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椒种植技术大全,羊角椒最好的种植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8 10:29:12

1.3是营养土消毒

在基质与蛭石混合的时候,用多菌灵或土菌灵与混合料1:1000-1500倍(即1份多菌灵与1000-1500份混合料混合)混成药土,在羊角椒上不推荐使用五氯硝基苯。

2.把握好“三期”的温度

2.1是催芽期的温度,原则上是“高温催芽”,棚温白天为30-35度,夜间为15-18度,但是羊角椒种子适应变温发芽,所以催芽前期温度可以低一点,白天为22-23度,24小时后增至30-35度,种子“露白”后 温度降至20-25度,进行“蹲芽”处理,技术难度较大。

羊角椒种植技术大全,羊角椒最好的种植方法(5)

2.2是苗期温度,原则上是“低温养苗”,白天20-25度,夜间12-15度,严禁高温,以免温度过高,节间伸长过快,形成“高脚苗”。

2.3是炼苗期温度:在移栽前10天开始炼苗,白天15-20度,夜间5-10度,在幼苗不受冻害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夜间温度,移栽前三天要大敞大晾,以使幼苗充分适应外界环境,炼苗时一定要注意逐步进行,不能一步到位。

羊角椒种植技术大全,羊角椒最好的种植方法(6)

3. 注意苗期的促控结合

羊角椒壮苗的标准是株高17cm、主茎叶片数8-9片。为了培育适龄壮苗,必须做到促、控结合,2-3叶期可用磷酸二氢钾1:300、叶霸1:400液进行叶面喷施,3-4叶期可用0.2%的尿素加0.1%的磷酸二氢钾再加一些微肥进行喷施,对一些僵苗,可用0.2%尿素 0.1%硫酸锌 30ppm的天然芸苔素进行促苗,对个别长势旺的秧苗可用矮壮素进行调控,切忌使用多效唑,(因为矮壮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的伸长,而不影响细胞的分裂,不影响秧苗的生长和发育,多效唑则既影响细胞的伸长也影响细胞的分裂,对秧苗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并且容易造成僵苗,移栽到大田后缓苗慢,缓苗后节间不伸长,顶端优势弱,分枝过多 ,)

羊角椒种植技术大全,羊角椒最好的种植方法(7)

三、移栽

1.移栽前的准备

不管沟植还是平铺,合理密植、匀植是一个关键因素,在移栽前或在铺膜的同时在覆土滚筒上确定好株距的定桩,提前把洞打好,确保株距的一致性,并且洞深保证在8cm左右,可以保证移栽时的质量,防止后期植株的倒伏,一般羊角椒的株距为18-20cm,亩保苗株数为8000-9000株,为搞好栽苗前的消毒工作和保证移栽成活率,在卸苗的地方修建一个简易的水池,用来浸泡秧盘,在浸盘的同时依据水量加入多菌灵和生根等药剂进行移栽前的最后一次消毒。

羊角椒种植技术大全,羊角椒最好的种植方法(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