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创新方法的底层逻辑在对产品的创新点进行头脑风暴时,思维倒是发散,可容易没有条理,且深度不足,本文尝试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介绍创新方法为主,输入法仅用于举例。作者并非输入法产品经理,行文中若有对输入法产品理解偏差之处,请读者包涵。
一般来说,新做一款产品,它的功能往往是根据核心需求来定的。但是产品上线之后,去拓展哪些功能,有时需要头脑风暴,去想尽可能多的创新点,然后进行筛选。
例如,一款手机输入法App上线后,能满足基本的打字需求,现在为使产品体验更好,要加什么新功能呢?纠错?语音?图文转换?翻译?……可拓展的功能太多了,太杂了,太乱了,一时半会也想不好。
其实,在头脑风暴进行产品创新时,也是有方法的。
在讲方法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下创新的本质。
创新有两种:
- 一种是0-1的创新,也就是从无到有;
- 另一种是1-100的创新,也就是衍生、借鉴型的创新。
其实平时生活中,更多的创新还是第二种,例如圆珠笔与涂改液,出水的原理相似,不定就是谁借鉴的谁。
把某一功能借鉴到不同场景中去应用,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之一,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智能之一。
老祖宗鲁班被锯齿状的草割破,他灵机一动发明了锯,用来锯木头。这就是借鉴了草叶自我保护的功能,将其迁移到锯木头的场景。其实早时人类大部分基础工具的发明,刀、锯、锤、罐等,大都借鉴于自然界。
总结来说,功能与场景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功能A可以应用到场景a,也可以应用到场景b。同样,场景a可以采用功能A,也可以采用功能B。也就是说,如果把某一类产品中的功能和场景统统列举出来,打乱,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就可能“碰撞”出一些新奇的方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