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装死抬棺,外国人抬棺失败集锦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3 02:03:16

这样的情节和人物,显然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做出了艺术化的放大处理,但在假葬礼那个情感集中迸发,矛盾冲突激烈的特殊场合,却显得恰到好处。

用人物困境凸显时代症结

我们常说,喜剧的内核往往是悲剧,所以嬉笑和闹剧底下,总是藏着窘迫和困境。电影《孝子贤孙伺候着》中,几乎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大不小的困境。

主角陈小二身为“国家干部”,始终冲在抵制旧风俗的最前线。但是没想到“后院起火”,在老舅的唆使下,母亲成了自己最大的“敌人”和“障碍”。稍不顺其意,母亲就会“上头”,会“昏倒”。来硬的不行,来软的也没用。

最开始,陈小二还企图在情与法之间周旋,找到合适的两全之策。但是,固执的母亲和强势的领导都在不断给他施压,左右逢源显然不再现实,于是他干脆破罐子破摔,倾家荡产也要将母亲风光大葬。

赵丽蓉老师饰演的陈母同样不轻松。她被亲弟弟蒙骗,妄图以假死来了却夙愿。但是长时间躺在棺材里,根本不像她想的那么轻松。不但自由受限,连饮食、如厕都要偷偷摸摸。无良的弟弟更是一心捞钱,只剩下不谙世事的小孙子能时不时陪她聊天解闷。当然,最痛苦的还是看着孩子们被一系列的大操大办拖累到卖房售地,生活窘迫。可陈母也只能默默的躺着,忍受着一切的煎熬和焦灼。因为从决定装死的那一刻开始,她就被架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外国人装死抬棺,外国人抬棺失败集锦(5)

被架高的还有小二的姐姐姐夫。在土葬还是火葬的分歧上,姐姐是坚决站在母亲一边的,她也早早地为自己争取到了“孝子”的标签。当小二在摇摆不定,头痛不已时,姐姐已经作为全家的主心骨,开始配合老舅张罗母亲的后事了。可是他们两口子做梦也没想到,这个老舅简直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吸血鬼,大部分的钱都进了他自己的腰包,还没到出殡,就花出了小两万。所以在现实的经济压力下,姐姐姐夫选择使出了苦肉计,然后溜之大吉。

其实电影中的这些的困境在90年代的农村并不罕见,陈佩斯虽然选择了较为夸张的表现形式,所反映的却是老百姓真实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当时的中国农村,实现了物质条件的极大提高,在吃穿不愁的情况下,老百姓必然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脸面”自然成了人人看重的“硬性指标”。其具体表现就是买物盖楼、炫耀攀比、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等。像影片中的小二姐姐那样,为了挣得所谓的脸面和体面,重新返贫的都大有人在。

外国人装死抬棺,外国人抬棺失败集锦(6)

所以,电影着眼于这类平民化的社会痛点,既迎合了当时观众的审美趣味,又表达了对现实的同情和批判,体现了对传统旧习俗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道德可以评价,但不应用来绑架

当然,电影所揭露出的现实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时代病症”,很多现象即使过了近30年依然普遍存在着。

陈小二的工作内容虽然特殊,但是在国家的宣传倡导下,还是获得了许多老百姓的理解。可为什么一到自己家里,就立即无法施行了呢?

说白了,是身份出了问题。在外头,他是国家干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国家意志。但是回到家中,他就转而变成了“孝子”,如果不按照母亲的意愿进行土葬,就是忤逆,就要被人戳脊梁骨。事实也证明,众多毫不相关的普通的村民和邻居,在是否尽孝这样的“大是大非”上是有非常强烈的参与热情的。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道德期许”,不惜将小二强行押回家中“尽孝”。

外国人装死抬棺,外国人抬棺失败集锦(7)

显然,这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道德绑架”。小到公交让座、公益捐款、法律纠纷,大到民族矛盾、历史争论,总会有人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要求特定的利益相关人表现出“豁达大度”、去践行“崇高品德”。这些人不会去考虑当事人身处的具体环境,也不会在意当事人的自主意愿,只要后者的表现未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立即就会被冠上“不道德”的标签,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

电影中,陈小二坚持火葬的行为,既是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也是其职责所在,显然不能说是不道德。反倒是以老舅、姐姐为首的亲友们,出于自身利益考量,通过舆论的引导,对陈小二施加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通过这种软暴力行为,不断逼迫其就范。这样的道德绑架,才是真正的不道德。

外国人装死抬棺,外国人抬棺失败集锦(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