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菌课件ppt,沙门氏菌ppt怎么做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5 17:26:41

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医疗相关感染,

1、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2、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3、短时间内发生3例或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称之为医院感染暴发

(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2、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3、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4、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慢性感染的迁徙病灶除外),或在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5、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6、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胞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7、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三)医院感染排除标准:

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等;

4、病人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四)、医院感染的分类

1、按病原体的来源分类

(1)内源性医院感染:又称自身医院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病人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为病人体内或体表的常居菌或暂居菌。

(2)外源性医院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病人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病原体来自病人身体以外的个体或环境

2、按感染病原体的种类

(1)、可分为: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立克次体感染、放线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及寄生虫感染等,目前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和真菌为主。

(2)、按病原体的具体名称分:如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柯萨奇病毒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羌虫病立克次体感染、阿米巴原虫感染等。

3、按感染发生部位分类:

医院感染分类(按发生部位分)

发生部位

举例

呼吸系统

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胸腔感染

泌尿系统

肾盂肾炎、尿道感染、无症状菌尿症

消化系统

胃肠炎、肝炎、腹腔感染

骨和关节

骨髓炎、关节感染、相间盘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

颅内感染、椎管内脓肿

心血管系统

心内膜炎、心包炎、动脉感染、静脉感染

血液

输血相关性肝炎、菌血症

生殖系统

盆腔感染、外阴切口感染、前列腺炎

皮肤与软组织

压疮、疖、坏死性筋膜炎、乳腺炎、脐炎

手术部位

外科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

其他部位

口腔感染、咽炎、中耳炎、鼻窦炎、结膜炎

多个部位

多系统感染、多器官感染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一)、机体自身因素

1、生理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等。

(1)、婴幼儿和老年人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主要原因为婴幼儿尤其是低体重儿、早产儿等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防御功能低下;老年人脏器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

(2)、女性特殊生理时期如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时,个体敏感性增加,抵抗力下降,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时期。

(3)、某些部位的感染存在性别差异,如泌尿道感染女性多于男性。

2、病理因素:

(1)、疾病使病人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如恶性肿瘤、血液病、糖尿病、肝脏疾病等造成个体自身抵抗力下降。

(2)、皮肤或黏膜的损伤,局部缺血,伤口内有坏死组织、异物、血肿、渗出液积聚等均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易诱发感染。

(3)、个体的意识状态也会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如昏迷或半昏迷病人易发生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

3、心理因素:个体的情绪、主观能动性、暗示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免疫功能和抵抗力。

(二)、机体外在因素

1、诊疗活动

(1)、侵袭性操作:各种侵袭性诊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如器官移植、中心静脉插管、气管插管、血液净化、机械通气等破坏了机体皮肤和黏膜的屏障功能,损害了机体的防御系统,把致病微生物带入机体或为致病微生物入侵机体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医院感染。

(2)、放疗、化疗、免疫抑制剂应用:恶性肿瘤病人通过放疗、化疗*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细胞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为医院感染创造条件。皮质激素、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改变了机体的防御状态,对免疫系统甚至起破坏作用,增加了对感染的易感性。

(3)、抗菌药物使用:治疗过程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如无适应证的预防性用药、术前用药时间过早、术后停药过晚、用药剂量过大或联合用药过多等,均易破坏体内正常菌群,导致耐药菌株増加、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由于抗菌药物滥用引起的医院感染,其病原体多以条件致病微生物和多重耐药细菌为主。

2、医院环境。

3、医院感染管理体制。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一)感染源,又称病原微生物贮源,指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人或动物)或场所。

1、内源性感染源:来自病人本人,为自身的常居菌或暂居菌,既可导致自身感染,也可传播他人;

2、外源性感染源:来自病人之外的宿主或医院环境

(1)、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最重要的感染源);

(2)、环境贮源:

①、如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等兼有腐生特性的格兰阴性菌可在潮湿的环境或液体中存活并繁殖达数月以上;

②、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可在医院干燥的环境物体表面存活多日。

(3)、动物感染源。

(二)传播途径,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宿主的途径。

1.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1)、直接接触传播:感染源直接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易感宿主。

(2)、间接接触传播:感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通过媒介传播给易感宿主。

①、最常见的传播媒介是医务人员的手;

②、各种诊疗活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输血导致的病毒性肝炎、静脉高营养液污染后引起的菌血症;

③、因医院水源或食物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而引起的传播:脊髓灰质炎、霍乱、狂犬病。

2.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以空气为媒介,远距离(>1m)随气流流动而导致的疾病传播。如:肺结核、麻疹、水痘。

3.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如:猩红热、百日咳、白喉、SARS、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鼠疫等。

4.其他途径:通过动物携带病原微生物而引起的生物媒介传播,如:鼠疫杆菌主要通过鼠蚤叮咬致人感染发生鼠疫。

(三)易感宿主,对某种疾病或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如将易感者作为一个总体,则称为易感人群。

1、病原体传播到宿主后是否引起感染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毒力和宿主的易感性。

2、医院感染常见易感人群主要包括:

(1)、婴幼儿及老年人;

(2)、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

(3)、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4)、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者;

(5)、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者;

(6)、营养不良者;

(7)、手术时间长或住院时间长者;

(8)、精神状态差,缺乏主观能动性者。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加强感染管理监控;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

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并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切断感染链(切实做到: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4、加强医院感染教育,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