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正是“归功”于民众在小长假期间,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出门消费。综合来看,得益于我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重大成果,我国旅游业持续回暖,人们的假日消费需求也日益旺盛。
节假日消费接连交出“好成绩”,对我国整体经济而言,也具有重大意义。一名商务部内部人士表示,节假日是我国全年消费实现增长的重要时点,规模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约10%。其中,每年春节假日民众的“移动”,会扰动1月至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我国官方表示,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40万亿元,即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品零售市场。而劳动节等节假日在促进国内消费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消费市场的繁荣,从而使得中国经济获得持续增长的动力。
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要知道,法定节假日不仅是为了刺激节假日的消费需求,最根本的还是为了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据悉,为了配合我国疫情防控需要,今年春节有1亿民众响应了就地过年的号召。他们对于拉长假期、看望家人的愿望更为迫切。
据新华网报道,当前我国节假日体系主要包括法定节假日、周末双休日、带薪休假以及特殊节日,共有120天至130天假期。放假安排通过周末调休,形成了四个3天、一个5天以及两个7天长短假期搭配的分布。
我国在节假日上的安排,无疑为群众的假期出行提供了多样化的时间选择,使人们能脱离繁忙的日常工作,享受假日;同时也有利于错峰出行,缓解假期的交通压力和景区经营压力,切实提升群众假期生活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幸福感。
为何还要补2天班?从演变史看“补班”背后的经济考量
那么,我国在实行五天休假制度的同时,为什么还要补班2天呢?这要从我国近20年来劳动节假期的演变史讲起。
在1999年至2007年期间,我国的五一劳动节实行的是“七天小长假”制度,与国庆节一样放七天,被称为五一黄金周。不过,七天小长假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过长的假期容易使社会生产陷入停摆,对于经济的影响较大。
于是,从2008年开始,五一节调整为3天小长假,同时给端午节、清明节和中秋节各增加一天假期。这样一来,通过拆掉一个长假,换来4个小长期,给民众更多休假的机会。
到了2020年,考虑到3天小长假难以给民众安排稍长一点的旅行,也不利于促进消费等问题,我国再次修改相关政策,把劳动节由3天改为5天小长假,通过换休的方式给大家“凑”出5天。实际上,这既不会给企业增加负担,也能满足民众出外旅行的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简而言之,从我国劳动节的假日演变史来看,7天长假过长,可能会对社会生产力造成影响;而3天小长假过短,难以满足大家的消费需求。于是,通过补班2天的方式,实行五天小长假制度,是“恰到好处”的。这样一来,我国经济平稳运行能够得到保障。
总的来说,我国科学合理安排小长假,既有利于疫情冲击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序运行,又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家庭团聚、假期出行、休闲度假等方面的需求,是符合我国当下实际情况的较优选择。
文|林妙琼 题|徐晓冰 图|卢文祥 审|陆烁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