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松劲让孩子记牢这10条——
1
口罩随身备
返回校园意味着孩子们聚在一起,家长一定要嘱咐孩子戴好口罩。
2
体温每天测
家长需要和孩子再次强调防疫的重要性,开学后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尤其是每天早晨出门前要监测孩子的体温和身体状况,一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向老师请假,不要再去上学,不要怕耽误课程而隐瞒病情。本地疫情防控形势稳定,不必过度担心,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仍需注意防护和健康状况监测。
3
健康状况及时报
家长帮助孩子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不要上学,居家观察科学就医,及时报告班主任。
学生和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当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并及时报告学校。
4
洗手不偷懒
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规范的洗手方法:洗手时,应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仔细揉搓手心、指缝、指关节、大拇指、指尖、手腕,再用流动的水冲洗不少于20秒钟。外出随身带上手消毒剂或消毒湿巾,在不具备洗手条件的时候,及时进行手消毒。
这十种情况一定要洗手:
外出回家先洗手,采买物品食品后要洗手
戴口罩前、摘口罩后要洗手
揉眼睛、戴隐形眼镜前要洗手
准备食物前、用餐前、如厕后要洗手
在公共场所接触过扶手、门柄、电梯按钮、运动器械等公共设施后要洗手
接触过钱币、快递物品后要洗手
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后(比如接触过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要洗手
前往医院后要洗手
照顾发热或有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后要洗手
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动物粪便后要洗手
5
谨防秋季传染病
秋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青少年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
暑假期间,孩子们不是在密集接触的环境,所以接触感染疾病的机会较少,而开学后加入集体生活,呼吸道传播疾病、流感、秋季腹泻等患者可能会增多。
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时,尤其家中或孩子玩伴中出现类似症状时,家长要带孩子及时就诊治疗,排除传染病。
6
食堂就餐应注意
就餐前一定要洗手,可以用洗手液在流水状态下洗手或者是用手消毒剂。
排队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减少语言交流,与相邻人员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排队时打喷嚏的话,用纸巾遮住口鼻或者采用肘部遮挡这些措施。
取餐时应避免用手直接触碰频繁接触的物品表面。
用餐过程中,摘下口罩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口罩内侧的清洁,避免污染.
就餐结束,收拾餐具,将筷子和饭碗带至回收处,不乱扔垃圾,保持餐厅干净。
光盘行动,节约粮食,力在必行。
就餐后,要立刻离开餐厅,减少在餐厅的逗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