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红粉帝国,红粉帝国电视剧全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29 03:22:42

10、河北博物院编著:《河北博物院基本陈列——战国雄风 中山古国》,文物出版社,2014年。

本书是河北博物馆编著关于战国中山国文物的一本文物图册,也是河北博物院常设陈列的配套图册,“河北博物院基本陈列”丛书的一种。本书收录了河北出土中山国文物的图片,并配有文物信息和文字解读,开头介绍的中山王铁足铜鼎、夔龙饰铜方壶、铜圆壶等“中山三器”价值最高,其它文物则以国史、国都、经济、文化、征战、王陵、青铜器、玉石器等类型排列,陶人俑拜山、金银狗项圈等文物都较为有趣。收录图片较其它图册全,文字解读较为简单。

11、山西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山风云:古中山国文物艺术》,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本书是山西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关于战国中山国的一本文物图册,也是山西博物院一次临展的配套文物图册,因非常设展,故图片不如《战国雄风 中山古国》一书丰富,不少图片也直接照搬该书;文物分类仅有三节,不够细化。但此书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不但图片更为清晰,还为不少文物附上了线图,以及遗址照片、墓葬平面图等。卷首有关于介绍中山国外交与中山国黑陶的两篇文章。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都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编:《王后 母亲 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科学出版社,2015年。

本书是首都博物馆一场临时展览的配套图录,也是大陆第一次以妇好为主题的文物展。本书开头有五篇考古学者的文章,主要介绍妇好墓的研究历程,及其出土文物反映的商代人物、体现的礼制等,相关观点可以参考,但不少问题争议较大,可进一步阅读注释提到的论文。本书主体部分则为临展的相关文物图片,以妇好墓出土文物为主,也涉及了其它一些殷墟文物,每件文物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图片清晰度尚可。

电视剧红粉帝国,红粉帝国电视剧全集(5)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艺术博物馆、首都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编:《王后 母亲 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玉器篇)》,科学出版社,2016年。

本书是首都博物馆一场临时展览的配套图录,主要介绍的是妇好墓出土玉器。妇好墓出土文物中以青铜器最为闻名,青铜器也是先秦礼器研究的重点。但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数量比青铜器更多,且是目前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的墓葬,代表晚商玉器工艺的最高水准,故本书作为《玉器篇》单独成书。本书主体部分为临展的相关玉器图片,并附有文字解读。后面有五篇考古学者的文章,主要介绍妇好墓出土玉器概况、类型、风格和背后的技术等。

14、顾颉刚著、何启君整理:《中国史学入门》,北京出版社,2016年。

本书是顾颉刚老关于中国历史的一部著作, “大家小书”精装本的一种,系顾老在1966年口述,经何启君整理而成的书。全书主要有中国民族史、经书子书和战国古书、中国史书、杂史、经学和汉学、清代古学整理和考据学、史料学与考古学的结合、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宗教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历代京都和北京小史等十二章内容,每章篇幅不长,内容浅尝辄止;而作为顾老著作,水平自然不低。但也有比较明显的问题,第一是顾老在文章中否认北京是周代燕国都城,但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了这点;第二是作为建国初的作品,明显沾染了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解读中国早期社会的痕迹,如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先后说、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先后说,这些论点在今天已经不太主张了,甚至与顾老建国前一些观点也相悖。故顾老著作的优秀,仍是对传世史料的整理与批判。

15、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北京出版社,2016年。

本书是顾颉刚老关于秦汉思想史的一部著作,“大家小书”精装本的一种。相对于上海古籍社的同名著作,本书缺少附录的《中国辨伪史要略》一篇,故内容较为单薄。书的开头有王煦华先生的前言,简单介绍了顾老生平、疑古辨伪思想的形成、“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意义与本书的写作过程,便于鸟瞰全书内容。本书主要论述的是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如何运用五行思想来改造上古史,从而服务于现实政治,介绍了汉朝是如何由水德到土德又到金德的,太昊、炎帝、少昊又是如何排列入古帝系统之间的。本书观点犀利又语言简练、通俗明晓,可一窥顾老博大精深的史学修为。唯顾老认为《左传》《吕氏春秋·月令》等文献记录的古帝系统,系来自刘歆等人增篡,则需要继续研究;或许本已有之,但在汉初未受重视,经过刘歆等人发挥罢了。

电视剧红粉帝国,红粉帝国电视剧全集(6)

16、张澄国:《先秦吴越人物传略》,古吴轩出版社,2016年。

本书是苏州泰伯文化研究会会长张澄国主编的一部周代吴越史著作,主要介绍了吴越地区23个人物的生平。因为作者都是地方文史学者,整体缺少审查史料真伪能力,故作品水平较低,甚至把鲁人澹台灭明也收录进去,而大部分记录较少的吴越人物则没有记载。比较有价值的是提供了后世文献中的一些相关内容,可以作为参考资料使用。

17、(清)萧云从原绘、(清)门应兆补绘、董楚平译文:《离*全图》,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本书是“刻画雅辑”丛书之一,包括清代画师萧云从绘制的版画《离*图》以及清代画师门应兆绘制的版画《离*全图》(部分画作系临摹《离*图》),并附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董楚平《楚辞译注》的相关译文。图作实际上不限于《离*》,也包括《九歌》《天问》等内容。部分图像亦可作为《山海经》图像资料使用。

18、杜金鹏主编:《玉华流映: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中国书店,2017年。

本书是社科院杜金鹏教授主编的一本关于妇好墓出土玉器的图录,“中国古玉科学研究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开头有五篇短文,介绍妇好墓及出土玉器的大致情况。本书主体部分为相关玉器图片,其中有不少细节图片价值较高。因本书定位为公共考古读物,故每件玉器都附有较为通俗细致的解说词,便于读者了解玉器及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本书定价并不亲民,故整体有些不伦不类感。

电视剧红粉帝国,红粉帝国电视剧全集(7)

19、熊剑平:《〈孙子兵法〉史话》,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

本书是国防科大副教授熊剑平一部关于《孙子兵法》的著作,“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的一册,该系列丛书定价偏高。全书分为作者及成书情况、战争观与军事谋略、历史上的流传和研究、战争中的借鉴和运用、战争之外的借用、域外的影响六章,概述了《孙子兵法》一书的内容、思想、研究及影响。内容中规中矩,作为了解《孙子兵法》的入门读物尚可。

20、王进驹、杜治伟:《取经故事的演化与〈西游记〉成书研究》,凤凰出版社,2019年。

本书是暨南大学王进驹教授与其博士杜治伟合著的一本关于《西游记》的论著。本书主要分为《取经五圣的演化》《其他取经要素的演化》《取经故事生成阶段的重要文本辨析》《取经故事的生成阶段划分》《〈西游记〉从祖本到百回本的递嬗》五部分,其中包括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唐僧取经图册》、《西游记杂剧》和《西游记平话》、《唐三藏西天取经》队戏及朱本、杨本《西游记》等重要文本的专题探讨。作为一本较新的《西游记》研究专著,注释及参考文献均比较丰富,方便按图索骥。但整体来说似无太多创见。

21、陈正宏:《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中华书局,2020年。

本书是复旦大学教授陈正宏一部关于《史记》的著作,“陈正宏讲《史记》”系列之一。本书逐篇讲述了《史记》中的《本纪》《表》《书》的内容,重在文献学方面的解读,可以作为对相关篇章的简要导读。对于《本纪》部分的讲解略显简单,很多问题只是浅尝辄止;亮点是对于《表》《书》部分的相关讲解,这些内容是《史记》比较难懂的内容,也是其它《史记》讲读的著作较为缺乏的。该套书原计划出4本,目前仅出2本,感兴趣的书友可以收听作者的同名音频课程。

电视剧红粉帝国,红粉帝国电视剧全集(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