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昕蔚
“汉族题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译注”丛书是我省首次整理出版的受汉文化影响颇深的云南少数民族叙事长诗类图书,标志着云南民族古籍进入了翻译整理出版规划。今天,今日君特地请到本丛书责任编辑李昕蔚为我们讲讲书内书外的故事。
丨“汉族题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译注”丛书之《董永记》
少数民族叙事长诗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而在洋洋大观的云南少数民族古籍中,又存在一批深受汉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少数民族叙事长诗。
这批文学古籍,有的来自汉文正史或野史,有的来自古典小说、唱本、戏剧,大多篇幅宏伟、内容生动,在云南各少数民族集聚地流传深远,影响巨大,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是少数民族文苑中的珍宝。
这些文学古籍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产物。一方面,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汉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对周边各民族文化产生着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另一方面,云南少数民族对这些文学典籍也不是全盘吸纳,而是有较强的选择性,更多的作品已被重新加工、创新,从而实现了文学艺术上的再加工或再创作。这些作品往往情节传神、主题凸显,有较强的穿透力,大多已成为各族人民认同的精品。
丨《遮帕麻和遮咪麻》是阿昌族的创世纪神话史诗,也是中国非物质遗产之一。图为活袍(宗教祭司)念诵《遮帕麻和遮米麻》祈福
因“困”谋“解”在研究、出版这些叙事长诗时,却长期面临定位的问题。
如果定义它们为汉族文学作品,但其人物、情节、语言、风格又与原作大相径庭,于是传统的中国文学史、中国民间文学史或中国民间文学概论等类著作,大都不予理会。如果说它们是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但它们的题材却来源于汉族文化,于是少数民族文学史或是少数民族文学概论之类的著作也极少收录。
这样的状况长期存在,致使这些珍贵的文学遗产长期孤立于中国文学史书和少数民族文学史书之外,也极少被翻译面世,民族文学研究专家也无所适从。
丨《黑白战争》是纳西族的英雄史诗,图为《黑白战争》连环画展
然而,它们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产物,是中国漫长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也是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辐射的产物,是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硕果。
这些汉族题材少数民族叙事长诗充实和丰富了少数民族文化宝库,促进了少数民族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在认识中华主流文化演进历程、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学关系史、研究中华文化大认同和凝聚力的形成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秩序的构建、恢复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一宗亟待抢救保护的珍贵文化遗产。
出版“汉族题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译注”丛书,顺应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传承中华文脉、全面发掘优秀文化的总要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董永记》与《白扇记》作为丛书责任编辑之一,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我被这些独具魅力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深深吸引,今天我讲讲彝文版《董永记》与白族版《白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