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故事发生时间,悲惨世界讲的是什么故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1 16:16:55

那么这件事对尚马秋的影响是什么呢?如果他曾经是苦役犯,并且在出狱后还犯过罪,不是抢过一个小孩的钱吗?再加上偷苹果,那么就是累犯。他的犯罪性质将很不同,刑期将会很长。冉·阿让的内心很受震动,他觉得他必须去坦白、去自首,他要把这个身份说明。可是,此时却出来了芳汀的事情。芳汀的故事是所有的戏剧家们钟情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芳汀为了回家乡谋生挣钱,她把私生子珂赛特寄养在巴黎乡村的德蒙第的旅店里,她为什么要寄养在这户人家里呢?她回家乡的路上看到德蒙第的太太在哄自己的两个女儿玩,这个女人表现得十分温柔,使她觉得如果把孩子交给他们,非常令人放心。当她把女儿托付给他们的时候,两口子漫天要价,问她要了许多钱,她非常慷慨,就是为了把孩子托给一个信得过的人,然后她再往自己的家乡去。她的家乡就是蒙特伊城,她在冉·阿让的工厂里做了一名女工,每个月的工资维持她的基本开销和女儿的抚养费,生活还能保持。这样,她每个月都要寄钱,她不识字,她不得不找人写信、寄钱,于是就有人对她的行径感到奇怪,有多事的便去打听,打听来她有一个私生女,就报告给厂里,厂里管女工的也就非常呆板地执行马德兰老爹的指示:“我的男工、女工都必须诚实!”于是她被开除了。以后她的命运非常悲惨,沦落到做娼妓,有一次,她被辱弄到忍无可忍的地步的时候,和嫖客打了起来,之后被沙威带到了警察局,然后她就看到了马德兰市长。这时芳汀已经不顾一切,她把她所有的冤屈都冲他喊出来,马德兰老爹对她非常怜悯,他决定要帮助她。他把她带到医院里为她治病,可是她的病已经无法可治,她最后的愿望就是希望见到她的女儿,冉·阿让就对她发了誓,说一定去把珂赛特带来。

而现在,他要去承认自己是冉·阿让,他如何去带芳汀的女儿呢?所以他就在不停地衡量:到底是哪件事情更加重要?都很重要!都是在挽救苦人!尚马秋是一个人,芳汀这里是母女两个,他用很多的理由说服自己为芳汀完成心愿。如果帮助尚马秋,就必须承认自己是冉·阿让;帮助芳汀却需要是马德兰市长。这两个身份对于他来讲,哪一个更能多做善事呢?想到最后,无法抉择,还是听从天命吧!他打听了去阿拉斯法庭的路程,并租好了马车。在他上路的时候却遇上了坏天气,然后车又坏了,遇到每一次的阻碍他都在想,是上天让我去救芳汀、让我继续做马德兰市长,他每一次都这么对自己说。可是不巧的是每一次都能化险为夷,他又觉得上帝的旨意是要他去解脱尚马秋,最后他终于只能赶到法庭,证明自己才是冉·阿让。

在这里面包含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比救尚马秋还是救芳汀都重要的是:你继续做马德兰没有问题,连沙威都放了你,但你只是在进行一个非常轻松的苦行,因为你是用一个“新人”在苦行,这个“新人”其实是一个假人!你必须回到你的真身,以你的真身在这个悲惨世界中将如何来完成你的修炼?怎么做、做什么呢?修炼将更加艰难困苦。这是冉·阿让修行的一个关键。我把这些都看成是主要情节的准备。故事在此真正开始,他恢复了他的身份,真正开始了苦行。在这之前,是一条轻松的旁门别道。

他承认了他是冉·阿让,但他又不能放弃他对芳汀的立誓。他该怎么去做呢?雨果给冉·阿让派定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他要他用冉·阿让的真身拯救珂赛特,抚养她长大,最后再将珂赛特献给幸福,这且是后话了。现在必须给他解决具体的问题:如何脱身,如何去救珂赛特,又如何能和珂赛特生存下去。这个过程写得十分简练,冉·阿让去法庭承认,然后他迅速回城,见了芳汀,向她保证救她的孩子,芳汀虽然没有见到孩子,但有了他的允诺也就安详地去世了,这时沙威进来抓住了他,于是又有一次逃脱。这次逃脱非常重要,为了取他的钱,他在蒙特伊城挣得的60万法郎,他把这个钱埋藏好,没有它以后他和珂赛特在巴黎的生活就无从解释。有时我们就必须为了一个细节创造一些情节,从这些情节看我认为雨果还是一个比较现实的浪漫主义作家,他必须把这些现实的问题解决掉。他的埋钱则写得非常浪漫。在这个地方流传着一种迷信说法,认为从远古时代起,魔鬼就选择森林作为藏宝之地,倘若天黑时候在森林僻静的地方有“黑衣人”出没,这个“黑衣人”就是魔鬼,如果你把魔鬼藏的财宝找出来的话,必死无疑!所以在那里没有人会去挖冉·阿让的财宝。

再被逮捕后,他便被送去服苦役了。有一日,一艘战舰到港口检修,一位水手突然在桅杆上失去平衡,情况十分危险!这时就有一个苦役犯跳出来,说:“我能不能去救他?”这时没有人能说不能,都说:“你能你就去!”于是这个苦役犯非常迅速地解脱了他的脚链,爬上桅杆把水手救下来,然后忽然一转身跳下了大海,所有的人都以为他是失足,葬身海底,喂了鱼虾。这个苦役犯就是冉·阿让,他去救珂赛特了。

在这个修炼的阶段中,他回到了他的真身,和珂赛特相遇,进入了巴黎——这个大苦难场,故事走上了正面的舞台。

悲惨世界故事发生时间,悲惨世界讲的是什么故事(9)

他去救珂赛特的时候我觉得雨果写得非常美!大作家都非常会写孩子。当他终于跟德纳第夫妻谈好价钱、把珂赛特领出来的时候,他从背囊里掏出一套孝服,替孩子穿上,因为她的母亲已经去世了。所以那天早上就有人看到在晨雾中一个粗壮的汉子搀着一个孩子,孩子穿着一套黑色孝服,怀里抱个粉红色的大娃娃,非常美,非常慈悲!珂赛特穿着孝服走入她的人生。然后他们来到巴黎,住进了戈尔博老屋,这是冉·阿让事先踩好了的点。

第四个阶段我命名为修道院。冉·阿让在戈尔博老屋可以说是享受了一段天伦之乐,他一辈子没有体验过这种亲情的感觉,他有过亲人,可那时他的心智还未开蒙,根本就理解不了,亲情对他讲就是吃、穿的生计问题,就是拼命的劳动,哺育这些侄甥。现在他有了珂赛特,尽管他们在这老屋里生活非常简单,可他们都非常快乐。好景不长,很快他们的行迹就被沙威发现了。沙威老早就听说,这个屋子里住着个吃年金的老人,带着个小女孩,同时他又收到来自巴黎郊区一家客店的报告,告诉他有个小女孩被一个中年人带走了,他把这些情况汇总起来,就觉得十分可疑,虽然他也看过报告,说这个苦役犯已经死了,可他更相信这个苦役犯的生存能力,可以说,他总是抱着一种很警惕的态度,总觉得他会在什么地方冒出来,他老是在那等着,他甚至在老屋里租了个相邻的房间来监视冉·阿让。有一天他终于要采取行动了,但冉·阿让也非常警觉,好几次,他觉得街上有一个乞丐长得非常像沙威,所以当他知道邻屋住进了新房客的时候,他毫不迟疑地带了珂赛特就走,立刻就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当他被追到一个死胡同、无路可走的时候,不得已翻墙进了一家修道院。于是他开始了他的第四个修行的阶段。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修道院安身。很巧的是,修道院里的园丁,正是当年被他从马车底下救出的割风老爹,他可以请这个园丁帮助他在修道院里找一个职位。可问题是:他去谋职,应该是从门里走进去,而他已经翻墙进去了,总不能再翻墙出来,墙外边也许还等着沙威,所以,他要进去,就必须先出来。在这个非常严格的苦修的地方,只有一个男人就是割风老爹,他的膝盖上绑了铃铛,听见铃铛声响,修女就要避开,在修道院里的寄宿制修女学校,倘有家长来探望,也不能拥抱,更不能亲吻,在这里必须守规矩,不能做一点顺从你的人性的事情。很冒险地进入了这个防守严密的苦修院,可怎么出去呢?孩子好办,放在背篓里就出去了,可冉·阿让这么大的一个人,真是个难题!

结果他们也找到了办法。在这里有很多终身苦修的修女,她们都希望死后能埋在石板的底下,和这个修道院永远在一起。可这是政府不允许、教会也不允许的事情,不过修女们还是经常悄悄地把尸体埋到石板底下。这天,修道院又死了个修女,上层的修女们就在商量:这个修女从小在这里,非常虔诚、严守教规!我们能不能完成她的心愿就把她葬在这里呢?然而,政府已经送进来一口棺材,一定要把修女运出去埋了。于是,破天荒地,割风老爹被叫去商量:“我们要你去埋一口空棺材,你一定要保守秘密!”而后,冉·阿让说:“那我躺到这口棺材里去。”棺材顺理成章地运出去了,埋到地下,可是不巧,和割风老爹很好的掘墓工人不在,换了新工人。这个新掘墓工不喜欢喝酒,很严肃,特别负责,一定要把这个棺材埋好才肯离开。割风老爹想尽了一切办法才调开了他,然后开棺放出冉·阿让,把他领进修道院合理合法地生活了。

我觉得修道院情节的重要就在于它的环境,小说中说到这么一句话:修道院就是把米里哀主教的功业继续完成。冉·阿让一生经历了两个囚禁人的地方:一个是苦役场,一个是修道院。他把这两个地方作了对比:一个是囚禁男人的地方,一个是囚禁女人的地方;一个地方是人真的犯了罪,一个地方人是没有罪的;两个地方都是赎罪的,一边是为自己赎罪的,一边是为所有人赎罪的;一边的人充满了怨毒,而另外一边的人却心甘情愿。因此他对这些身体软弱但精神强大的女人产生了很强烈的敬意,小说中出现有这样的场景:冉·阿让在修女祈祷的厅堂外边,跪下来对着她们祈祷。雨果的小说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戏剧性的动作,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不太会,托尔斯泰笔下的环境都是极其现实的,所以人物便不会有夸张的行为,但雨果可以。

第五个阶段我命名为“珂赛特”。这时候时间已经到了1831、1832年,他们已经在巴黎了,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故事的高潮。

这时珂赛特已经成了非常依赖冉·阿让的“女儿”,冉·阿让也离不开珂赛特,珂赛特使他体会到温柔、慈悲的感情,他会觉得自己活着还有价值,这几乎是上帝给他的赐福了!

可这时上天又开始对他进行新的考验了。珂赛特长成美丽的少女,情窦初开,爱上了马吕斯。

马吕斯这个人物很有趣!他跟着保皇党的爷爷长大,自小出入保皇党遗老遗少的沙龙。但他的父亲是革命党,就是当年德纳第从尸堆里面拖出来的那个人,是拿破仑的部下,并且是立了战功的。因此在他的思想里面就经历了一个激烈的动荡,他有着保皇党外公的思想,而当他知道他的父亲很爱他的时候,又一下子变成了革命党。他与外公决裂,离开了家,自己艰苦地生活,甚至拒绝了外公给他的一点点周济。这时候,他碰到了一帮大学生,和他们在一起,听他们说话,他又觉得自己不对了,这些大学生既不是保皇党也不是革命党,他们只崇尚自由,他们脑子里就是一个法兰西,不是皇帝的,也不是拿破仑的,而是人民大众的,所以他又有了新的思想。当他经历这些思想变化的时候,他遇到了珂赛特,这时爱情压倒了一切!他觉得爱情对于他来说是最真实的,所以马吕斯走向街垒战的时候,并不是受到思想的推动,只是爱情上的失意,而爱情,则是燃自于青春。我以为这也是对法国大革命精神的一种描摹。

那段时间他已经和珂赛特很要好,他们总是在那个花园里幽会。他们幽会的花园是普吕梅街花园,是冉·阿让将珂赛特从修女院带出时居住的地方,冉·阿让认为他无权决定珂赛特的生活,她应该享受俗世的人生,然后由自己作抉择。普吕梅街花园原来是一个大法官金屋藏娇的地方,所以地理位置很隐秘幽闭,房子和花园的装饰则非常矫情雕琢,有维纳斯的石像、葡萄架、摇椅、秋千,用雨果的话,就是“恰恰符合法官的艳遇”。可是在一百年后,这个花园已经荒废了,杂草丛生,没有人修复,也没有人愿意入住,但雨果说反而是繁生蔓延的野花野藤把原来的这种矫情给掩盖了,大自然的生命力是那么旺盛,“打乱人为的狗苟蝇营”,这个花园就从“偷情”的格调上升为纯情了。

我觉得这一段写得非常好!雨果非常耐心地为两个恋人搭建了一个优美的舞台。

他们在这里幽会时碰到了很多危险,其中有一次是德蒙第从监狱里被黑帮救出来,跟踪冉·阿让到普吕梅街花园,准备对冉·阿让进行敲诈。但是他的二女儿爱波妮非常爱马吕斯,虽然看到马吕斯与珂赛特幽会非常痛苦,可她却因爱马吕斯而不能让珂赛特受伤害,所以挺身而出阻拦了他们的行为,并且警示冉·阿让,让他防范。于是冉·阿让决定带着珂赛特离开法国,在此时此刻,马吕斯决定回到外公家,向外公请求允许娶珂赛特,但受到了骄傲的老人的嘲弄,失意的马吕斯于是走向了巷战。

悲惨世界故事发生时间,悲惨世界讲的是什么故事(10)

冉·阿让如何来对待珂赛特和马吕斯的幸福呢?这是个重大的考验,上天给他的赐福,此时又要收回去了。他光身来到这个世界,最后还要光身离开,他要把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获得献出去,而他最后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这一个人生的答卷:他把珂赛特完好地送出去了。

这么多年里,由于精打细算,他存下来的60万法郎只用掉2万法郎,加上利息共有58万4000法郎,珂赛特就有了丰厚的陪嫁;他还为珂赛特制造了一个身世,把珂赛特算作割风老爹的女儿,当时他入修女院做杂役,就是以割风老爹兄弟的身份,所以,割风老爹的姓早已作了珂赛特的姓。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干净”,他不能用他苦役犯的身份玷污了珂赛特。珂赛特结婚那天,为了不在他们的结婚证书上签名,他把自己的手砍伤,而把签名的神圣机会转交给了马吕斯的外公,一个老贵族。他完美地把珂赛特交给了她的爱人,而自己则一无所有、慢慢地衰老下去。

这中间还有一些情节值得关注!在珂赛特新婚第二天一早,冉·阿让就跑到马吕斯家里,向他坦陈自己的身世,马吕斯的态度是,希望冉·阿让与珂赛特断绝往来,并且逐步实施疏离他们的计划。然后,终于有一天,马吕斯发现了救他性命的恩人就是冉·阿让,这时他才带着珂赛特上门对冉·阿让表示感激,并且要把他接回去,当然,一切已经晚了,冉·阿让马上就要去世了。可是,冉·阿让终于以他的真身显现于世人面前,并且获得尊敬。

冉·阿让终于以冉·阿让的真身显现在世人面前,善行于人世,一无所有地来,一无所有地去,这便是那五个阶段之后的结果!

我还要强调一个场景,就是珂赛特结婚那天正好是狂欢节的最后一日,当她的婚车从街上驶过,街上有很多很多的人,他们非常欢乐,而冉·阿让坐在婚车上,一只手上绑着绷带,神情非常严峻!我觉得很感动,我觉得冉·阿让就像一尊神降临人间。雨果总是把大众处理成一种欢乐的歌舞场面,让他的神孤独地行走,就像《巴黎圣母院》中,卡西摩多被众人选为丑王,抬举着游行。就在这么一个具有形而上含义的场景里,雨果依然没有放弃情节上的具体需要:在一个“假面车队”里面坐着德纳第,他由于是非法越狱不敢贸然出入公共场所,只能在狂欢节里,戴了假面具来到光天化日之下。他认出了冉·阿让,然后去向马吕斯告密,无意中反倒说出了冉·阿让救马吕斯的真情。

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环节其实扣得很牢很牢!雨果给我的感觉是他非常潇洒!像这么一种大的场面,我们往往连场面都来不及细细描绘,而他却还能把情节放进去发展,同时表现得很有趣!

在这个结果里面,还有一个场景,冉·阿让快要死了,马吕斯带着珂赛特来了,说:“我们接你回去,我们是一家人,我们不能分开!”但是他已经快要死了。在这最后的时刻,冉·阿让告诉珂赛特:“你的母亲的名字叫芳汀,她为了你吃了很多的苦!你是那么幸福!她是那么不幸!”每个人包括珂赛特都是这个悲惨世界的种子,都要种植下去,然后生长、开花。冉·阿让以他的真身完成了他的修炼,他也要让珂赛特获得她的真身,完成她的修炼,这个责任谁也代替不了,谁也避免不了!芳汀就是珂赛特的真身。别看你现在多么幸福,可是我要告诉你,你的母亲是多么苦!他要把这个修行的任务交下去,继续悲惨世界里的修行。

以上是我对这部小说阅读的一个结果。

选自《12堂文学阅读课》,王蒙、王安忆等著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