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有一种传统食物——大酱,古往今来,它是东北人最喜欢、最离不开、最情有独钟的食物,也是东北最具有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它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是蘸酱菜的佐料,也是日常炖菜、炒菜用于爆锅的传统调料。大酱主要有以下两种做法。
第一种大酱的做法:
炒酱引子:农历二月二以后,把上好的苞米粒放在装有沙子或黄土的大锅里,灶坑中烧小火,用锅铲子或笊篱不断翻炒,苞米炒至色泽微红,用筛子或笊篱将沙子或黄土筛除,留作一会再炒时继续使用,炒熟的苞米放在大笸箩里摊平,凉透备用。
做酱块子:将炒好的苞米粒装在口袋里,到碾道用磨磨碎过筛成面粉状,回家用凉水和在一起,用力摔成圆形、方形或梯形等形状,做的过程一定要按实,没有空隙,这个过程叫“做酱块子”。做酱块子数量上也有讲究,闰年做成单数,正常年份做成双数。
格酱块子:酱块子做好后,放在角落里或高处干净、凉爽、通风的平板上,或把酱块子用马莲(马兰花的叶片)、麻绳,捆绑吊在檩子上,使其在自然条件下发酵,这个过程叫“格酱块子”。经过一个多月,格好的酱块子内部长满了红丝儿、绿丝儿,叫做“酱引子”,就可以下酱了。
下酱: 在东北,民间素有“五方六月臭大酱”和“五月下酱,骡子上炕”的说法,所以下酱必须选择农历四月份,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是下酱的好日子。
下酱的头天早上,将黄豆中的磨石豆(一种颜色发灰,形状像黄豆,但烀不烂,无法食用的一种豆)等杂质挑除,淘洗干净,大火大锅烀豆,烀一天,焖一宿。还要把酱引子,用马莲根刷子刷洗干净,并用刀剁成核桃大的小块儿,放在阳光下暴晒一天。
第二天早饭后,把酱引子连同烀好的黄豆拿到碾道,倒在碾子上,吆喝着毛驴拉动碾子,并不断用锅铲子,把滚落在碾子外缘或粘到碾子上的酱引子、豆粒,清理至碾子中间,使之碾成泥状。拉完黄豆,回家就可以下酱了。按照上尖三盆酱料(上尖,东北土话,指盛装在容器中的东西,远远高于容器本身),一平盆粗盐的比例,倒入大酱缸中,可以根据酱料多少,适当添水,并用手把酱饼块儿在水中捏散,酱就做好了。
打耙:每户人家的大酱缸里,都有一个工具——酱耙子。酱耙子是用木头制作的,顶端是一个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厚约1——2厘米的长方形木板(也有正方形的),尾部是一个80厘米左右的长杆。酱下好后,用酱耙子按上、下、左、右方向充分打匀,以后每天至少要打耙两次,使之发酵均匀。大酱还要晒,天气好的时候,缸的上面只蒙一层白布,并要紧紧地扎紧缸口,避免掉进其它不洁的东西(酱缸里掉进耗子、鸡的事情都发生过)。
下雨的时候,为了防止雨水潲(shào)进酱缸,要提前把酱缸用酱帽子(酱帽子是用秫秸篾子编的,花纹像炕席,形状像圆锥形草帽)或铁锅、洗衣盆等盖好,雨水一旦进到缸里,酱会生蛆,影响卫生和食用。
大酱经过一个月的发酵,就可以食用了,也可以用来腌制酱菜。大酱发酵好之后,就不用天天打耙了,但取酱的时候还是要打耙,如果多天不打耙,上面容易长白醭(bú,醋或酱油等表面长的白色的霉),影响口感和视觉。
第二种大酱的做法:
这种大酱也可以叫豆瓣酱,做法和第一种酱的做法差不多。腊月或正月时,把黄豆放适量的水烀烂,并用豆杵子将黄豆碓碎,里边留有少量豆瓣。
将捣碎的黄豆做成酱块子,将做好的酱块子放在高处阴凉透风的地方,一个月以后就可以下大酱了。下酱方法、比例与第一种大酱大致相同。
两种大酱的区别:
下酱时间不同:
第一种大酱是农历二月炒酱。第二种大酱是腊月、正月烀酱。
食用时间不同:
第一种大酱必须发酵一个月以上才可以食用。
第二种大酱在下酱三天至七天就可以食用。
保质期限不同:
第一种大酱保质期可以一年至两年。第二种大酱保存时间较短,一般一个月以内食用完最佳,时间长了,味道就变了。
数量不同:第一种大酱一次做的数量比较多,适合长期保存和食用。第二种大酱一次做的数量比较少,适合短期保存食用。
大酱是东北人家不可或缺的食物。家家户户、甚至是上档次的大宾馆、大饭店的餐桌上,也不乏大酱的身影。一碟大酱,有的原汁原味,有的被做成鸡蛋酱、辣椒酱、肉酱,配上地道的东北农家小白菜、小水葱、小萝卜菜、香菜、黄瓜、辣椒,或者配上苣荬菜、婆婆丁、小根蒜等山野菜,打上一个大大的手捧饭包,吃到嘴里,美到心里,那里边包裹的是万千儿女心中妈妈的味道,包裹的是游子们漂泊多年的酸甜苦辣和浓浓的乡愁。
另外,每当搬家的时候,东北人都要先把大酱装上车,谐音“大将”做开路先锋,冲锋陷阵,为家人保驾护航。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庭人口少了,生活方式改变了,许多人家已经不下大酱了,但是,大酱依然是每个家庭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大酱——这一碟人间的烟火,穿越古今,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