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一处关闭的道达尔加油站。 新华社记者 高 静摄
随着冬季临近,乌克兰危机以及欧俄互制的外溢影响正持续显现,并已向经济、社会、能源、粮食等多领域蔓延,直接影响欧洲民生领域稳定。虽然多国政府已采取多样性措施应对,但在持续动荡的外部环境与高通胀、高价格、高风险的内部困境叠加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欧洲的这个冬天将“异常寒冷”。对此,法国政府正式启动“过冬计划”,希望以全面动员强力推动节能措施,最大限度保供应、稳生产、安民生。
当地时间10月6日,法国总理博尔内在一场召集多位部长、行业代表与企业家的大型活动上宣布,法国将正式启动“全国节能计划”,并呼吁政府、企业、民众参与其中,共同应对能源短缺挑战。这个汇集了数十项措施的庞大计划涵盖了公共行政、经济生产、家庭生活等多个方面,希望通过经济总动员的方式,充分调动各行业、各群体参与这场“冬季保卫战”。从一段时间以来法国政府公布的多项措施来看,其主要计划有三方面:
一是调结构、稳供应。法国将推动欧洲强化多样化能源供给策略,拓展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国液化天然气供应渠道,并强化与海湾国家及澳大利亚的供给合作。同时,通过庞大的财政支持,推动重点领域的能源转型步伐,加快上马太阳能、风能、氢能等项目,力求化危为机、弯道超车。
二是加补贴、降成本。在法国2023年度财政预算法案中,将投入450亿欧元用于能源补贴,并对民用天然气、电力价格溢价进行限制。同时,将重点为能源改造项目提供补贴支持,包括热泵、高效生物质锅炉、水管绝缘系统等。
三是推节能、重引导。法国明确规定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住宅公寓、企业办公等场所在冬季的内部供暖温度不得超过19摄氏度,鼓励购买可编程的恒温器,并提供相应补助。同时,引导企业采取远程办公,减少通勤与大规模线下办公带来的能源消耗,鼓励出行时采取拼车方式,并对政府用车进行限速与节能驾驶培训。另外,减少浴室开放时间,呼吁民众减少热水淋浴时间,并对广告牌、夜景照明等进行严格限制。
虽然法国政府的相关措施涵盖了多个领域,力求面面俱到、保障有力,但也难掩由能源危机所引发的深层次风险:
一是进一步催化经济下行。法国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多重危机叠加下,三季度法国经济增速仅为0.2%,年末将陷入停滞状态,甚至会出现负增长。同时,通胀率持续高企,到年底或将达到6.4%。另外,法国9月份家庭信心指数已降至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预计年底的预防性储蓄将占可支配收入的17.2%,凸显民众对物价、失业等问题的担忧情绪已直接传导至消费领域,将使经济增长因缺乏有力支撑而更趋疲弱。
二是进一步加剧政府承压。面对外部环境不稳定所诱发的能源价格飙升、物价飞涨,法国近期爆发多场抗议示威,甚至有示威者直接打出“法国应退出北约”的字样。与此同时,法国多家炼油厂工人近期也以提高薪酬为由罢工,进一步加剧部分地区的供应紧张。另外,化工、运输、冶金、造纸、渔业等多个行业正承受巨大压力,仅电价飙升就使相关企业付出高额成本,未来随着能源供应形势趋紧,包括相应节能措施的推出等,将对相关产业造成长远冲击。据法国统计局估算,能源危机影响的工业产值已占GDP的8%。无论是生产还是民生等领域受到的影响都对法国政府形成了直接压力,甚至有经济学家认为,“这场危机将是对法国韧性的最大考验”。
三是美国正成为“收割欧洲”的最大赢家。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方一边煽动欧洲加码对俄制裁,另一边却暗中鼓动美能源巨头大敲欧洲“竹杠”。从商业财报不难发现,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美能源巨头自二季度以来的收益十分傲人,这正是美大肆挑动欧俄对立、鼓吹能源恐慌,在能源市场攫取暴利的直接结果。更令欧洲担心的是,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正因难以承受高额能源成本纷纷选择向美迁移,在客观上形成对美利益流失,使欧洲多年塑造的技术、税收、创新等优势逐渐丧失,恐使欧洲无论在能源上、资本上还是生产上都将再次重回美国附庸的角色。
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曾引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滞胀,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曾据此发明了一个捕捉发达国家社会日益加剧弊端的指数,并将其命名为“痛苦指数”,主要通过失业率与通胀率进行衡量。而在欧洲面临诸多难题,特别是在能源与温饱领域遭遇历史相似困境的当下,再有欧洲经济学家将这一极具时代特征的指数用以评估目前欧洲民生的真实状态。但无论如何,迫在眉睫的能源危机,叠加高通胀环境下诱发的收入、温饱、粮食等多领域民生问题,都将是未来法国乃至欧洲各国政府面临的棘手难题。
另有经济学家认为,即将到来的这场“冬季保卫战”能否胜利的关键,不仅取决于法国与欧洲的韧性,更考验着建设多年的欧洲自主的决心与魄力。一方面法国如何在危机下进一步发挥大国引领,统筹欧洲步调,避免未来的内部协调频频出现诸如刚刚结束的布拉格欧盟*非正式会议中的各说各话、分化拉锯;另一方面在持续焦灼的外部巨变中,切实从欧洲主权建设角度出发,以独立自主的姿态真正选择符合欧洲自身利益的道路,彻底摆脱美附庸与工具的角色。 (经济日报记者 李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