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想没有人不熟悉它吧?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该句出自于太史公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大意就是:赵惠文王在位时,偶然得到了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派使者去对赵王说,秦国想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
和氏璧图
这里先说明一下,这个和氏璧就是日后历代王朝所要“争夺”的传国玉玺。自秦朝以来,这个传国玉玺就成了历代王朝统一的象征。可是后来到了唐末,传国玉玺就在战乱中不见了,至今下落不明。
可见这块和氏璧在战国时期,也十分抢手,竟然能够让当时的强国秦国不惜用十五座城池来换。
可是有一点,我实在不太明白:要知道这块和氏璧还不是日后历代王朝所要抢夺的传国玉玺,在战国时期,它只是一块宝玉而已,充其量算是一个奢侈品,值得秦昭王用秦国的十五座城池来换吗?一座城池,我倒不会太惊讶,十五座耶,什么概念?打个比方,如果美国要用它的一个州换我们中国的国宝,比如清明上河图、圆明园十二铜首啊,可是你信吗?你肯定怀疑美国是不是怀着其他目的。
同理,秦国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换赵国手中的和氏璧,肯定不安好心!因为和氏璧再稀有珍贵,它始终只是一块宝玉,说白了,就是手中的玩物。哪个诸侯国的诸侯王会头脑发热,拿本国的城池换一块好看的石头回来?至少秦昭王不会那么傻。
秦昭王
事出无常必有妖,记住这句话!
那么雄才大略的秦昭王,为什么要提出用十五座城池换赵国手中和氏璧?
要我说,这是秦昭王在试探赵国的虚实。
什么虚实?
这就得说到当时的战国形势。到了秦昭王时期,秦国虽然已经成为了战国七雄的第一强国,可是还不够,当时的楚国和赵国对秦国还是具有一定的威胁。秦国要想攻打南方的楚国,就要防止赵国在后面偷袭,所以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这个事试探赵国是否有进攻秦国的意图。
可惜啊!赵国举国上下,没有一个人真正看透秦昭王的意图。即使是“完璧归赵”的蔺相如,也是如此。赵国始终认为秦昭王是看上了赵国手中的和氏璧,想迫使赵王献出,至于十五座城池,在他们看来,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赵王为试探秦国的意图,便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蔺相如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其大意就是:
赵王说:“谁可以前往?”蔺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于是赵王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可见,就连这个所谓的智者蔺相如也没看出秦昭王的真实目的。难道秦国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赵国就要答应吗?如果说赵国因为不答应,是怕秦国以这个借口攻赵,倒还情有可原。可是我不明白的是,如果真的要探听秦国的虚实,蔺相如为什么就携带和氏璧璧入秦,这是不是太冒失了?就不能谈妥割让事宜,再叫人带和氏璧去秦国吗?
由此看出,赵王和蔺相如压根就不知道秦昭王想要的是什么!
其实,要我来说,赵国最好的应对策略,就是应该该一口回绝秦昭王,让他摸不透自己的底牌。
而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彻底暴露了自己的底牌。已经让秦昭王明白了:赵国连这么不靠谱的要求都能答应,说明赵国对秦国是多么畏惧。赵国不足为虑!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其大意就是:蔺相如手持和氏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王怕他把玉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有司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都给赵国。
玉石俱焚
在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有个疑问:和氏璧是赵国的吧,那么蔺相如想要摔碎和氏璧,也和秦国无关呀,这块玉璧本来就不是秦国的,蔺相如摔的还是自家的东西,秦国会有什么损失?
我在想,如果秦昭王没有拦着的话,蔺相如会怎么下台?会不会很尴尬?真要摔了,那就不是“完璧归赵”了,而是“碎壁归赵”了。哈哈!
所以在我看来,蔺相如完璧归赵,其实是一场失败的外交,虽然是把和氏璧完整带回来了,可是仔细想想,这好像对秦国没啥损失?十五座城池换了吗?没有,倒是让秦昭王看到了和氏璧的真面目,除此之外,还让秦昭王看出了赵国的虚实:赵国畏惧秦国。
你以为秦昭王真的想要和氏璧吗?不,秦昭王压根就不在乎和氏璧,他在乎的是赵国会不会在秦国攻打楚国的时候,乘虚而入。而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就彻底让秦昭王看出了赵国的底牌,原来赵国畏秦如虎啊!
所以这出戏最大的赢家是秦国。至于那块和氏璧,我想也只有蔺相如和赵王还在关心吧。
如果你们还有疑惑,还可以再看一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段原文。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二万人。
这段话里面的内容,就发生在蔺相如完璧归赵以后。就是当赵国还陶醉在蔺相如“完璧归赵”那虚幻的胜利情绪之中时,第二年,秦国的军队就打过来了。战争规模虽然不大,但每一次都以秦国完胜告终,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震慑赵国,让赵国老实些。
战国形势图
赵国果然老实了许多,尤其是“渑池相会”后,一动不动。一直等到长平之战,那场战争可以说秦国倾全国之力,消灭了赵国四十万大军,从此六国再也没有能力与秦国对抗了。
读史使人明智,鉴古方能知今”。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知兴替,它不仅能反映社会,还能警示社会。学历史,不是让背诵人物和事件。就算把整本史记都背诵下来,又有什么用呢?只能让你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读史使人明智,就是培养你思辨的能力。
多读点历史,多读点史记,还是有作用的。虽然原版有些晦涩难懂。但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套白话文翻译的《史记》,有厚厚四大本,仅需48元,还包邮。是不是很划算?
《史记》4册
想要购买的朋友,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