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裤衩价,一个清凉夏”、“你在外面疯,海尔兄弟给你风”。你的脑海里是否也会浮现“夏天穿裤衩、抱西瓜吹风扇”场景?
一条裤衩小风扇牵出一批“裤衩”带货文案。粉丝主动为“裤衩小风扇”打call。再次印证了海尔兄弟玩梗的成功,围绕“裤衩”的品牌梗,实现产品命名场景化、产品包装场景化。
首先大家都知道,海尔两兄弟形象,最标志性的是一蓝一黄两条裤衩。
而这款产品来看, 将其接地气命名为“裤衩小风扇”,小风扇的扇叶色系,同样延续了海尔兄弟裤衩形象的颜色。
海尔基于消费者夏天解暑清凉的消费诉求,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小风扇命名场景化和包装场景化,表现相应的夏天消费场景。
当消费者看到或听到产品名称时,便在脑海里产生“裤衩”场景化的概念,莫名的喜感和亲切感油然而生。使消费者产生共鸣和消费*,这本身就让产品成功了一半。
二、被玩坏的“裤衩梗”,海尔兄弟“裤衩”很忙!海尔兄弟一向很喜欢拿自己的“裤衩”话题做营销。比如说产品孵化,今年4月结合愚人节话题,不务正业推出“胖次裤衩”。黑科技裤衩拥有与海尔兄弟同款黄蓝色,还自带“自动拍屁屁”功能?“炫裤登场”文案也颇有玩味感!
网友的留言同样精彩,“你们把海尔兄弟的内裤都卖了”、“非要把裤衩做成我买不起的样子”!一个不小心,“裤衩”文案又被玩坏了。
又如日常互动,刚过去的大暑,海尔兄弟就放出一张大暑借势海报,表达“大暑到,吹空调,穿裤衩,吃雪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