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气象局防灾中心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水稻秋收气象服务。摄影:马超
在安徽,8月中、下旬,合肥以南地区雨量较大,不利于单季稻开花授粉,易形成空秕粒,影响结实率和产量。受阴雨寡照影响,皖南部分地区移栽晚稻苗期分蘖进度较缓慢,比往年偏迟10天左右。
4 保障粮食安全
气象部门做了什么?
湖北:开展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
近年来,随着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因干旱、洪涝、高温等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作为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湖北荆州农试站以问题为导向,形成了一套粮食安全气象服务核心技术。
他们开展了气候变化影响下稻田生态系统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采用开顶式气室(OTC)进行大田原位模拟试验,模拟2050年气温升高2℃、二氧化碳浓度升高60ppm的气候变暖情景,观察水稻生产的适应性,探究气候变暖对水稻生长发育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荆州农试站站长刘凯文解释道:
“
模拟气候变暖情景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可以进一步评估长江中游地区水稻生产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有利于开展气候适宜性风险区划。
”
荆州农试站开展水稻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控制试验。图源:荆州农试站
荆州农试站还开展了农业源温室气体监测与控制技术研究。稻田生态系统是主要的甲烷排放源,也是重要的一氧化二氮排放源,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不容低估。施肥和灌溉是影响稻田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
该站通过设置不同施肥量、灌溉用水量等水肥管理组合,综合评价对双季稻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既有利于保证水稻高产,又有利于减少稻田碳排放的绿色生产模式,对于探索农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清洁生产技术,力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深远。
荆州农试站开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图源:荆州农试站
此外,在保障粮食安全气象服务方面,针对水稻生产面临的最主要的两个灾害高温、暴雨洪涝,该站还与人保集团湖北分公司合作,联合开发气象指数农业保险产品,减缓气象灾害风险带来的损失。
目前,水稻暴雨洪涝天气指数保险在江汉平原腹地仙桃试点投入试用,承保面积13.74万亩,受益农户3.3万余户;中稻高温天气指数保险在襄州、曾都、枝江、夷陵、咸安、嘉鱼、浠水、麻城等8个试点投入试用,承保面积合计102.15万亩,受益农户17.3万余户。
安徽:开展应对灾害性天气研究
随着气候变暖和气温变幅增大,高温热害对单季稻的影响日益突出。在安徽,单季稻的孕穗-抽穗-开花期为7至8月,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日最高气温≥35℃的持续高温时段,高温热害已成为制约安徽单季稻高产稳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此外,安徽地处气候过渡区,春、夏季多连阴雨和暴雨天气。此时正值单季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若遭受涝灾,会造成水稻籽粒灌浆期缩短,籽粒鲜重、干重下降,灌浆速率降低,导致减产。
在安徽省肥东县桥头集镇梅山社区,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图源:新华社
近年来,安徽气象部门开展了“水稻对高温发生发展过程的响应机制及应对技术研究”,旨在揭示单季稻高温热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建立单季稻高温热害综合指标体系,研发应对水稻高温热害的气象业务系统,实现高温影响的定量评估和动态跟踪。
他们还开展了“安徽省单季稻涝灾损失评估方法研究”,制定符合单季稻生长发育规律的涝灾指标,定量估算降水量、雨日长短等因子对涝灾引起的单季稻产量损失,为政府制定减灾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精细化服务深入每亩稻田
在重庆,水稻在灌浆期遭遇持续晴热天气,影响水稻灌浆。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基于“知天-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集成开发了水稻高温热害预警1公里空间分辨率的格点产品,并通过农业天气通App向水稻种植户发布预警,为种植户采取措施应对高温影响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