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也有很多过不去的梗。最近很火的周董,就有个戒不掉奶茶的“奶茶梗”;张学友因为每次开演唱会被“立功”,最后喜提的“逃犯克星梗”。此外,萧敬腾“雨神梗”、梁静茹“勇气梗”经常被热议。
因此品牌的梗,可以是一个昵称、一种人设,一个恶搞段子,还可以是个有趣故事。
既可以是正面体质,也可以是负面体质。但无论是褒是贬,可以肯定的是有流量的梗,足以为品牌创造可观的声量。
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定位》中提过:你的品牌就是你跟顾客的关系。
品牌梗就像一个无形的挂钩,承载接地气的品牌文化,具有可延展性与可复制性的特点,为冰冷的品牌建立有血有肉的形象,把硬广变成与用户情感化连接。每当一个品牌出现什么新的动作,吃瓜群众总会很自然将它的“梗”跟这次的故事建立联系,让品牌这个梗在阶段时间内又流行起来。
四、为何品牌都喜欢玩“梗营销”?在当下这个流量至上时代,还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谈资,这是避免社交尴尬,以及获取认同感的重要方式。信息碎片化和爆炸化,品牌想要高效触达用户,让消费者在眼花缭乱的信息中找到自己,变得日益困难。
这时候如果从品牌名字、品牌故事或者产品功能出发,打造反差萌、戏剧性的信息,有助于更好直击用户。由品牌梗衍生的新内容,足以成为观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增强受众参与的兴趣。
就像Kindle为产品创造新功能,在淘宝上打出“盖Kindle,面更香。”slogan,“Kindle官方盖章泡面盖子”还登上微博热搜,网友晒起 Kindle 做泡面盖子泡泡面,让kindle从此背上“泡面”梗。
再拿景田和VansChina为例,就是从品牌名字上玩梗。
景田让景甜正式代言景田水,顺应粉丝“景甜和景田走到一起”的娱乐心理。
VansChina抓住网友为王安石取名为 Vans的热点,发起 #Vans 王安石 寻人启事# 话题。以#你心中的 Vans 王安石# 邀请艺术创作,激发了网友的创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