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近年来,校园欺凌与暴力事件屡屡登上热搜,令人唏嘘。日前,中国心理学会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围绕欺凌者与受欺凌者个人特征研究、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缘起及应对、欺凌保护行为的多样性等主题,国内外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们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本文所有图片均由中国心理学会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专业委员会提供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Jaana Juvonen教授在会议上探讨了欺凌行为如何影响班级规范、学校规范。她将性别和体重指数作为研究指标,结果表明,欺凌者更有可能针对性别少数、体重异常的群体实施欺凌;而除了被欺凌的个体,这些性别少数、体重异常的学生群体亦会产生较多情绪问题。根据这一研究结果,Jaana Juvonen教授提出,校园欺凌防治过程中,需要更多旁观者和教师帮助受欺凌的学生群体,扭转欺凌者与受欺凌者间力量不平衡的状态。
芬兰图尔库大学Claire Garandeau副教授从欺凌发生的个人特征、同伴群体、班级学校背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个人特征,社会环境在欺凌事件中的作用可能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个体的某些特征例如道德推脱、道德判断、心理理论、认知共情、自尊水平等被证明可以预测欺凌行为。此外,该研究团队还区分了欺凌煽动者和欺凌追随者。这些研究加深了人们在预测欺凌行为中个体特征如何与环境特征相互影响的理解。
Z世代年轻人正在面对新兴的网络欺凌问题。相比于传统校园欺凌行为,网络欺凌更为隐蔽。
图为雷雳作主旨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雷雳教授指出,儿童青少年所面临的情境风险主要包括四类:家庭、学校、同伴和网络,它们对网络欺凌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他深入探讨了韧性保护因子的作用和情绪失调的作用,发现了社交技能在网络欺凌中的补偿和调节作用。
新加坡国立大学Jungup Lee助理教授则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校园欺凌会逐步减少,但网络欺凌会持续增长至成年早期。疫情期间,网络平台使用时间增加以及不同使用目的、不同手机软件均导致网络欺凌风险增加。新加坡的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同伴支持和共情训练将会是潜在的干预网络欺凌路径。针对网络欺凌现象,以网络安全教育为例,Jungup Lee教授介绍了新加坡开设的体系化的教育课程情况。
当校园欺凌与暴力事件发生,当事人及事件旁观者该如何行动?
华东师范大学刘俊升教授团队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编制了中国文化下欺凌保护行为五因子问卷,包括直接果断型保护、攻击型保护、安慰受欺凌者、报告权威和计谋型保护。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探讨了青少年采用不同保护策略的组合,分出了四种类型的青少年保护者,并探讨了不同类型保护者在受欺负和抑郁水平上的差异。刘俊升的这项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青少年欺凌保护行为多样性的理解,为基于保护者角度欺凌干预项目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山东师范大学张文新教授介绍了“3H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项目的实践情况。“3H”旨在达成三个方面“健康”目标,即健康的校园氛围、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发展结果。研究者研发了“普遍预防 定向干预”双层次策略,分别旨在降低欺凌、受欺凌发生率的普遍性预防策略和针对欺凌者、受欺凌者的定向干预策略。为期两年的纵向队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的效果评估显示,该项目不仅能够使学校欺凌、受欺凌发生率下降50%以上,而且显著改善了同伴关系,促进了学生的社会情绪能力,提升了学生感知的学校安全。对定向干预的评估发现,经过两轮的谈话,79.33%的欺凌事件停止。这些结果为3H项目在中国中小学生中的效力提供了证据。张文新教授分享了3H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策略的研发与评估经验,并探讨未来中国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研究实践的新趋势。
据悉,中国心理学会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专业委员会于2021年1月正式设立,该委员会的宗旨是为校园欺凌与暴力领域的研究者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凝聚和组织多学科力量实现协同攻关,为政府和教育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和智力支撑。
责任编辑:梁国胜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