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方面更是硕果累累。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是在仁宗时期转化为生产力的(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这一切的基础是发达的经济。
据史料记载,宋仁宗年间的最高年收入达到一亿贯,是唐朝极盛时最高收入的20倍以上。
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大产业(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都欣欣向荣,也给国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税收。
有了钱,福利设施也相当齐全,比如当时的京城就有施药局、养济院、慈幼局这类机构。是不是有点二十一世纪发达国家的感觉。
《宋史》称仁宗时代“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意指宋仁宗温良仁厚的为政之道,对宋朝三百多年的基业稳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为什么在历史上宋仁宗的知名度那么低?如果不是《清平乐》的热播,好像没有多少人注意过这位皇帝。
长期以来,大家都是崇拜英雄豪杰,提到盛世,一般首先想到的是汉唐元明清这几个强扩张的朝代。
想到汉武帝、唐太宗、永乐大帝、康熙大帝等*伐决断挥斥方遒的帝王形象,这些帝王都是声名赫赫,与他们的时代一样闪耀。
相比之下,宋仁宗这位多愁善感的文艺青年,简直是弱爆了。
他口口声声提到的不过是要遵守“祖宗家法”,而且还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愧对祖宗。终其一生,不过是践行祖制,却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不一般的“祖宗家法”究竟是什么样的祖宗家法?对“仁宗盛治”的影响有多大?
这要从宋朝建国说起,从唐朝后期至五代十国,中原地区历经百年战乱,百姓流离,经济凋敝。
正是在这样一个天下思归的背景下,宋太祖赵匡胤几乎兵不血刃地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
之后统一十国也没经过特别激烈的战斗。
鉴于前朝的教训,太祖重视整顿内政,逐步确立了“重文抑武,君臣共治”的核心统治思想,一手抓安定,一手搞经济。
一改长期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商品经济得到空前发展,进而带动了科学、文化、思想的全面繁荣,真正实现了政局稳定,人民安康。
听起来是不是很有民主的味道?没错,在皇权至上的封建时代,如此开明的执政纲领在历史上的确是空前绝后了。
在这套制度下,宋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稳定的黄金三百年。
总体上没有大的社会矛盾,四海承平,国运昌盛。许多西方学者因此把宋朝看作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时期。
而仁宗时代(1010-1063)是盛中之盛,国运最好的时代。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第四位皇帝。
这时的宋朝历经三位先辈的奠基,统一大业在前两代手中完成。
仁宗之父宋真宗上台后勤政治国,大力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快速发展,被称为咸平之治,盛世初起。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文人执政的另一面是军备薄弱,宋朝的帝国版图和军事力量都不强大,也正因如此,历史上不认为宋朝是一个强势时代。
但宋代总体没有过大的战事,尤其是北宋时期,还做到了史无前例的睦邻友好。
宋朝的主要外患是辽国和西夏。
在建国之初,辽国是最大的威胁,家喻户晓的杨家将的故事便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经过20多年的战争,双方在真宗时期缔结了著名的澶渊之盟,从此两国礼尚往来,长达百年之久。仁宗时期仅出现过一些小摩擦。
仁宗朝代最大的动荡来自西北的党项(后来建国西夏)。
不过总体而言,西夏是一个落后的少数民族,并不具备觊觎中原的实力。
仁宗时期的宋夏战争持续了三年,经过三次较大的战役,但战事仅局限于西北边陲。
后来宋军采用锁边政策,没多久,对方就因为民困兵乏不战而降了。
宋夏战争的最终结局是达成“庆历和议”,西夏取消国号,向宋称臣,而宋朝每年给夏一定量的钱粮物资,双方恢复贸易往来。
这一点与澶渊之盟有点类似,开放边贸,两国以后几十年间无战事,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
如此看,“仁宗盛治”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碰上了一个好的时间窗口,祖宗留下了一份好家业。
更重要的是,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宋仁宗是一位出色的守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