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曾漫步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你或许会看到独木成林的空中花园,
老茎生花、板根、绞*等各种特有景观。
“巨藤飞舞”的奇景
也一定会让人眼前一亮。
神秘的热带雨林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木质藤本植物。
有砍断藤后会很快流出可饮用清水、堪称天然水壶的扁担藤;
有种子含油量高、无毒可食用的油瓜;
有可提制珍贵中药血竭的麒麟血藤。
为了争取阳光、养分与生存空间,这些藤本依靠吸根、卷须、枝叶上的刺等,攀爬大树,进而抽枝展叶,繁衍子嗣。
有些粗如臂腿的巨藤,竟可从地面斜飞上二三十米高的大树,有的粗大藤条悬挂在高大树冠的下方,有的自行缠绕,形成大大小小的垂吊环结,偶尔还可见到猕猴或懒猴在上面悠闲地荡着秋千。
在这些形如巨蟒、势若飞龙、虬曲多姿的藤本之中,有一类巨藤尤为引人注目,因为它们的藤茎长可达数百米,最长的藤长达400米,粗者直径可达1米,这就是棕榈藤,它们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茎。
棕榈藤是棕榈科木质藤本植物的统称。
多数棕榈藤为多刺藤本,羽状叶棕榈,有13个属600余种,其中有利用价值的20~30种,多集中在省藤属。
棕榈藤从不独立生长,而是和树木亲密“纠缠”,相伴而生。
它们总是以树木为支架,将叶轴顶端延伸出去的带刺的纤鞭或是叶鞘上的纤鞭,牢牢地绞缠在树木枝干上,然后不断生长、延伸、绞缠,与树木争夺着生存空间。
另外,由于其茎蔓具有十分发达的输导组织和强有力的水势,能向距离根系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外的枝叶和花果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保证其快速生长,成就了棕榈藤非凡的气势和强大的生命力。
棕榈藤植物天然分布于热带地区,东南亚是棕榈藤的天然分布区,其中以印度尼西亚的棕榈藤种类最多。
我国的棕榈藤资源则极其匮乏,仅分布于海南省和云南省,加工业所需原材料的90%(每年约4万吨)依赖从东南亚进口。
而且棕榈藤人工栽培尤其是大规模种植比较困难,目前,藤工业消耗的原藤90%来自野生棕榈藤,只有10%来自棕榈藤人工林。
棕榈藤的茎,俗称藤条,常常由叶鞘以及残留物所包被。
随着藤茎的成熟,下部叶片连同叶鞘逐渐枯死、腐烂而脱落,茎便裸露出来,长可达几米至几百米,直径细者2~3毫米,粗者可达1米。
至少绵延几十米的长度,遍布全身的锋利硬刺,给藤条采收带来了极大困难。
因此,采收时需用专门工具,先用钩刀从基部砍断藤条,再将藤条从枝叶间钩出,然后用砍刀砍去杂叶,剥落叶鞘,直到取出全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