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火爆全网,在说京剧唱的是王权富贵,黄梅戏唱的是儿女情长,豫剧唱的是忠孝仁义、人间疾苦、家国情怀。那么,关于豫剧,你知道多少?
①豫剧并非河南专属说起豫剧,从名词上看带个“豫”字,通常认为是河南的,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豫剧是一个五大剧种之一,也有小的分支,各种派系。
我们从申遗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至今为止,共有三个地方申请豫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河北和新疆,且都申请成功。所以,说豫剧别只想到河南,豫剧为非河南(如今)的专属。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共518项。
其中,传统戏剧一共92项目,河南占据5项,除了以省名义申请的豫剧外,南阳市内乡县申请的宛梆,沁阳市申请的怀梆 ,濮阳县、滑县和延津县联合申请的大平调,周口市申请的越调也都通过申请。
可以看出来,戏曲在河南的历史悠久,种类众多,当然,全国出名的还要属豫剧。
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共510项目,补充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共147项目,在补充的传统戏剧里,可以看到河北邯郸市申请的豫剧。
除此之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参与了豫剧申报,2021年5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也就是说,至今为止,有三个地方都成功申请了豫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且编号为Ⅳ-23,所以说是一个大剧种,不同的分支,不同的派系。
②豫剧起源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进行继承、改革和发展创新,这是公认的。所以,了解豫剧,必须了解一下河南梆子。
河南梆子的起源至今没有具体考证,有以下两种说法,一个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另一个是明朝中后期,河南民间自己发展形成。
河南梆子的班子最早起源于明朝,开封的“老三班”,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这些在历史资料上都有记载,乾隆年间又出现了蒋门和徐门两个班社。
辛亥革命后,河南梆子开始进入茶社表演,竞争对手是京剧(二簧),民国时期,女演员渐渐地崛起,成为豫剧演出的主力。
这里插一个小知识,冯玉祥被称为为“河南梆剧改革的第一声”。
1927年,主政河南的冯玉祥,在河南开封成立河南游艺训练班,编写审核剧目,并对百十名演员进行高质量的培养教育,妥妥的豫剧爱好者,进一步推动了豫剧的发展。
上世纪30年代,豫剧已经出现了多名名角,比如耳熟能详的常香玉。
解放后,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发展,现代豫剧正式形成。
③豫剧特色豫剧角色通常由“生旦净丑”组成,戏班组织也是按照“四生四旦四花脸,四兵四将四丫环;八个场面两箱官,外加四个杂役”。
豫剧唱的是忠孝仁义,家国情怀?其实,也不全是,豫剧多取材历史小说,比如杨家将、岳家将、三国戏、包公戏等等1000多个曲目。
其中,传统节目有647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个,如《铡美案》、《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香莲》《七品芝麻官》。
除了忠孝仁义特色,也有一部分爱情、婚姻风格的曲目。常香玉和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被称为“豫剧六大名旦”。
看到这,你是不是在偷偷哼唱《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
参考资料: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名 录 和 第 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 《纪录片---豫剧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