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8 16:57:07

小说是以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为中心人物的一种文学形式,今天我们谈古代小说,张口就是“三言二拍””四大名著”……可你知道吗,小说只是在明清时代作为主流文学样式开始流行,其实在很早很早以前,古代文献中的一些篇目就具有小说的特色。如司马迁《史记》中的列传,但小编要告诉你,在司马迁之前的春秋时期,就有人会写小说啦。中国最早的短篇小说是《左传》中的一篇即——《隐公元年》,清代人将之收入《古文观止》之后给它加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标题叫《郑伯克段于鄢》。


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1)

《左传·隐公元年》是《左传》全书的首篇,记述了郑庄公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与其反对集团的母亲姜氏及兄弟公叔段之间斗争的经过、结果,同时塑造了以郑庄公为中心的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


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2)

一、 乱世枭雄—郑庄公

何以谓郑庄公是乱世枭雄?这首先得从郑庄公的生平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说起。

郑庄公是春秋初年郑国的第三代国君,父亲郑武公是一为很有政治才能的国君,在位二十年,郑庄公生于武公十四年(公元前757年),十四岁时继承父位为郑国国君,在为四十三年,卒于鲁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我们知道,春秋时期是一个王纲崩坏,诸侯割据纷争,政治风云变幻的乱世。对任何一个君主而言,要想在当时求得生存、发展与壮大,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何况年仅十四岁的郑庄公。郑庄公的即位过程也是不顺利的,几经姜氏的阻挠。《左传·隐公元年》开篇及记载: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公叔段。庄公寤生(《史记》注难产),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姜氏由“恶之”,发展到向郑武公进献谗言,企图改立幼子公叔段。幸而明智的郑武公没有听其谗言,于是郑庄公才登国君之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十四岁的几经阻挠登上国君之位的少年之主,却能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成长为春秋时期政治风云人物。“乱世出英雄”,郑庄公正是春秋乱世造就的一代枭雄。郑庄公要想强大,摆在面前的第一个任务即是要消除反对派母亲姜氏及兄弟公叔段。《左传·隐公元年》正是通过对郑庄公与其母亲及兄弟的斗争的描绘,凸现出郑庄公雄挚阴险、虚伪毒辣的枭雄本色。


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3)

郑庄公明知和兄弟之间不可避免的有一场权利之争,消灭公叔段势在必然,但却摆出一副“仁慈”的面孔,当母亲姜氏为公叔段请求把“制”作为自己的封地时,他不答应,并警告“制,严邑也,虢叔死焉” ,看似爱护兄弟,实际上是惧怕公叔段居险难制,防范于未然。之后,当公叔段依恃母宠野心勃勃,聚敛兼并扩张领土时,郑庄公早就洞察其奸,非但不早加制止,反而欲擒故纵,诱其陷入泥潭。这是他最遭后人诟病的地方。做为君主,有责任管教臣下;“长兄如父”,作为兄长,更应有责任教育自己的兄弟。在权力之争面前,郑庄公失去了名君风范,也忘记了骨肉之情。“多行不义必自毙”,足见其手段老辣和狠毒,他是要让公叔段罪行却确凿后,一招致其于死地。消灭兄弟后,他对母亲恨之入骨,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之后又在颖考叔的建议下,与母亲上演一曲和好的“闹剧”。之所以说是“闹剧”,因为此举渗透着浓厚的政治功利色彩,郑庄公统治天下臣民,需要人民的拥戴,需要意识形态,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维继人伦关系的有利纽带。与其说郑庄公是真心忏悔,毋宁说他是要在臣民面前树立好形象,以便统治天下臣民,巩固其统治地位。在政权得到巩固后,郑庄公便开始了对外的侵伐,并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以武力要挟周王室的诸侯,当然这些是后话。

对兄弟凶残歹毒;对母亲冷漠无情;对臣民奸诈虚伪。这就是一代枭雄—郑庄公。


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4)

郑庄公剧照

二、 顽徒孽子—共叔段

共叔段仗着母亲的宠爱,在迷失的路途上越走越远,最终走上了不归之路。

姜氏为共叔段请求军事要地为其封地时,他的险恶用心就被郑庄公识破,而封之于京城。共叔段却丝毫没有察觉,疏于防范;更不知韬光养晦,静候时机。而是一味的蛮干,将自己完全的暴露于郑庄公的监视之下。我们且看看他在京城都干了些什么:

先是使京城的城墙超越先王旧制。此举立即引起了祭仲等大臣的注意,并报之郑庄公,只是此时郑庄公还没打算对其下手,而是静观其变。继而又收西鄙、北鄙,“以为己邑”,此等行径更是引起了公子吕、子封等人的强烈愤慨,以至于纷纷向郑庄公进言,讨伐叔共段。共叔段的行为已经遭到了众怒,陷入的“失道寡助”的境地,竟然还不知收敛改过。最后发展到“缮兵,具卒乘”,与姜氏和谋武装攻郑。在这全过程中,郑庄公其实一直都对于共叔段的行动了如指掌,并在暗中准备,静候时机。最后,当共叔段与姜氏策划好偷袭的日期时,庄公才说了一句“可矣”,即刻“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一举即平定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军事叛乱。

通过对庄公与叔共段的斗争过程中行为的比较,我们可以这样说:他们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不识事务,不自量力的顽徒孽子—共叔段,最终残败的结局是必然的。

三、 佞妃劣母—姜氏

关于姜氏,我们再难以找到相关的历史资料。但仅从《左传·隐公元年》一文的记载中,我们便可知道,作为后妃姜氏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不光彩人物。此类故事,在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权利争夺斗争中,演绎了不知多少次。

姜氏的身份是双重的。前期作为武公的后妃,没能严守“ 后妃之德”。在权力继承问题上,不但挑唆长子庄公与武公的关系,企图改立自己溺爱的幼子共叔段为国君。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定继承制,姜氏不可能不知道,她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很大程度上出于对庄公寤生的成见,为一己之私,而不顾扰乱朝纲,欲行改立之事,足见其胸襟之狭小;而且与庄公相比,共叔段实不是国君的最佳人选,弃贤者不用而立庸才为主,也足见姜氏缺乏大局意识和政治远见。综上,姜氏称不上一位贤德之妃。

武公既殁,姜氏不但不能“母仪天下”,协助年幼的庄公理政。反而处心积虑的为共叔段图谋国君之位。如果说,当时她向武公献谗言,弃庄公而立共叔段还只是干扰国家政事,扰乱朝纲。而今庄公已经作为全国正式君主,姜氏的行径是公然制造动乱,分裂国家。共叔段兵败后,姜氏遭到被置于城颖禁闭的处罚,其遭遇有值得同情之处,但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自食其果。

四、 忠贞贤良的人臣

《左传·隐公元年》,还刻画了一批对庄公忠心耿耿的肱骨之臣。

明察秋毫,知情必奏的祭仲;忠贞不贰,直言敢谏的公子吕;身明大义,聪明睿智的颖考叔;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郑庄公能够在当时风云变幻的政治环境中呼风唤雨,名震一时,与这些贤臣们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我国最早的短篇小说集(5)

左传 名句

《左传·隐公元年》全文仅600余字,却能在明晰的记述史事的同时,给我们塑造了如此丰富而生动的人物形象。我们不得不惊叹作者的艺术创造力。可以这么说,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传统,《左传》中已见萌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