地。
古代这里是边境征战地带,但当地人并没有忽视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这里有一座常常被游人忽视的古书院——暖泉书院。
暖泉镇得名于镇中心一股三冬不冻的泉水,书院亦取名于此。整个书院以泉为胜,书院内五六月中无暑气,二三更里有书声。
书院东北角筑有魁星楼,可沿楼梯登上顶层极目远望。至若寒冬,登高而视,微雪覆大南山顶,如同戴一顶白帽,俯察壶流,天地一色,心中顿生救世济民豪迈之气。
这座书院的主人是元代工部尚书、建筑专家王敏。作为一名从暖泉走出去的读书人,王敏为了提高家乡的教育水平,建设了这座书院。
暖泉古镇。资料图
此后数百年间,这里培育出了明代兵部侍郎张邦齐,清朝初年的刑部尚书魏象枢,礼乐学家李周望等历史名人。
这也为地处边关的武城增添了文气,让人觉得这里除了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外,还有厚重的人文底蕴,而这是我们外出旅游越来越想感受到的。
一座城市,一个地方,不能是一篇文章甚至是一部书所能介绍尽的,需要用心去感受。这是街叔对张家口很大的感触。
(本文来源:维明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