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子口家里出现了蝙蝠怎么办?北京自然博物馆官方微信发布了一篇科普文章,“解读”蝙蝠,同时提到“尽管北京存在菊头蝠分布,但是分布区域是在各种山区。因为菊头蝠生存的关键是需要找到洞穴作为栖息地,所以它们不进入市区,也不会出现在平原地带。”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主要研究方向是野生动物的种群动态、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以及濒危物种保护管理。针对“蝙蝠会把新冠病毒传给人类”的说法,他在文章中给出答案:不,解读的结论甚至可能相反。可以参考两个关键信息:一、大约8000万年前开始各自进化,变成了今天完全不同的样子的两个物种——老鼠和人,基因序列相似度是85至92%;我们养在家中的家猫和人类的基因相似程度超过90%,甚至人类和香蕉有50%的基因相似性。二、不同于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体内和蝙蝠体内病毒样品的显著基因差异,来自患者病毒样本之间的基因序列高度一致。
图片来自网络
由此他给出的更合理的解释是:某种寄生于蝙蝠体内的冠状病毒,因为某种原因进入了目前未知的某种养殖动物体内;离开了蝙蝠的冠状病毒,在这种目前未知的动物群体中得到了稳定传播并且发生突变,最终获得了感染人类的能力。而此时此刻,它已经和天然宿主体内病毒的原始形态有了根本的区别。“简单说,依照目前的科学证据,那些被驱赶的蝙蝠,没有把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类的能力”。
文章中提到“把目光投向北京,尽管北京存在菊头蝠分布,但是分布区域是在各种山区。因为菊头蝠生存的关键是需要找到洞穴作为栖息地,所以它们不进入市区,也不会出现在平原地带”“即使是菊头蝠,也并不是每一个个体都有新冠病毒的原始病毒,携带病毒的个体比例很低”“目前对于新冠病毒自然宿主和中间宿主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如果按照SARS期间蝙蝠研究的比例推断,平均家里面跑进来近千只菊头蝠,才有一只可能携带病毒,这个病毒和最终感染人类的病毒还并不相同”。
对于如何对待蝙蝠,文章很幽默地给出中肯建议:当前情况下,不作(zuo,一声),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扰越冬蝙蝠可能意味着人为诱发蝙蝠发病、病毒扩散,甚至人为诱发病毒变异的可能。
至于为何市民家中偶尔会出现蝙蝠?王放解释,北京整个城市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面是连绵的太行山和燕山余脉,东南面则是一望平川的平原湿地。这样复杂的生境给各种各样的动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选择,而山口交汇抬升的气流也让迁徙途中的鸟类可以在长距离飞行之中节省体力。尽管城市化进程迅速,但是城市之中残留的绿地和公园还是构成了相对连贯的次生林-湿地系统,分布着超过四百种鸟类和刺猬、黄鼬(黄鼠狼)等几十种兽类。而蝙蝠也在城市中找到了一个和人类互不干扰的生态位。比如在闹市之中的东亚伏翼蝠,城市河湖周围的昆虫给它提供了充足的蛋白质食物,城市温暖的气候降低了它们冬天的死亡率,而城市建筑的缝隙好像是野外岩壁上的裂缝一样,可以用来栖息。因此蝙蝠对于城市环境的适应,实际上代表了野生动物和人共存的可能。
王放还给出建议,无论您在那个城市,如果认为自己暴露于蝙蝠的粪便和尿液情况下,请致电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协助处理。如果不存在上述情况,尽可能什么都不做,是目前信息下最安全的选择。根据已有信息,不直接接触血液、体液、粪便或者尿液,不被咬的情况下,不存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