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为了让海南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历经三代人花费65年的时间,终于让当地有了高品质高收入的经济作物可可果,2022年海南可可果成为被世界认可的品种。农户们的亩产收入达万元,年销售额也高达千万元。
六十多年的心路历程,这些科研人员经历了什么?海南可可豆有什么不同?本期子牙童趣三农致富带你走进北纬18度的可可奇缘。
两代人的努力付诸东流海南可可豆如今在市场上一果难求,种植面积只有6000多亩。投产面积实际上还不足3000亩,物以稀为贵。
在海南收购可可果的价格超过世界平均价格的10倍以上,也就意味着别的地方种植的可可豆收购价20元一斤,而海南可可豆要200多元一斤。成为了当地农户致富的利器。
但在几十年前别说3000亩了,当时的海南就没什么经济作物,所以当地的农业科学院想让当地的农户也种上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
1956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科研人员决定在海南万宁种植可可树,可是想要在海南种出可可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那时可可果的产地全都分布在赤道周边,而海南位于北纬18度,温度最低时只能达到18度,而可可果的最佳生长温度在24-28摄氏度。温度差异较大的海南真的能种出来吗?
那时的科学家们也不知道可可果是否能在海南种植成功,为了摸清可可果的生长习性,他们夜晚甚至睡在可可树旁,生怕错过可可果生长的重要环节。
第一代研究人员用了整个青春陪伴了海南的第一批可可树的生长,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为第二代研究人员提供了十几种种质资源。
可可豆的研究周期长达8到10年,科研人员一个十年接着一个十年,不断接力,砥砺前行,在培育了几百个品种后,终于在以赖剑雄为代表的第二代科研人员手里培育出了耐寒、丰产,而且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热引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