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是怎样生产的,食用白蜡简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1 14:35:26

作为四川省傈僳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县,德昌县辖南山和金沙两个傈僳族乡,至今仍然保留了他们本民族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还保留着工序复杂、过程繁琐、耗时较久的白蜡制作技艺。

今天,随着德昌县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通往南山乡小南山村各个村寨的硬化水泥路面正在傈僳族村民们家家户户的门前不断延伸和拓展。4月21日一大早,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融媒体中心相关人员一行10余人组成的探秘组,跟随德昌县傈僳族学会会长熊国富前往南山乡小南山村一社,他将为我们还原已经消失了半个多世纪的白蜡制作技艺。

白蜡是怎样生产的,食用白蜡简介(1)

在丛林中寻找寄生有虫蜡的树枝。

白蜡虫,中国特产资源昆虫之一,寄生在寄主植物(白蜡树、女贞树)上,雄虫泌蜡,为高级动物蜡。白蜡熔点高(达80℃-85℃),在医药、工业领域应用范围广泛,是制作蜡烛和中药的原、辅料。中国是白蜡虫的故乡,中国人养殖白蜡虫已有上千年历史,直至19世纪传入欧洲,西方世界始知“中国蜡”。白蜡虫起源于古老的云贵高原,其后逐渐向东、南延伸扩展。南部四川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高,是“中国虫蜡”的主产地,占全国产量的90%,其中又以德昌、西昌为代表的横断山脉谷地种虫品质最优,是传统的出口林产品。清光绪十七至二十四年(1891—1898)间,(四川)平均年出口土货价值729237英镑。出口品种中,传统产品如丝、茧、白蜡、药材等,仍保持着一定的数量。

白蜡是怎样生产的,食用白蜡简介(2)

从寄生有虫蜡的树枝上采摘虫蜡。

熊国富回忆说:“小时候,常听家里的傈僳族老人说,每年阳雀叫得好的时候,虫子就好卖,所以,每年的三、四两月正是白蜡虫采收的最好季节。”

白蜡是怎样生产的,食用白蜡简介(3)

裹蜡虫。

上午10时许,在当地一个名叫熊明生的傈僳族大哥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顺着村里的蜿蜒小道艰难地下到山底,寻找我们期待已久又略显神秘的白蜡树。熊明生大哥告诉我们说,山谷里还有几棵被傈僳族保留下来的白蜡树,当在茂密的丛林中找到白蜡树后,熊明生大哥迅速爬上树枝,用随身携带的利刃将包有蜡质的树枝砍下。树下的傈僳族妇女们则把虫卵从树上刮下来,装进事先准备好的小竹篓。熊国富小心翼翼地把蜡虫分别放在专门扎成的小草把里,外面用细线绑好,再挂到虫树(女贞树、白蜡树)上养殖。待到来年,蜡虫里的虫沙全都爬出小草把,一个虫卵里大概有几百上千只小虫,它们会爬到树枝上去重新生蜡虫、产白蜡,让白蜡虫继续繁衍。

扛上找到的白蜡树枝,一行人又沿着崎岖的山路,手脚并用艰难地往上爬,每个人的脸上挂满了汗珠儿,但一想到能亲眼看到略显神秘的白蜡制作过程,大家又充满了期待。

白蜡是怎样生产的,食用白蜡简介(4)

用温火熬煮采摘回来的虫蜡。

白蜡是怎样生产的,食用白蜡简介(5)

熬制而成的白蜡。

待回到村里,熊国富为我们展示原始的白蜡制作过程。只见他先将黏附树枝上的白蜡摘下,然后用沙布包裹着放在锅里煮,蜡质溶化成泡沫后而浮于水面,用勺子捞起泡沫,取出后再加水加热熔化,倒冷水中过滤凝固便凝成白色的蜡。“过程看似简单,但外行人不经过上百次训练,是很难制作出高品质的白蜡的。”熊国富说,每一个环节都需用心把握好,否则制作出白蜡质量太次,在交易时是卖不到好价钱的。

中药白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药用效果比较好。“过去,因为生活和居住条件限制,我们傈僳族群众看病需翻山越岭,很不容易也很艰难,大家就经常用白蜡来止痛消肿,还用于治疗小孩出水痘、发烧等小病小痛。”熊国富说,白蜡对于咳嗽和腹泻的症状,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可以润肺调理肠道。

过去,白蜡因为有很多很宽很广的用途,又能卖得好价钱。所以,很多傈僳族群众除了自家留用的蜡虫外,大量的蜡虫都被拿到“虫会”上交易或出售。

据史*载,德昌古为邛都国地,建制史可追溯至汉兴置越巂郡,因南方丝绸之路,古往今来商贾行人络绎不绝。每年谷雨立夏之交,蜡虫虫种发育成熟,纷纷登市。嘉、眉远商先于清明节抵达,市场交易十分活跃。至清朝,德昌有大小虫园近千个,虫会盛况空前,被誉为建昌之第一大会。

白蜡是怎样生产的,食用白蜡简介(6)

将蜡虫挂在树枝,便于明年继续采摘。

德昌自古民风淳朴,生产出的白蜡又因质量上乘、价格公道,每年都吸引了不少从乐山、夹江那些从外地专程赶来的“虫儿客”前来选购。这些“虫儿客”带上银子、雇请挑夫挑着篾箱候在路边,到处高喊“买虫子啰!”有时,为了收购到自己心仪的产品,他们还会请人到虫园帮忙采摘蜡虫,山前山后,路上园里,人来人往,场面非常热闹。这种就地采摘、就地收购的集市在过去一直也因此称之为“虫儿会”。

但到了民国七八年后,因“道途不靖,商旅日稀,白蜡价跌,虫商不来”,导致虫园荒芜、虫树枯减,蜡虫生产一蹶不振。加之民国及前亦有个别不法之徒觊觎白蜡生意,月黑风高时掳掠抢劫之事断续发生,行商负贩往往需要设哨护送,个别乡场甚至因之衰败,以白蜡生产而带动德昌盛极一时的虫会和蜡会也随之逐渐销声匿迹。

今天,尽管“虫会”早已被人淡忘,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古老的白蜡制作技艺,仍然印刻在勤劳质朴的德昌人民心中。

文/图 高华 但华民 张念 王秀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