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汤问》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远声哉?”
改写:
伯牙善鼓琴,子期擅听音。
伯弹高山峨,期仰东岳挺。
伯奏流水长,期闻江河鸣。
二人识恨晚,伴游岱宗阴。
逢雨途行止,栖岩乃抚琴。
初为密云布,渐若雨沥霖。
更造山川崩,雷霆天地惊。
伯每奏一曲,期辄穷其心。
伯知逢知己,期晓遇知音。
然无不散筵,约赏秋月明。
秋至月儿圆,不见故人影。
奔波寻故里,闻友已绝命。
伯牙心悲极,绝弦破瑶琴。
终身不复鼓,言世无知音。
上善若水
2022.7.1 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