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都是爱浪漫的,最终这样一个悲剧爱情故事,在白居易妙手之下却有了一个圆满结局。方士和道士上天入地寻找,最终在蓬莱仙山找到了杨太真。之所以中国从先秦时期就相信蓬莱有仙山,可能是因为在东海边有海市蜃楼的现象出现。诗歌的最后说,“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长生殿是供奉唐代自高祖至睿宗以及被追封为太上玄元皇帝的老子李耳等共七位李家皇帝灵位的大殿,他们在那里说了一句悄悄话,除了他俩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什么话呢?一句千古爱情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以此作为圆满的结局。但结尾时作者又感慨了一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一方面给了一个浪漫完美的结局,一方面又涂上了感伤的色彩。但这个“无绝期的长恨”到底是什么?
3、歌与传
一歌一传千古传,“多于情者”白乐天
柯尊斌说,这首长诗里讲了故事,又抒发了如此深沉的情感,历代很多文人都在研究,白居易到底用意何在?这就要探究一下写这首诗的缘起。
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为何是在仙游寺写这首诗,他的一位朋友陈鸿给我们交代了。因为白居易写完这首诗后,陈鸿又写了一篇《长恨歌传》,是一篇唐代小说。在结尾,陈鸿写下了他们当时创作这些作品的故事。《长恨歌传》在仙游翰墨苑也有书法碑刻。
“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鸿与琅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质夫举酒于乐天前曰:‘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唐〕陈鸿《长恨歌传》)
当时是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距今1217年,那一年的12月大冷天,他们三人来到了仙游寺。“太原白乐天自校书郎尉于盩厔”,意思是白居易从校书郎调至周至当了县尉。“鸿与琅琊王质夫家于是邑”,意思是我陈鸿和山东琅琊人王质夫就住在这个地方。他们为何会住在这儿呢?因为王质夫是个隐士,就隐居在仙游谷。而陈鸿中了进士后还没做官,立志要修一部史书,需要找一个安静地方,刚好朋友王质夫隐居在这儿,他也来到这里儿找了个房住着专心写书。
要知道,唐朝考中进士以后,不是立马就能做官的。当时的科举考试是由礼部主持,礼部录取后,要做官还要经过吏部选拔。吏部选拔也一样要考试,而且不一定能考上,考不上就只能再等下一次。
刚好白居易这时候来周至当县尉。在唐代,司法、税收等很多杂事都归县尉管,类似于今天的常务副县长。但白居易对这个官职不是很满意,感觉很失落。
白居易为何会感到失落呢?唐朝的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明经科只是考背诵默写,一般是小孩考的,所以地位比进士科低。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如果你30岁考上明经,那年纪就太大了;如果你50岁考中进士,哇,太年轻了。白居易好朋友元稹是15岁考中了明经,而白居易是29岁就考中了进士。很多人考了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考中,因为进士录取指标非常少。每次考试全国推荐来参加进士考试的有八九百人,究竟能录取多少呢?白居易29岁中进士后曾写了一句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说明这一年全国也就只录取了17个。当时即便录取最多的时候也就30个人。白居易29岁就考中了进士,可见有多么难得。
32岁时,白居易与元稹又顺利通过吏部选拔考试,以书判拔萃科登第。与元稹同授秘书省校书郎。这个职位相当于中央机关公务员。
唐朝除了明经、进士两个常规性考试外,还有临时性考试叫制科,没有一定规定,需要人时就随时考,一年可能考几次,也可能好几年考一次。
秘书省校书郎三年任满后,白居易和元稹又参加了制科考试的“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两人在一个道观里认真复习,最终顺利考上。
考中后皇上亲自面试时,白居易因“对策语直”最终授周至县尉,而元稹顺利当上了左拾遗,相当于继续留在中央工作。元稹比他小8岁考的是明经,而他考的是进士,现在反而人家在中央工作,他却被皇帝派到基层去锻炼。到了基层还不让当一把手,只让当了个副职。这个心理落差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