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丽萍 水先生的语文生活
教学缘起
三年前的暑假,接到教研室陈主任的电话:“丽萍,暑期教师培训活动,你上一堂课,就上《中国石拱桥》吧 。”作为余映潮工作室的成员,《中国石拱桥》的教学设计是交给余老师的作业。我内心有点忐忑。陈主任语气肯定地说:“没关系的,这也是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啊。”在陈主任的鼓励下,在全县初中语文教师暑期培训活动中,我做了《中国石拱桥》的公开课。
教学设计
【课文品读】
《中国石拱桥》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昇写的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有学者曾经这样评论这篇文章:“作者于简朴的说明和淡雅的情趣之中,处处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对祖国悠久文化和新社会制度的歌颂,十分感人。全文简朴淡雅,理贯辞达,不失为说明文里的一篇佳作。”让我们细致地把玩这篇经典的说明文。
清晰严谨的篇章结构
从整体来看,全文采用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体现为说明顺序就是从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一、二段概括地介绍石拱桥的基本特点,以及它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第三自然段接着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第四至八段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解说上述特点。最后两段总述我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和新中国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和先概括后具体的说明顺序使全文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作为一篇经典说明文,本文讲究科学严谨,许多段落内部的结构值得我们认真揣摩。
第一自然段:首句总说石拱桥特点,后两句分别举神话和诗文的例子具体说明,要言不烦,结构清晰。
第二自然段:全段一共两句,一句一层,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介绍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自然段:全段可以分成两层。第一层总说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并举具体实例说明;第二层起过渡作用,由介绍石拱桥的特点到介绍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赵州桥、卢沟桥,从而自然流畅地过渡到下文对这两座桥的具体介绍。
第四、五段介绍赵州桥。首先概括式的简单介绍赵州桥的位置、修建年代、和政府对其进行的修缮。第五段具体详尽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最重要的是,总说“这座桥的特点是”之后以“要点”的形式从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说明,结构上层次清晰,内容上通俗易懂。
第六至第八段介绍卢沟桥。第六段可分为四层,建造时间、长宽——设计施工——结构坚固——姿态优美,逻辑层次清晰明了。第七段由国外到国内,分别介绍卢沟桥的艺术价值。第八段概述一句,详说一句,介绍它的历史意义。
第九段:首句设问总起全段:为什么中国的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以下六句话以“首先”“其次”“再其次”为显著的语言标志,由主到次的介绍原因。全段由总说到分说,分说部分由主到次,逻辑顺序清晰明了。
第十段:首句过渡;第二至第五句以时间为序进行分说解放后我国石拱桥事业取得的成就;最后一句总括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关系。
更具体一点来说:“本段共六句,其中第一句是过渡句,与第二句构成承接结构。第二句和第三句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石拱桥建设的情况,是‘总体概说—举例分说’的总分结构;第四句和第五句介绍石拱桥的‘后代’混凝土拱桥,特别突出‘双曲拱桥’,也是‘总体概说—举例分说’的结构。这两组句子之间是承接结构。第六句概说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第二句到第五句,整体地与第六句构成‘分说—总括’结构。
准确恰当的说明顺序
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全文从整体上来说采用从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现在让我们依据思考探究一,进一步分析文章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思考探究一以表格的形式罗列了旅人桥等拱桥的名称、建造时间、特点,其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填写表格内容时,既看出中国石拱桥的共性特点,又能分析几座拱桥的个性特点,还能总结出文章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纵向观察此表,可以看出文章主体部分采用了由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可见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文字部分可能采用不同的说明顺序。
灵活得体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来说明事物的内容和形态、本质和规律,或者解释某个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从而使人获得一定的知识。”为了将事物或事理解说清楚,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本文运用了包括打比方、举例子等在内的多种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准确生动地介绍了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通俗易懂地向读者介绍我国桥梁事业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周密简朴的说明语言
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周密、严谨。本文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长、宽、拱长时,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的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可见这些数字均经过准确的测量。周密准确的语言不仅体现在准确的数字上,还体现在表示不完全肯定,或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上。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有记载的”均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本文简朴的说明语言中融入描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文章首段介绍石拱桥的外形特点:“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进而说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拱桥是“卧虹”“飞虹”“长虹卧波”等,好似一幅形象生动的风景图,令人难忘。再如,第六段对卢沟桥柱头不同姿态狮子的描摹,形象逼真,如在眼前。
文章语言简朴、洗练、明快,“或说原理,或引古籍,或列数字,或打比方,或摹状貌”,朴实无华,明白晓畅。
【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
感知一篇、精读一段、品析一句、筛选一词
预习要求
1.了解作者。
2.朗读课文,认读生字,了解文意。
3.初步感受段落结构特点。
时间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铺垫
(1)作者简介
茅以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
(2)积累美词
匀称:均匀,比例和谐。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推崇:十分推重
奇观: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胜景:优美的风景。
惟妙惟肖:模仿或描写得非常美妙、非常逼真。这里指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巧妙绝伦:精巧美妙到了极点,其他的无法与之相比。绝,极。伦,类同、同等。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看起来好像是穿出云层的一弯新月,又像是入涧饮水的一道长虹。
(3)初读感受
默读课文,结合屏幕和思考探究一表格的空白处,勾画关键信息或做简要批注。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这是一篇说明文;(体裁)
这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
这是一篇介绍中国石拱桥知识的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
这是一篇以介绍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为主要特征的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征)
……
教学板块之一:感知一篇
请把全文划分为三层,试分别从内容、结构、写法上进行分析这样划分的理由。
(学生活动,师生交流)
教师小结:
三层:1——3;4——8;9——10
内容:石拱桥及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赵州桥、卢沟桥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性
中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及桥梁事业的发展。
结构:总说——分述——总说
写法:引出事物——分说事物——拓展延伸
(顺势拓展:文章的三层式写法
如:《紫藤萝瀑布》 引出事物——描述事物——托物抒怀
《散步》 概说事件——详写事件——表达感悟)
全文来看: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
(结合课后思考探究一表格)
主体部分(介绍中国石拱桥):时间顺序(由古到今)
理解赵州桥、卢沟桥特点
课堂积累一: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从而给人知识的一种文章体裁。
说明文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我们可以这样说: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有着美好写作手法的事物说明文。
教学板块之二:精读一段
话题:以第5、第9、第10自然段为例,说明本文段落内部结构清晰,逻辑性极强。(提示:注意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教师示例:
第1自然段:特征总说——例证分说
首句总说石拱桥特点,后两句分别举神话和诗文的例子具体说明,要言不烦,结构清晰。
(学生思考,师生交流)
教师小结:
第5自然段:特点总说——要点分说
总说“这座桥的特点是”之后以“要点”的形式从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说明,结构上层次清晰,内容上通俗易懂。
第9自然段:设问总说——主次分说
本段写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设问句是总说句,原因的回答由“主”到“次”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第10自然段:过渡——分说——总括
首句过渡;第二至第五句以时间为序进行分说解放后我国石拱桥事业取得的成就;最后一句总括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关系。
课堂积累二:
学习说明文,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可以明晰段落和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教师点拨:尝试分析一下其他段落的内部结构吧。
我们可以这样说: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的说明文。
教学板块之三:品析一句
主问题: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
请你至少选择文中运用说明方法的一个句子进行品析,说说它的作用。
教师示例: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将石拱桥的桥洞打比方为虹、一张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赵州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
(学生思考,师生交流)
教师小结:
举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地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引用: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唐朝张鷟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和形式优美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列数字:“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列举一些概数和确数,准确鲜明地说明了桥的长度、宽度等外形特点。
摹状貌: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描摹石刻狮子的各种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在装饰上的重要特点,突出其形式美。
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将卢沟桥与两岸河堤作比较,突出了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我们可以这样说: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恰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事物说明文。
课堂积累三:
常见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
举例子:具体典型,有说服力地说明了……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作比较 突出强调了……特点
作引用:准确地说明了……,增强说服力
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作诠释:解释说明了……
画图表:直观清楚地说明了……
摹状貌:具体生动地说明了……
教学板块之四:筛选一词
主问题: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严谨的特点。请你从文中至少筛选出体现该特点的一个词语说一说。
教师示例: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的推测,“有记载的”指出后面判断的根据,更增强了准确性。)
(学生思考,师生交流)
教师小结:
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2.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4.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5.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课堂积累四:
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谨、简明
体现在:
准确的数字、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表估计、推测语气的词语
本文语言特点:
准确严谨、简洁明快
我们可以这样说: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语言准确严谨、明白晓畅的说明文。
教师小结:
说明文学习要点:
说明文结构;说明顺序;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文语言。
结课
教后记
上完课后进入了评课环节,语文同仁们从教材处理、课堂活动、师生互动等方面对这堂课进行了点评。特别是《新作文》杂志社的张水鱼主编和迎泽区教研室的王晓霞老师高屋建瓴地点评了这堂课的优点和不足,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提出了一些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改进建议,让我在今后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难忘的是,余映潮老师9月7日给我本次作业的评语是“好。充分利用课文教学资源,设计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这令我激动许久……
附:迎泽区教研室王晓霞老师评课
优点:
1.教师关注教材的研读,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体现了“用教材教”的理念,课上得扎实、高效,有一定的创新性。
2.“感知一篇”“精读一段”“品析一句”“筛选一词”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得较好,由感知整篇课文到赏读精巧段落,再到品析句子中的说明方法,最后是学习说明文语言,步步深入。
3.教师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课堂中注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例如,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首括句、中心句等,从而迅速把握段落大意。逻辑顺序是学生较难理解的,教师化难为简,列举《大自然的语言》进一步解释说明。
4.教师注重课堂中语文知识的学习。每一个教学活动之后都有关于说明文知识和学习技巧方面的课堂积累。
建议:
1.学习余映潮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要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例如,字词积累、作者简介等不一定在课始学习,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呈现。)
2.关注学生的课堂落实。
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没有呈现出应有的精彩,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知识的落实,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张丽萍,绛县卫庄初中教师,绛县“余映潮工作室”成员。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用耐心和爱心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