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子夜四时歌(十首)
春歌
其一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其二
朝日照北林,初花锦绣色。
谁能不相思,独在机中织。
夏歌
其一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
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其二
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
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
其三
青荷盖禄水,芙蓉葩红鲜。
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
秋歌
其一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
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
其二
白露朝夕生,秋风凄长夜。
忆郎须寒服,乘月捣白素。
其三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冬歌
其一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其二
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
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
【注】:
《子夜四时歌》,是《吴声歌曲·子夜歌》的变曲。《乐府诗集》收《子夜四时歌》晋、宋、齐辞共七十五首,都是写妇女在一年四季里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或表现对爱人的思念,或写青年男女的互相爱慕和对于爱情的坚贞不渝。这些诗都能结合不同季节和景物的特点表达各种细腻的生活情感,语言清新秀丽。
〔佚名〕大子夜歌(二首)
其一
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其二
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
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
【注】:
《大子夜歌》,属于《吴声歌曲》,是《子夜歌》的变曲。《乐府诗集》所收共二首,内容都是赞美《子夜歌》的善于表情达意和清新自然、宛转动听。
〔佚名〕安东平
其一
吴中细布,阔幅长度。
我有一端,与郎作裤。
其二
微物虽轻,拙手所作。
余有三丈,为郎别厝。
其三
制为轻巾,以奉故人。
不持作好,与郎拭尘。
〔颜延之〕阮步兵
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
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注】:
颜延之(348—456),字延年,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人。早年孤贫,好读书,又好饮酒,行为放达。刘裕即位后,官太子舍人,又领步兵校尉,元嘉三年出任永嘉太守。孝武帝时为金紫光禄大夫。在刘宋时代,颜延之与谢灵运齐名,时称"颜谢"。有人说他的诗如"错采镂金",极其精美华丽。由于好雕词炼句,喜用古事,所以他的诗语言艰涩,内容隐晦。其成就在谢之下。传有《颜光禄集》。
阮步兵,即阮籍,他曾经做过步兵校尉,所以世称阮步兵。这首诗选自颜延之的《五君咏》。《五君咏》共五首,分咏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和向秀五人。《阮步兵》是第一首。这首诗主要是赞扬阮籍,说他的隐居醉酒、作诗、长啸以及越礼的行为,都包涵着对当时政治的清醒认识和不满。诗人通过对阮籍的怀念表达了自己不得意的情怀。
〔颜延之〕嵇中散
中散不偶世,本自餐霞人。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注】:
嵇中散,即嵇康。他曾经做过中散大夫,所以世称嵇中散。这首诗是《五君咏》的第二首。通过赞扬嵇康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来表达自己虽受打击却不肯屈服的态度。
〔颜延之〕向常侍
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
交吕既鸿轩,攀嵇亦凤举。流连河里游,恻怆山阳赋。
〔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注】:
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世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东晋大士族宰相谢玄之孙。谢玄死后,谢灵运只有十八岁就袭爵康乐公,因称谢康乐。四二○年宋高祖刘裕代晋后,谢灵运降公爵为侯,先后出任永嘉太守及临川内史等职。他"自谓才能宜参权要",但却不被重用,所以对刘宋王朝心怀不满。谢灵运为人奢豪放纵,一向寄情山水,不恤政事,游娱宴集,夜以继日。元嘉十年因谋反获罪被*。谢灵运是晋、宋之际的著名山水诗人。他善于用富艳精工的语言记叙游赏经历、描绘自然景物,多有形象鲜明、意境优美的佳句。可是从全篇来看,往往是在结尾时落入玄言佛理的旧套,情调消极颓废,缺乏社会内容。而且语言有时过于雕琢,所以往往比较晦涩。但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开始从题材上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对南朝和唐代诗歌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品有《谢康乐集》(明焦竑本)。黄节的《谢康乐诗注》就是根据焦竑本中的诗歌部分编注的。
方山,山形方如印,所以又名天印山,在江苏省江宁县东五十里,是晋宋时南京一带长江的重要津渡之一。谢灵运在永初三年(422年)七月,离开建业赴永嘉太守任。他的邻里们相送到方山,诗人写了这首诗留别。诗中表现了成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朋友的劝勉,并流露了对于自己政治处境的不满。诗人通过对衰林、秋月的描写衬托离情别绪的浓重,情与景结合得较紧密、自然。临行时解缆而不发,结尾处对朋友的叮嘱,都写得感情诚挚真切,不象其他诗那么多玄言味道和雕琢痕迹。
〔谢灵运〕七里濑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注】:
七里濑,又称七里滩,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上。这附近是东汉严光隐居垂钓的地方。严光,字子陵,是东汉光武帝早年的同学。光武即位后,严光改姓埋名隐居不仕。
永初三年(422年)七月,谢灵运出为永嘉太守。在从都城建康去永嘉上任的途中,他经过自己的庄园始宁墅(今浙江省上虞县),又游历了富春渚和七里濑等处。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的开头写秋晨游眺之所见,面对着流逝的江水、陡峭的山崖,诗人充满了羁旅之思。接着又通过对隐居垂钓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之后的愤懑情绪。
〔谢灵运〕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祈祈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注】:
池上楼,在永嘉郡(今浙江省温州市)。谢灵运,是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的七、八月份到第二年(文帝景平元年)的七、八月份在永嘉任太守的。这首诗应是写在423年的初春。
《登池上楼》是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临眺时的所见所感。前部分抒发官场失意的牢*,中间描绘登楼远望所见到的景物,最后表达了怀人思归的情绪。诗中成功地描写了初春时节池水、远山和春草、鸣禽的变化,使人感到生意盎然。但从全诗的思想情调来看却有些低沉。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注】:
谢灵运这首诗也是写在永嘉太守任上。江中孤屿,是永嘉江(瓯江)中的孤屿山,在温州南四十里。诗人在去江北游览的行程中,罚邰希葜了风景优美的孤屿山。孤屿山处在江流中间,没有人罚邰希葜和欣赏,那里面的神仙事迹也不为人所知。诗人由此而联想到只有远离朝市,才可以养生尽年。
诗的大部分是记叙游览的历程和孤屿山的风光,"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句,写那白云丽日、澄江蓝天互相辉映的景色,很鲜明生动。最后虽流露一些远处海隅的牢*,但以慕神仙、求长生而又落入了陈套。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注】:
石壁精舍是作者的庄园始宁县(今浙江省上虞县)始宁墅附近的佛寺。湖,指巫湖。
景平元年(423年)秋,诗人辞去永嘉太守的官职,回到始宁墅,过着"岩栖"的生活。石壁精舍是他经常去游玩的地方。他居住在南山,石壁精舍在北山,往返都要经过中间的巫湖。这首诗,就是写诗人从石壁精舍返回住所的经历和感受。从出谷时所见的山水清晖,写到入舟时见到的云霞、菱荷和蒲稗,又写到登岸后趋南径、偃东扉,始终紧扣住一个"还"字,写得井然有序。最后四句虽然仍是表达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但却能把抒情和议论比较自然地结合起来,并不象其他诗结尾那样生硬、累赘。
〔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注】:
斤竹涧,在谢灵运的庄园始宁墅附近。这首诗主要记叙清晨出游时越岭。邰希莳行的经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路所见到的山上和水边的自然景物。并通过对高人隐士的仰慕,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排遣忧闷的愿望。
〔谢灵运〕夜宿石门诗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唏发。
【注】:
这首诗又名《石门岩上宿》。石门,即石门山,在今浙江省嵊县,诗人在这里筑有石门别墅。这首诗主要是通过山中的生活和奇特的景物,来表达自己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诗的中间部分描写山中秋夜的景物,全是通过所听到的声音来写,比较生动、别致。
〔谢灵运〕东阳溪中赠答(二首)
其一
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索足;
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
其二
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索舸;
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注】:
东阳溪,即东阳江,流经浙江省金华县,又名婺港,亦称双溪。这是谢灵运学习民歌而写成的。诗共二首,一唱一和。第一首是男子所唱,表示对濯足姑娘的爱慕。第二首是女子的回答,她表示对使船男子的爱悦:只要对方感情忠贞,就可以和他相爱不渝。两首都是借用明月作比,感情坦率健康,语言质朴。邰希蔺畅,很象南朝乐府。它一反大谢诗那种富艳精工的风格,可见谢灵运也是很重视向乐府民歌学习的。
〔鲍照〕代东门行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断肠。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坐,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注】:
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出身贫寒。因向宋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而受到赏识,被任为国侍郎。文帝时,迁中书舍人。临海王子项镇荆州,鲍照又任前军参军,所以世称鲍参军。后临海王谋反,鲍照死于乱军之中。他生活在南北中国分裂,门阀士族当权时代,一生关心国家命运,对刘宋王朝的政治深为不满。但由于"家世贫贱"而在宦途上饱受压抑。
鲍照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思想内容较丰富,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有些诗直接反映了人民在战乱和徭役压迫下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要求保卫国家的热烈愿望,和对士族门阀的揭露和愤怒抗议。但也有的作品流露了乐天安命、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和感伤情绪。鲍照的七言诗和杂言乐府继承了汉魏乐府的传统又有所发展,具有感情慷慨奔放,词采新奇丰盛,音节激昂顿挫的特点。尤其是他的七言诗,对于当时诗体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南齐书·文学传论》说他"发言惊挺,操调险危",这种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对于唐代诗人产生过重要影响。今传《鲍参军集》十卷。诗集注本有黄节《鲍参军诗注》较完善。
这也是一首拟古乐府之作。诗人久倦客游,现在又要远行,所以写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离别的情怀。诗的前半部分写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后半部分写分手后凄苦景况。诗中善用比喻,以伤禽畏弦声比倦客怕离别,以食梅、衣葛比离别后的辛酸与凄凉,都比较自然、贴切。写行人去而复还,写丝竹不能解忧,长歌反而增恨,具体而细腻地刻划了离别前后的思想感情。
〔鲍照〕代放歌行
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
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
素带曳长飚,华缨结远埃。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
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
一言分圭爵,片善辞草莱。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
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
【注】:
这首诗,是拟古乐府《相和歌·放歌行》的。代,就是拟,摹仿的意思。
诗中的"旷士",是诗人自喻,"小人"是指那些争名夺利的达官贵人。诗赞扬了旷士的疏放不仕,而揭露了小人的奔竞驰逐,爱憎感情,非常鲜明。晋宋以来,是官僚贵族和皇室争夺政权十分剧烈的时期,在这种剧烈斗争中,文人往往成为牺牲品,这就是作者"临路独迟回"的原因,也是作者所以赞扬这种狂放行为的历史背景。
〔鲍照〕代东武吟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始随张校尉,召募到河源。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
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
昔如鞲上鹰,今似槛中猿。徒结千载恨,空负百年怨。
弃席思君幄,疲马恋君轩。愿垂晋主惠,不愧田子魂。
【注】:
这也是一篇拟乐府。《东武吟》属古乐府"楚调曲"。东武,是泰山下的小山名,在今山东省泰安县。
整首诗都是假托一个汉代有军功的人的口吻,叙述自己一生奋战的经历,和老年被弃回家的不平,并表达了他对君主的眷恋,希望君主赐恩,不弃置有功之人。宋文帝在位期间,讨伐北魏曾多次失败,对其将领檀道济等也有牵制和排挤的做法,所以这首诗可能是为讽谅当时的君主而作。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写法,对于杜甫《出塞》诗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注】:
《出自蓟北门行》,属汉乐府《杂曲歌辞》。蓟(jì音继),古燕国都城,即今代北京。《代出自蓟北门行》这一篇拟乐府,是写北方发生边警后,朝廷派出军队去抵御敌人的进军过程,反映了战士们行军的艰苦,表现了一种为保卫国家不惜献出生命的爱国精神。诗的格调雄浑悲壮。写寒风严霜中行军,写沙砾飘扬、马毛卷缩,都很形象生动。了勇敢战斗壮烈牺牲的将士,后来就称为国牺牲的英雄为国荡。
〔鲍照〕拟行路难
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葡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其二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绮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蕴芳藿。
春燕差迟风散梅,开帏对影弄禽爵。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其三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其四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能几时,安能叠燮垂羽翼。
弃檄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其六
秋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园。
荆棘郁蹲蹲。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
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
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其七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阳春夭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
西家思妇见悲惋,零泪沾衣抚心叹。
初我送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
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
人生不得长称意,惆怅徙倚至夜半。
【注】:
《行路难》,属乐府《杂曲歌辞》,本是汉代旧曲,晋人袁山松曾改其音调,制成新词。现在汉和晋的歌辞都不传。据郭茂倩引《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拟行路难》是鲍照根据乐府古题创作的。诗共十八首(或作十九首),并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作品。主要内容是表达对封建门阀统治的愤慨不平,和离别相思、宦途失意的感情。
其一,这首诗主要是感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想要排除一切忧愁,及时行乐,思想比较消极。诗人通过赠送可以解忧的美酒、雕琴来劝人解忧,通篇不说自己,实际上是在借劝慰别人的话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词藻丰富华丽,音韵优美和谐,艺术上很有特色。
其二,这是《拟行路难》原诗的第三首。诗的内容,据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说:"诗中所咏的女子似是小家碧玉,嫁在富贵人家,但不忘旧日的情人。‘云间’、‘野中’和‘别鹤’、‘双凫’的比较,就是今和昔的比较。《古诗·西北有高楼》所写楼上弦歌女子,有人猜测就是梁冀西第中的婢妾,这诗椒阁上的金兰,大约也是同样遭遇的人。《宋书》说南郡王义宣后房千余,和汉时梁冀正不相上下。当时被豪贵之家当笼鸟养着的女子正不知有多少。这诗如非别有寄托,很可能就是为这类的女子诉苦"。这首诗,用住处、衣著的华丽和自然景物的优美,反衬女子内心的痛苦、遭遇的不幸。最后以双凫、别鹤为喻,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爱情生活的向往。
其三,这首诗是原诗的第四首。诗人以往平地上倒水,水向不同方向流散,来比喻人生贵贱穷达不齐。诗中充满了一种不敢申诉的内心痛苦,欲以"人生有命,富贵在天"的道理自宽,又以饮酒高歌自遣,但却都不能排除自己的愁苦。诗的具体所指不清楚,余冠英说:"从‘吞声’‘踯躅’‘不敢’见出所忧不是细微的事"。
其四,这首诗是《拟行路难》的第六首。主要是抒发诗人在门阀制度的压抑下,有志不能遂的愤慨,突出地表现了诗人耿直倔强性格。在艺术上淋漓豪迈,正象刘熙载所说的,是"慷慨任气,磊落使才"(《艺概》)之作。而"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的描写,则自然朴素,富有生活气息。
〔鲍照〕赠傅都曹别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注】:
这是一首赠别诗。都曹,是都官尚书所领的曹官。傅都曹的名字和事迹不详。闻人谈《古诗选笺》说是傅亮。按:傅亮,字季友,官至散骑侍郎,不曾为都曹。且亮卒于元嘉三年,时作者才十三、四岁,不应作此诗。
这首诗通篇以鸿雁为喻,主要表达对朋友的留恋与怀念之情。前四句追述以前的相遇和友好情谊;中四句叙述当前的分手和惜别之情;后四句预想离别后自己的孤单寂寞。层次非常齐整、清楚。
〔鲍照〕发后渚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萧条背乡心,凄怆清渚发。凉埃晦平皋,飞潮隐修樾。
孤光独徘徊,空烟视升灭。途随前峰远,意逐后云结。
华志分驰年,韶颜惨惊节。推琴三起叹,声为君断绝。
【注】:
这首诗是写在秋末冬初离家从军远行,自后渚出发后的情况。后渚,在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城外江上。诗人通过对于一路所见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留恋家乡和倦于行役的心情。诗中那种荒寒的自然景物和人的愁惨情绪结合得极其自然。
〔鲍照〕咏史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注】:
这首诗名为咏史,实际上是反映现实。它写都市中聚满了靠明经而出仕、怀巨金而来游的仕子游客,揭露了他们的矜财逐利、奢靡豪华,又赞扬了安贫乐道的严君平,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于达官贵人的憎恶和自己高洁耿介的性格。诗的前面,极力铺叙渲染京城的豪侈,只有最后二句才写到君平的寂寞,使两种处境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首诗上承左思,下启陈子昂、李白,在文学史上很值得重视。
〔鲍照〕拟古(选四首)
其一
十五讽诗书,篇翰靡不通。弱冠参多士,飞步游秦宫。
侧睹君子论,预见古人风。两说穷舌端,五车摧笔锋。
羞当白壁贶,耻受聊城功。晚节从世务,乘障远和戎。
解佩袭犀渠,卷帙奉卢弓。始愿力不及,安知今所终!
其二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
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
石梁有余劲,惊雀无全目。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
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其三
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
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田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
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
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
其四
凿井北陵隈,百丈不及泉。生事本澜漫,何用独精坚。
幼壮重寸阴,衰暮反轻年。放驾息朝歌,提爵止中山。
日夕登城隅,周回视洛川。街衢积冻草,城郭宿寒烟。
繁华悉何在,宫阙久崩填。空谤齐景非,徒称夷叔贤。
【注】:
摹拟古人的作品叫拟古。鲍照的《拟古》诗共八首。
这里的其一,选的是原诗第二首。这首诗主要是仿效阮籍的《咏怀》("昔时十四五")和左思的《咏史》("弱冠弄柔翰")。诗的中心思想是叙述个人的志愿和夙愿不遂的慨叹。前半部写自己的才能和理想:少年时熟读诗、书,能写文章,结识显贵,漫游京城。不但看过很多名人论著,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且还善于论辩,知识渊博。他希望建功立业,然后象庄子、鲁仲连那样不受财货、官爵。后半部写到了晚年不得已而弃文从武,感伤自己早年志愿的不得实现,又忧虑今后的命运。看来诗人是对当时重武轻文的风气有所批判,流露了一种对个人遭
遇不满的情绪。
其二,本篇是《拟古》原诗的第三首。在内容上受曹植《白马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幽并少年驰骋捷疾、技艺精妙的描写,及对其爱国精神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希望为国立功的政治理想。诗中善用典故,如"石梁""惊雀"二句,利用古人古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射者膂力之大和技术之精。陈祚明说:"如此使事,是以我运古者"(《采菽堂古诗选》),正是肯定了诗人能用典故为自己的抒情达意服务。
其三,这是《拟古》诗的第六首。这首诗主要写自己贫困辛劳的生活和壮志不酬的感慨。由于诗人出身低微,早年也有过"垦畛剿芿,牧鸡圈豕,以给征赋"(《侍郎报满辞閤疏》)的经历,所以能通过亲身的感受,在诗中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这是诗人有意摹仿汉魏古诗之作,所以诗风比较古朴。
其四,这一首描述暮年散淡,游冶于山川的感受,后面是对世事沧桑的凄凉作了一番感叹。
〔鲍照〕学刘公干体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谢庄〕怀园引
鸿飞从万里,飞飞河岱起。
辛勤越霜雾,联翩溯江汜。
去旧国,违旧乡,旧山旧海悠且长。
回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
登楚都,入楚关,楚地萧瑟楚山寒。
岁去冰未已,春来雁不还。
风肃幌兮露濡庭,汉水初绿柳叶青。
朱光蔼蔼云英英,离禽喈喈又晨鸣。
菊有秀兮松有蕤,忧来年去容发衰。
流阴逝景不可追,临堂危坐怅欲悲。
轩鸟池鹤恋阶墀,岂忘河渚捐江湄。
试托意兮向芳荪,心绵绵兮属荒樊。
想绿苹兮既冒沼,念幽兰兮已盈园。
夭桃晨暮发,春莺旦夕喧。
青苔芜石路,宿草尘蓬门。
邅吾游夫鄢郢,路修远以萦纡。
羌故园之在目,江与汉之不可逾。
目还流而附音,候归烟而托书。
还流兮潺湲,归烟容裔去不旋。
念卫风于河广,怀邶诗于毖泉。
汉女悲而歌飞鹄,楚客伤而奏南弦。
或巢阳而望越,亦依阴而慕燕。
咏零雨而卒岁,吟秋风以永年。
【注】
邅吾游夫鄢郢:邅(zhān),转也,逐也。《屈原·离*》邅吾道夫昆仑。《注》邅,转也。楚人名转曰邅。
〔陆凯〕赠范晔诗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注】:
陆凯(生卒年不详),字智君,代(今河北蔚县东)人。曾任正平太守,在郡七年,有良吏之称。据《荆州记》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兼赠诗"。唐汝谔《古诗解》认为"晔为江南人,陆凯代北人,当是范寄陆耳"。
这一首小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写得极清新、自然,在当时颜、谢的"繁密"、"华艳"诗风笼罩下,它显得颇为突出。
〔佚名〕读曲歌
其一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
谁能空相忆,独眠度三阳。
其二
折杨柳。百鸟啼园林,道欢不离口。
其三
逋发不可料,憔悴为谁睹。
欲知相忆时,但看裙带缓几许。
其四
奈何许!石阙生口中,衔碑不得语。
其五
思欢不得来,抱被空中语。
月没星不亮,持底明侬绪。
其六
打*长鸣鸡,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其七
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
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
其八
一夕就郎宿,通夜语不息。
黄檗万里路,道苦真无极。
其九
登店卖三葛,郎来买丈余。
合匹与郎去,谁解断粗疏。
【注】:
《读曲歌》,属于《吴声歌曲》,《乐府诗集》共收八十九首,并引《古今乐录》说:"《读曲歌》者,元嘉十七年(440年)袁后崩,百官不敢作声歌,或因酒宴止窃声读曲细吟而已,以此为名"。说明《读曲歌》流行于宋元嘉年间。读曲,低声吟唱。《读曲歌》都是写恋爱相思的情歌,内容比较单调。句子有长有短,但以五言四句为多。这里选的几首构思巧妙、新颖,活泼有趣。
〔佚名〕采桑度(选三首)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
女儿采春桑,歌吹当初曲。
其二
采桑盛阳月,绿叶何翩翩!
攀条上树表,牵坏紫罗裙。
其三
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
【注】:
《采桑度》又作《采桑》,属于"西曲歌"。按曲行歌叫度。这是产生在梁以前的一组舞曲歌词。诗共七首,这里选了三首。第一、二首是写阳春三月,桑叶繁茂,采桑女儿攀枝上树的劳动情况。第三首表现采桑女儿要自己养蚕来制做罗绣襦。诗歌格调比较明朗健康。
〔佚名〕莫愁乐
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
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
【注】:
《莫愁乐》是舞曲,属于"西曲歌"。据《唐书·乐志》说:石城有个善歌谣的女子名叫莫愁。《莫愁乐》共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佚名〕作蚕丝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注】:
《作蚕丝》这首民歌收在《西曲歌》中,《乐府诗集》所引《古今乐录》说:《作蚕丝》是倚歌。倚歌无舞,是一种在乐器伴奏方面"悉用铃鼓,无弦有吹"的歌曲。该诗共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全诗以春蚕为喻,表明自己不惜为爱情舍弃性命。
〔佚名〕长干曲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
妄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注】:
《长干曲》属于"杂曲歌辞",只有五言四句一甘。长干,是古代金陵(今南京市)的里巷名。从诗中所涉及地点看,《长干曲》应是江都附近长江上的渔家歌曲。其所反映的生活具有鲜明的水乡特点,而且感情豪迈泼辣,语言生动,音节谐美,是南朝民歌中很出色的一篇作品。
〔佚名〕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头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
《乐府诗集》把《西洲曲》归在"杂曲歌辞"中,题作"古辞"。关于这首诗的时代和作者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从其格调及词句的工巧来看,它应是经过文人加工修润的南朝后期的民歌。
根据温庭筠写的《西洲曲》中"西洲风色好,遥见武昌楼"的句子推测,西洲应在武昌附近,可能是武昌市西南方长江中的鹦鹉洲。《西洲曲》是一首情歌。由于它"声情摇曳而纤回"(《古诗归》),有些诗句不很联贯,意思不够明显,所以对其内容历来都有不同的解释。大致来说,这是一首作者的侧面描绘与人物的自我抒情相互结合的情歌。它表现一个居住在西洲附近的女子当爱人到江北去后,她思念和等待爱人回来的思想感情。作者很善于紧扣住节候和客观景物的变化来刻画女子细腻、缠绵的情感。诗中多用"接字"和"钩句",以加强诗歌语言的音乐节奏感。这种婉约。邰希莞致的风格正体现了南朝民歌的特色,说明它可能是《吴歌》、《西曲》最成熟阶段的作品。
〔佚名〕石城乐
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
风吹黄檗藩,恶闻苦篱声。
〔佚名〕西乌夜飞
其一
日从东方出,团团鸡子黄。
夫归恩情重,怜欢故在旁。
其二
阳春二三月,诸花尽芳盛。
持底唤欢来,花笑莺歌咏。
〔吴迈远〕长相思
晨有行路客,依依造门端。人马风尘色,知从河塞还。
时我有同栖,结宦游邯郸。将不异客子,分饥复共寒。
烦君尺帛书,寸心从此殚。遣妾长憔悴,岂复歌笑颜。
檐隐千霜树,庭枯十载兰。经春不举袖,秋落宁复看。
一见愿道意,君门已九关。虞卿弃相印,担簦为同欢。
闺阴欲早霜,何事空盘桓。
〔吴迈远〕长别离
生离不可闻,况复长相思。如何与君别,当我盛年时。
蕙华每摇荡,妾心长自持。荣乏草木欢,悴极霜露悲。
富贵貌难变,贫贱颜易衰。持此断君肠,君亦且自疑。
淮阴有逸将,折羽谢翻飞。楚有扛鼎士,出门不得归。
正为隆准公,仗剑入紫微。君才定何如,白日下争晖。
〔鲍令晖〕古意赠今人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余心不变。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注】: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附近)人。是南朝的世家豪门子弟。年少时就有文名,早年曾做过南齐豫章王的参军、随王的功曹、文学等职。后来曾掌管中书。诏诰,又曾出任宣城太守,所以又称他"谢宣城"。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因为他不肯依附萧遥光而被陷害,卒年三十六。
谢朓和沈约同时,诗也齐名。号称"永明体"。梁简文帝曾称赞他们两人的诗为"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见《梁书·庾肩吾传》)从谢朓现存作品看,他的五言诗确实有新的特色,即:寄情山水,不杂玄言。虽然曾受谢灵运的影响,但内容的深刻和文采的清丽都超过谢灵运。严羽《沧浪诗话》说:"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这话说得不错。今天看来,他的诗对唐代诗人是有较大影响的。谢眺的赋也写得清丽,对后代也有影响。有《谢宣城集》。
〔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注】:
这首诗是作者自荆州随王府被召回建业的路上写的。谢眺当时任随王府的文学。随王肖子隆爱好辞赋,谢朓很受他赏识。但由于长史王秀之向齐武帝进了谗言,谢跳便被召还都,因此谢朓心情很不愉快。虽还京邑,他却不忘西府,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西府的同僚,表示留恋不舍的情意。其中"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几句,抒发了对王秀之一流的愤慨情绪。"暂使下都":大概是指短期奉命做荆州随王府的文学。"下都"是指荆州,荆州是藩国的都城,所以称"下都"。新林:在今南京市西南。
〔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注】:
这是一首旅途抒怀的诗。可能是作者出任宣城太守时在路上所作。诗中表达了自己倦于行旅的感情,同时也表示愿意远离嚣尘的都城去过隐居生活。最后流露出远害避祸的思想。宣城郡:在今安徽省宣城县。板桥:即板桥浦,在今南京市西南。《文选》李善注引《水经注》:"江水经三山,又湘浦(一作幽浦)出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日板桥浦,江又北经新林浦"。
〔谢朓〕落日怅望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谢朓〕游东田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注】: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写他平日生活很不愉快,便和友人携手出游。看到水中的鱼戏荷动、林间的鸟散花落,很有兴致,心中苦闷也就得到了暂时的排遣。东田:《文选》李善注说:"朓有庄在钟山,东游还作"。这首诗就是他去别墅游览回来之后作的。东田在钟山下面。
〔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云
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
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方藉,茂陵将见求。
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注】:
这是一首送别诗。范云当时去做零陵郡的内史,可能是被贬出去的,所以作者在这诗中写出两人临别之际无限忧愁。本来范云希望能够受到国家的重用,谢朓自己也希望能够施展才能,但范云因谪而远去零陵,自己也因病而呆在家里,两人心事都不能实现,因此,江上送别,十分调怅。新亭:在今南京市南。零陵郡治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北。
〔谢朓〕同王主簿《有所思》
佳期期未归,望望下鸣机。
徘徊东陌上,月出行人稀。
【注】:
这是写一个妇女怀念行人的诗。写她走下织机,徘徊于东陌之上,直到月亮出来,天已很晚的时候,还在盼望行人回来。通过这样的行动,表达了她那急切期待的心情。同:这里是"和"的意思。王主簿:王融。
〔谢朓〕直中书省
紫殿肃阴阴,彤庭赫弘敞。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
玲珑结绮钱,深沉映朱网。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
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信美非吾室,中园思偃仰。
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
【注】:
这首诗是作者在中书省中值班的时候有所感触而作。诗中抒发了自己虽然官居台省之职,却向往山泉游赏的生活。这表明他对于官场生活是不满意的。象这样的诗在谢朓的咏怀诗中比较典型,也可以说是他的诗歌的一个基本情调。直:同"值",就是值班。中书省:官署名,魏晋始设,是帝王发布政令的行政机构。《文选》李善注说这首诗作于谢朓任中书郎的时候。
〔谢朓〕观朝雨
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
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
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
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方同战胜者,去翦北山莱。
【注】:
这是一首借观雨而抒写怀抱的诗。由于平明飞雨,重门不开,暂时避开人世的烦扰,得到怀古的悠闲。一面做官,一面又想隐遁,心情是矛盾的,好象是徘徊在歧路上,情绪不定。但最后还是隐居的思想战胜了出仕的念头,下了退隐的决心。
〔谢朓〕同谢咨议铜雀台诗
穗帷飘井斡,樽酒若平生。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
芳襟染泪迹,婵媛空复情。玉座犹寂寞,况乃妾身轻。
【注】:
这是一首应和(同)谢咨议凭吊魏武帝曹操的诗。曹操临死时,在他的《遗令》中曾经嘱咐诸子将自己的遗体葬在邺的西岗,并令妾伎们住在铜雀台上,早晚供食,每月初一和十五还要在他的灵帐前面奏乐唱歌,并且让她们登台向西瞻望他的西陵墓田。作者认为这一切安排都是无益的,人死已久,墓地的树木都长得很茂盛了,供奉祭祀还有什么用处呢?作者对曹操的眷眷于身后之事有所批评,对他身后的寂寞也有所同情。谢咨议,名璟;咨议,官名。铜雀台:建安十五年曹操所建,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的西北隅。
〔谢朓〕玉阶怨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
玉阶怨:乐府曲调名,属《相和歌·楚调曲》。这是一首用乐府旧题写的宫怨诗,代宫女诉说长年不得见君王的怨情。
〔谢朓〕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注】:
这首诗是写一个女子在春光明媚的季节思念离乡远行的男人,希望他早日回来,但实际上不可能回来。诗中"君归芳已歇"一语,充分流露了"美人迟暮"的感情。
〔孔稚圭〕游太平山
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缺。
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
〔萧衍〕河中之水向东流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萧衍〕东飞伯劳歌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南窗北牖挂明光,罗帷绮箔脂粉香。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三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
〔沈约〕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同好
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
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鳞。沧浪有时浊,清济涸无津。
岂若乘斯去,俯映石磷磷。纷吾隔嚣滓,宁假濯衣巾。
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省武康县)人。祖父沈林子在宋为征虏将军。父亲沈璞为淮南太守,元嘉末被诛。沈约年幼孤贫,好学习,博览群书。历仕宋、齐、梁三朝,官至尚书令,封建吕侯。沈约与谢朓、王融同时,是当时文坛上的主要人物。他和谢朓等人开创了"永明体"的新体诗歌,比较讲求声韵格律。他还提出"四声八病"之说,这对于后来格律诗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也影响了诗歌的形式主义的倾向。他曾著有《四声谱》,今已不存。现存的著作有《宋书》和辑本《沈隐侯集》。
〔沈约〕休沐寄怀
虽云万重岭,所玩终一丘。阶墀幸自足,安事远遨游。
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园禽与时变,兰根应节抽。
凭轩搴木末,垂堂对水周。紫箨开绿筱,白鸟映青畴。
艾叶弥南浦,荷花绕北楼。送日隐层阁,引月入轻帱。
爨熟寒蔬翦,宾来春蚁浮。来往既云勌,光景为谁留。
〔沈约〕别范安成
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
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注】:
这是一首写朋友离别的诗。诗中着重表达的是老年朋友的离情别意。范安成:即范岫,字茂宾,仕齐为安成内史。他和沈约都因为有文才而被齐文惠太子引用。
〔沈约〕伤谢朓
吏部佳才杰,文峰振奇响。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
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尺壁尔何冤,一旦同丘壤。
【注】:
这是哀伤谢朓含冤而死的悼亡诗。诗中对谢朓的文才、人品都有很高的评价,是一篇有感情、有义愤、有见解的作品。
〔沈约〕石塘濑听猿
噭噭夜猿鸣,溶溶晨雾合。
不知声远近,惟见山重沓。
既欢东岭唱,复伫西岩答。
【注】:
这是一首写景状物诗。写夜里在野外听猿鸣,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山重雾绕,东唱西答,极有深趣。
〔江淹〕望荆山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
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
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注】:
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年少孤贫,曾仰慕司马相如和梁鸿的为人,不搞章句之学而喜好文章。历仕宋齐梁三朝,做过镇军参军、郡丞、光禄大夫等官职,封醴陵侯。江淹早有文名,但到晚年才思减退,时人谓之"才尽"。江淹诗赋都有较高的成就。前人说他的诗"善于摹拟",从他现在所存的诗歌来看,也很善于抒情。有《江醴陵集》。
〔沈约〕古意报袁功曹
从军出陇北,长望阴山云。泾渭各异流,恩情于此分。
故人赠宝剑,镂以瑶华文。一言凤独立,再说鸾无群。
何得晨风起,悠哉凌翠氛。黄鹄去千里,垂涕为报君。
〔沈约〕游黄檗山
长望竟何极,闽云连越边。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金峰各亏日,铜石共临天。阳岫照鸾采,阴溪喷龙泉。
残杌千代木,崷崪万古烟。禽鸣丹壁上,猿啸青崖间。
秦皇慕隐沦,汉武愿长年。皆负雄豪威,弃剑为名山。
况我葵藿志,松术横眼前。所若同远好,临风载悠然。
【注】
崷崪qiúzú:高峻的样子,如:"岩峻崷崪,金石峥嵘"。
〔沈约〕古离别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沈约〕刘太尉琨伤乱
皇晋遘阳九,天下横氛雾。秦赵值薄蚀,幽并逢虎据。
伊余荷宠灵,感激徇驰骛。虽无六奇术,冀与张韩遇。
宁戚叩角歌,桓公遭乃举。荀息冒险难,实以忠贞故。
空令日月逝,愧无古人度。饮马出城濠,北望沙漠路。
千里何萧条,白日隐寒树。投袂既愤懑,抚枕怀百虑。
功名惜未立,玄发已改素。时哉苟有会,治乱惟冥数。
〔沈约〕效古
其一
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
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
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其二
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
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江淹〕效古
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庚庚曙风急,团团明月阴。
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
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注】:
江淹的《效古》诗共十五首,这是其一。据《梁书》本传说,江淹曾随宋建平王镇守荆州,景素阴谋造反,江淹劝谏不听,于是作《效古》诗以讽。由此可见这诗虽命名《效古》,其实是讽今。
〔范云〕赠张徐州谡
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
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轩盖照墟落,传瑞生光辉。
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
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
怀情徒草草,泪下空霏霏。寄书云间雁,为我西北飞。
【注】:
范云(451—503),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北)人,初仕齐,为竟陵王府主簿,又历任零陵郡、始兴郡内史。仕梁,为黄门郎,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他善于写山水,诗风宛转流利。
〔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注】:
这是作者赴零陵内史任,途中宿于新亭所作,全篇写景,篇末微有倦于游宦的心情。
〔范云〕别诗
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柳恽〕江南曲
汀洲采白苹,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注】:
柳恽,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西解县西北)人,梁天监中为吴兴太守。
〔吴均〕行路难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工见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
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未央采女弃鸣篪,争先拂拭生光仪。
茱萸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年犹未知。
【注】:
吴均(469—519),字叔庠,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西北)人。史书上说他出身寒贱,好学,为文有俊才。沈约很称赞他的诗文。梁武帝天监初年,柳恽为吴兴守,召他作主簿。后官至奉朝请。曾打算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后来因为私撰《齐春秋》而被免职。晚年又奉诏撰通史,未成而卒。吴均的诗文很有特点,当时被认为"清拔有古气",时人多效法他,谓之"吴均体"。现存诗歌多是乐府、赠答、咏物之作。有辑本《吴朝请集》。
〔吴均〕答柳恽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注】:
这是一首朋友离合之际赠答诗。可能是柳恽离职时,吴均送行所作。柳悖邰希萑有赠诗,吴均以诗作答。赠答诗有数首,这是其中之一。诗中描述离别之后,山川阻隔,风露凄凉,信笔写来,确有苍然"古气"。柳恽,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西解县西北)人,梁天监中为吴兴太守,这时吴均曾应邀而往,但不很得意,曾经一度离开。过了一些时候,他又重返吴兴,面柳恽待他如故。
〔吴均〕赠杜容成
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
问我来何迟,山川几纡直。答言海路长,风驶飞无力。
昔别缝罗衣,春风初入帏。今来夏欲晚,桑扈薄树飞。
〔吴均〕酬别江主簿屯骑
有客告将离,赠言重兰蕙。泛舟当泛济,结交当结桂。
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毛公与朱亥,俱在信陵门。
赵瑟凤凰柱,吴醥金罍樽。我有北山志,留连为报恩。
夫君皆逸翮,抟景复凌骞。白云间海树,秋日暗平原。
寒虫鸣趯趯,落叶飞翻翻。何用赠分手,自有北堂萱。
【注】
醥piǎo:清酒。《集韻》酒淸謂之醥。如"醁醅寒且醥"。
〔吴均〕主人池前鹤
本自乘轩者,为君阶下禽。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
稻粱惠既重,华池遇亦深。怀恩未忍去,非无江海心。
【注】: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诗中通过对乘轩之鹤的遭遇的描述,说明自己虽然受到柳恽的优待,却仍是屈才小用。因此,有离去之志,又有不忍之心。这是吴均的言志诗的一个基本情调。主人:指柳恽。池前鹤:吴均自指。
〔吴均〕赠王桂阳
有客告将离,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注】:
这是一首赠给别人以表明自己的志向的诗。诗中以松自比,说明自己地位虽低,但志气很高;虽被摧残,但不甘埋没;一朝得志高升,还要做一番事业。王桂阳:可能即桂阳郡太守王嵘。
〔吴均〕赠周散骑兴嗣
子云好饮酒,家在成都县。制赋已百篇,弹琴复千转。
敬通不富豪,相如本贫贱。共作失职人,包山一相见。
〔吴均〕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
本篇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何逊〕酬范记室云
林密户稍阴,草滋阶欲暗。风光蕊上轻,日色花中乱。
相思不独欢,伫立空为叹。清谈莫共理,繁文徒可玩。
高唱子自轻,继音予可惮。
【注】:
何逊(?—518),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郯城县西)人。史称八岁就能赋诗,二十岁举秀才。范云见到他的对策后,大加赏识,和他结为忘年之友。沈约也很欣赏他的诗,曾对他说:"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
何逊曾任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事等官职。梁天监年间,与吴均同受武帝信任,但后来又被疏远,不再任用。何逊的诗写得不多,梁元帝说:"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朓、何逊"。颜之推说:"何逊诗实为精巧,多形似之言"。就现存的何逊作品看来,他的诗工于写景抒情,又巧于对仗,音响也很美。有辑本《何记事集》。
〔何逊〕与苏九德别
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何况杳来期,各在天一面。
踟蹰暂举酒,倏忽不相见。春草似青袍,秋月如团扇。
三五出重云,当知我忆君。萋萋若被径,怀抱不相闻。
〔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何逊〕与胡兴安夜别
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路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注】: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寻常的聚散悲欢,极似唐人五律。胡兴安:不详。
〔何逊〕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何逊〕咏早梅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邓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注】: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称赞梅花开得最早,不怕霜雪,敢抗风寒。通过对梅花这种坚贞品质的歌颂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清高自负的思想。联系何逊的身世遭遇,诸如早露才华、受到时人称赞、得到皇帝信幸,但也比较早地被皇帝疏远等,可知这诗是有所寄托的。这诗又题"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何逊〕相送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庾肩吾〕乱后行经吴御亭
邮亭一回望,风尘千里昏。青袍异春草,白马即吴门。
獯戎鲠伊洛,杂种乱轘辕。辇道同关塞,王城似太原。
休明鼎尚重,秉礼国犹存。殷牖爻虽赜,尧城吏转尊。
泣血悲东走,横戈念北奔。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
人事今如此,天道共谁论。
〔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注】: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丹阳称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年少时好读书,钻研道术。年长后博览群书,传说他"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有多方面的才能,善琴棋,工草隶,好著述。齐高帝作相,曾引他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永明十年辞官,隐于句曲山,自号"华阳陶隐居"。梁武帝即位后,屡次聘请他,他不肯出山。但国家每有大事,总要去向他求教,时人称他"山中宰相"。死后谥为"贞白先生"。有辑本《陶隐居集》。
这是一首回答齐高帝萧道成的诏书的诗。作品通过回答天子的问题而表示自己的清高,说明自己所喜爱的东西与世俗不同。《南史》本传称弘景性爱山水,这首诗正表现了这样的性格。
〔王籍〕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注】:
王籍,字文海,生卒年不详,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北)人。史书上说他博览群书,有才气,曾经受到任昉和沈约的称赞。梁天监年间除安成王主簿,湘东王参军,还做过中散大夫。
这是一首山水诗,通过对于山川风景描绘,抒发了辞官归隐的情感。这首诗已经接近唐人的律体,命意措辞都对唐诗有明显的影响。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南若耶山下。
【注】
艅(yú)艎(huáng):吴王大舰名。后泛指大船、大型战舰。也作"余皇"。
〔朱超〕舟中望月
大江阔千里,孤舟无四邻。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入风先绕晕,排雾急移轮。若教长似扇,堪拂艳歌尘。
【注】:
朱超,生平不详。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诗人写自己在孤舟上面,只有原来在楼中所见的月亮相随,倍觉亲切。这里通过歌颂"故楼月",实际有怀念"故楼人"的意思。
〔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河津。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林寒正下叶,晚钓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注】:
阴铿,字子坚,武威姑减(今甘肃省武威县)人,生卒年代不详。在梁朝作过湘东王法曹参军,在陈朝作过始兴王中录事参军,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史书上说他博览史传,尤其擅长五言诗,与何逊并称。前人称他的诗善于"琢句抽思","穷态极妍",对唐代诗人如李白杜甫都有影响。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写送别没有赶上、独立江边的依恋之情。船声渐远,帆影渐淡,行人渐少,天色渐晚,写出了心情的无限调怅。刘光禄:不详。
〔阴铿〕渡青草湖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阴铿〕晚出新亭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
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注】: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中抒发了离愁,有慨于行踪不定,有倦归之意。沈德潜说:这首诗格调"俊逸"、"高亮",有唐人五律的气魄。
〔阴铿〕五洲夜发
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徐陵〕关山月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陈上祈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注】:
徐陵(507—582),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省郯城县)人。父徐摛在梁朝为晋安王咨议。晋安王立为太子后,以徐陵为东宫学士,后又迁为散骑侍郎。入陈,官至光录大夫,中书监,领太子詹事。当时有些军书。邰冢莜策,多出自徐陵之手。史称"一代文宗"。徐陵与其父徐摛,都是著名的宫体诗人。但自侯景乱后,他曾出使到各地,经历既多,诗的内容和风格有所变化,这时也写出了一些描写边塞风光的作品。有辑本《徐孝穆集》,又编有《玉台新咏》。
《关山月》是汉乐府曲调名,属《横吹曲》。这首诗是用汉代乐府古题吟咏汉代故事,从征夫的角度表达了征夫与思妇的思念之情。完全是一种模拟之作,内容没什么可取,但在改变宫体诗方面有些作用。
〔徐陵〕别毛永嘉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
【注】:
这是一首老年伤别诗。友情写得很深厚,身世写得很悲凉。毛永嘉:毛喜,曾为永嘉太守。
〔刘昶〕断句
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萧悫〕秋思
清波收潦日,华林鸣籁初。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赵带流黄裾。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
【注】:
萧悫,生卒年代不详,字仁祖,梁上黄侯萧晔之子。后入北齐,做过太子洗马,待诏文林馆。到了隋朝后身世就不能详知了。《颜氏家训·文章篇》曾提到他这首"秋诗",其他作品流传很少。
这是一首借写秋天的景物抒罚邰希萼思之情的诗。这首诗在当时曾流传一世,很受称赞。《北齐书·古道子传》称这诗为"秋夜赋诗",《颜氏家训》引为"秋诗"。
〔颜之推〕古意
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楚王赐颜色,出入章华里。
作赋凌屈原,读书夸左史。数从明月宴,或侍朝云祀。
登山摘紫芝,泛江采绿芷。歌舞未终曲,风尘暗天起。
吴师破九龙,秦兵割千里。狐兔穴宗庙,霜露沾朝市。
璧入邯郸宫,剑去襄城水。未获殉陵墓,独生良足耻。
悯悯思旧都,恻恻怀君子。白发窥明镜,忧伤没余齿。
〔王褒〕渡河北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注】:
王褒(513—576),字子渊,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人。梁元帝时官至吏部尚书、左仆射。西魏攻破江陵,梁元帝投降,王褒也降魏而到魏都长安,官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到了北周时期,王褒与庾信都曾受到重用,官至少司空,宜州刺史。王褒博涉史传,早有文名,在北朝与庾信齐名。现存作品主要是到北朝做官后的诗歌,多写羁旅之情、故国之思,和他在梁时的作品相比较,风格有所改变。有辑本《王司空集》。
〔庾信〕杨柳歌
河边杨柳百丈枝,别有长条踠地垂。河水冲激根株危,倏忽河中风浪吹。
可怜巢里凤凰儿,无故当年生别离。流槎一去上天池,织女支机当见随。
谁言从来荫数国,直用东南一小枝。昔日公子出南皮,何处相寻玄武陂。
骏马翩翩西北驰,左右弯弧仰月支。连钱障泥渡水骑,白玉手板落盘螭。
君言丈夫无意气,试问燕山那得碑。凤凰新管萧史吹,朱鸟春窗玉女窥。
衔云酒杯赤玛瑙,照日食螺紫琉璃。百年霜露奄离披,一旦功名不可为。
定是怀王作计误,无事翻复用张仪。不如饮酒高阳池,日暮归时倒接离。
武昌城下谁见移,官渡营前那可知。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欲与梅花留一曲,共将长笛管中吹。
【注】: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梁朝宫廷文人庾肩吾之子。史称庾信早年博览群书,十五岁即任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讲读";十九岁任梁简文帝萧纲的"东宫抄撰学士"。父子出入宫廷,深受宠信。他们同徐摛、徐陵父子都是"宫体诗"提倡者。侯景叛乱时,庾信任建康令,未战而先奔,逃往江陵。梁元帝萧绎时,庾信奉命出使西魏。这时西魏出兵南侵,陷江陵,*萧绎。梁亡,庾信便被留在长安,不能南归。后来在西魏、北周都做过官,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庾信在梁时是个文学侍从之臣,即宫廷文人。他这时写的诗赋多半思想贫乏,内容空虚,"清新"之作不多。史称"当时后进,竟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其实当时所传诵的并不都是有价值的作品。庾信的好作品都是写于晚年羁留长安之后。他身为南朝的士族,阀阅观念十分浓厚,虽然在北朝"特蒙恩礼",但他一直不忘故国旧家。他的"乡关之思",不仅"寄于《哀江南》一赋",很多诗篇都洋溢着国破家亡、感伤身世的情感。由于早年积有较深的文学素养,晚年又遭遇生活的重大变化,庾信后期的作品就有了比较深广的社会内容,思想意义和艺术造诣都远远超过了前期。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后代诗人往往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有《庾子山集》。
〔庾信〕拟咏怀
其一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其二
畴昔国土遇,生平知己恩。直言珠可吐,宁知炭欲吞。
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
无因同武骑,归守霸陵园。
其三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其四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其五
周王逢郑忿,楚后值秦冤。梯冲已鹤列,冀马忽云屯。
武安檐瓦振,昆阳猛兽奔。流星夕照镜,烽火夜烧原。
古狱饶冤气,空亭多枉魂。天道或可问,微兮不忍言。
其六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注】:
《拟咏怀》是一组诗,共二十七首,是仿阮籍《咏怀》之作。阮籍有《咏怀》八十二首,写他生当改朝换代之际的内心痛苦,庾信的拟作,虽然寄寓的身世之感有所不同,但抒发内心的痛苦是相似的。这些诗大都是追述乱离、感叹身世、羁留北地、怀念故乡的作品。写得悲壮苍凉,很有特色。
〔庾信〕拟咏怀(选六首略解)
其一
俎豆非所习,帷幅复无谋,不言班定远,应为万里侯。
燕客思辽水,秦人望陇头。倡家遭强聘,质子值仍留。
自怜才智尽,空伤年鬓秋。
【注】:
本篇原列第三首。诗中写自己既不通礼制,又不懂兵谋,带兵出使,皆非所长。本是宫廷侍从之臣,打败仗,被羁留,年衰才尽,无计可施。这种慨叹,倒也切合他的实际情况,可以称作发自肺腑的作品。
其二
惟忠亦惟孝,为子复为臣。一朝人事尽,身名不足亲。
吴起尝辞魏,韩非遂入秦。壮情已消歇,雄图不复申。
移住华阴下,终为关外人。
【注】:
本篇原列第五首。这首诗是说自己离家背国,不忠不孝;远事异朝,身败名灭。如今豪情壮志都已消磨净尽,再也没有什么雄图远略了。想到南归终于无望,不胜感叹。
其三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胡笳落泪曲,芜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索,别泪损横波。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注】:
本篇原列第七首。这首诗是写自己羁留北方之后,梁朝的消息再也听不到了。寄居异地,无以为欢,身心俱病,抱恨无穷,但又仿佛仍然抱着一种朦胧的报国还乡的希望和幻想。
其四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注】:
本篇原列第十一首。这首诗是庾信面对秋天凄凉的景物,触动了自己的亡国之痛。梁朝的灭亡,本来是君臣不恤国事的必然结果,但庾信却委婉地归命于天,以为是命中注定。自己身为南人,心向南朝,羁留北方,是不得已。眼前只是苟且偷生,至于身后之名就谈不到了。这是很痛心的话。
其五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
本篇原列第十八首。这首诗是说自己当年曾经想为梁朝建功立业,但自从被留之后,功业无成,年复一年,忧愁不已。
其六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注】:
本篇原列第二十六首。庾信羁留于北方,常有身居塞外之感,缅怀古人,感伤身世,便把荆柯、李陵引为同调,聊以自慰。这也是屈身异地而自求解脱的愁苦之辞。
〔庾信〕乌夜啼
促柱繁弦非子夜,歌声舞态异前溪。御史府中何处宿,洛阳城头那得栖?
弹琴蜀郡卓家女,织锦秦川窦氏妻。讵不自惊长落泪,到头啼乌恒夜啼。
【注】:
乌夜啼:乐府曲调名,属《清商曲》。这是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闺怨诗。由"乌夜啼"的歌曲而想到乌鸦夜啼的故事,又由乌鸦夜啼而写到卓文君、窦氏妻之惊心落泪。刘熙载《艺概》说庾信的《乌夜啼》"开唐七律"。这诗的思想内容无甚可取,但在诗歌形式的发展上值得注意。
〔庾信〕和侃法师
秦关望楚路,灞岸想江潭。
几人应落泪,看君马向南。
【注】:
《和侃法师》共三首,本诗是其中第一首。侃法师生平事迹不详,庾信这诗是奉和他的诗而写的。诗的内容主要是表达了因侃法师南行而引起自己对南朝的怀念。法师:对僧人的称谓。
〔庾信〕秋夜望单飞雁
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注】:
这是一首感物伤情的诗。雁是候鸟,一年之间,定时地南来北往,诗人望见,容易引起乡思。雁一般又是合群飞翔的,今见单飞之雁,更易引起个人的身世之悲。时节又当秋夜,正是北雁南归之时,所以感时触景,倍增愁苦。
〔庾信〕寄徐陵
故人倘思我,及此平生时。
莫待山阳路,空闻吹笛悲。
【注】:
庾信和徐陵曾经一起在梁朝作官,两人的诗文也曾齐名。梁亡之后,徐陵复仕于陈,庾信被留于魏。这诗是庾信遥寄徐陵,字数不多,但友情十分深厚。
〔庾信〕寄王琳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注】:
这是庾信接到王琳的信后写给他的一首诗。由于长久不见故国人来,又不闻故国信息,而今一见万里来书,不禁感动得流泪,这也是一篇表达了故国之思的作品。倪璠说:"王琳方志雪耻,故子山有是寄焉"。王琳:字子珩,梁将,平侯景之乱有功。元帝被*后,魏粒邰希蒴为傀儡,王琳曾举兵攻。其后陈霸先篡梁帝位,王琳又曾讨伐陈霸先,兵败被*。庾信对这人是赞许的。
〔庾信〕重别周尚书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注】:
这是一首因送别而引起故国之思的诗。周尚书:名弘正,字思行,梁元帝时为左户尚书。梁亡仕陈,陈武帝时自陈使于周。庾信先有《别周尚书弘正》一诗,所以这一篇题为《重别周尚书》。
〔佚名〕企喻歌
其一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
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其二
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膘。
牌子铁裲裆,鉾鸐尾条。
其三
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裆。
前头看后头,齐著铁鉾。
其四
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
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注】:
《企喻歌》属于《梁鼓角横吹曲》。郭茂倩说:"此歌是燕、魏之际鲜卑歌"。诗共四首,第一首通过生动的比喻赞扬了一个孤胆英雄的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第二、三首写战马精良和队伍的齐整,第四首表现兵士们的哀怨。这些诗都具有一种勇敢、粗犷的精神,语言朴素、自然,充分体现了北朝民歌的共同特色。
【注】
鉾:矛类古兵器。
〔佚名〕琅邪王歌
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
一日三摩娑,剧于十五女。
〔佚名〕折杨柳歌辞(选二首)
其一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其二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注】:
《折杨柳歌》属于《梁鼓角横吹曲》,共存五首。这里所选的是第四和第五首,反映了北方人民引吭高歌和放马奔驰的游牧生活。
〔佚名〕幽州马客吟歌辞
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
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
〔佚名〕陇头歌辞(三首)
其一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其二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其三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注】:
《陇头歌辞》,本属魏、晋乐府。《乐府诗集》归之为《梁鼓角横吹曲》。该诗共三首,都是反映北方人民服兵役的艰苦生活和思恋故乡的感情,格调苍凉悲壮。
〔佚名〕李波小妹歌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裳逐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注】:
这首诗出自《魏书·李安世传》,据史料记载: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人李波,宗族强盛,无视封建社会秩序,大量收容为抗租拒税而逃亡的百姓,并用武力对抗官军的剿捕。对于他们,官府和地主豪绅引以为患,而百姓却作歌赞美李波小妹的骑射本领,从而颂扬了李波一伙的武艺高强,所向无敌。
〔佚名〕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注】: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木兰诗》充满着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色彩。诗中有比较细致的心理刻画、具体的场景描写和严谨的结构安排。语言形象鲜明、生动活泼。在艺术方面有很卓越的成就。诗中虽然有被后世文人加工的痕迹,但从整体上来看还是保存着基本的民歌风调。这首诗从思想、题材到艺术技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木兰的故事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据《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佚名〕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
《乐府诗集》收《敕勒歌》在《杂歌谣辞》中。据《乐府广题》说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其歌本鲜卑语,后译成汉文。敕勒,古种族名,亦称铁勒。是北朝时居住在今山西省北部和内蒙南部的游牧民族。《敕勒歌》就是流传于敕勒族中的民歌。其主要内容是歌唱阴山脚下土地辽阔和牛羊肥壮、牧草丰茂的草原风光。意境开阔,感情真挚,风格雄浑奔放,是文学史上声誉很高的一首民歌。
此歌最早见于唐李延寿撰《北史》,又见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史》还记述了一段故事:东魏孝静帝武定四年(546年),高欢攻北周玉壁,惨遭大败,忧虑成疾,谣传其中箭将死。高欢闻之,勉强坐帐以安抚将士,令斛律金(人名)唱敕勒歌,自己则与之合唱。敕勒歌雄浑阔大,悠扬高亢的气势与南朝歌妩媚纤巧的风格恰成对照。这种壮美的审美范畴,成为内蒙古文学艺术的传统。敕勒歌至今仍脍炙人口,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佚名〕地驱乐歌
驱羊入谷,白羊在前。
老女不嫁,蹋地唤天。
【注】:
《梁鼓角横吹曲》中收《地驱乐歌》共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写一个天真的牧羊女急切求嫁的情绪。
〔江总〕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
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
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注】:
江总(519—594),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东)人。在梁朝任尚书仆射。在陈为尚书令,但不理政务,每天与后主及其他侍臣游玩宴饮,制作艳诗,号称"狎客"。入隋后,官至上开府。开皇中卒。有辑本《江令君集》。
〔江总〕南还寻草市宅
红颜辞巩洛,白首入轘辕。乘春行故里,徐步采芳荪。
径毁悲求仲,林残忆巨源。见桐犹识井,看柳尚知门。
花落空难遍,莺啼静易喧。无人访语默,何处叙寒温。
百年独如此,伤心岂复论。
〔江总〕哭鲁广达
黄泉虽抱恨,白日自留名。
悲君感义死,不作负恩生。
【注】:
这是一首悼亡诗。据《南史》记载,鲁广达是陈朝的一名良将。至德二年(584年),为侍中中领军。贺若弼进攻钟山,广达力战。及韩禽虎攻破宫城,广达被执入隋,愤慨而死。江总当时抚柩而哭,并以诗题棺。这首诗是江总于陈朝灭亡之后所写的一篇很有血性的作品,和他早期的侍宴应令之作显然不同。
〔江总〕闺怨篇
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
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还空然。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辽西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
愿君关山及早度,照妄桃李片时妍。
【注】:
这是一首写闺中少妇思念远征丈夫的诗。表现了一种离别独处的哀怨之情。命意并不新鲜,只是出语自然,对仗工整,已接近七言律体。沈德潜说这诗"竟似唐律"。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薛道衡〕昔昔盐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薛道衡〕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注】:
薛道衡(540—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西)人。历仕北齐北周,隋时屡任要职,位至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后因得罪炀帝,下狱缢死。薛道衡诗文盛于周隋两代,与卢思道齐名,史称"每有所作",南人也"无不吟诵"。有辑本《薛司隶集》。
这是一首思乡的诗。人日:旧时称阴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唐刘《隋唐嘉话》说这诗是薛聘陈时所作。按:薛道衡于隋初为内史舍人,兼散骑常侍,作过聘陈主使。这首诗可能即作于此时。
〔薛道衡〕昔昔盐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注】:
《昔昔盐》,乐府《近代曲》名。昔昔,即夜夜。盐,即艳,曲的别名。这也是一首闺怨诗。诗中多用旧事,没有多少新意。惟有"空梁落燕泥"一语据说曾为隋炀帝所忌,遂传为名句。
〔韦鼎〕长安听百舌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
韦鼎,字超盛,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东南)人,生卒年代不详。梁时,累官至中书侍郎。陈时,官为黄门郎。陈宣帝太建年间,为聘周主使,累官至太府卿。陈亡入隋,授任上仪同三司,除光州刺史。史称韦鼎博通经史,又通阴阳相术,善于逢迎,也有政绩,并不以诗文知名。
这首诗,是作者为陈聘周出使到长安时所作。表达了一种作客思乡之情。百舌:鸟名,又名乌鸫。
〔佚名〕炀帝时挽舟者歌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注】:
一作《挽舟者歌》,见于《炀帝海山记》。隋炀帝杨广公元605年即位后,大力掠夺社会财富,役使百姓修建宫殿,增筑长城,开凿运河,并发动对吐谷浑和高丽的战争。他曾从洛阳坐船三下江都(今江苏扬州市),驱使数万船工在岸上拉纤行进,给人民造成极大的苦难。
《挽舟者歌》是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第三次下江都时,挽舟的民伕们所唱的歌谣。这首歌直接表达了人民的悲痛、愤恨,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语言质朴,情感真切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