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于严峻,口罩成了儿童必不可少的出行必备品。《儿童口罩技术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规范》)于2020年5月6日正式实施,对儿童口罩的安全性、防护性、舒适性等方面有了明确的规定。那么,这一标准实施情况如何?儿童佩戴口罩应该注意什么?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探访:
儿童口罩需求量大
5岁女孩戴着儿童口罩在小区内玩耍
8月12日,记者在开发区的五洲大药店、利民大药店、漱玉平民大药店探访时发现,仅利民大药店售卖的部分口罩有“医用外科口罩(儿童专用)”的标识,其他几家药店的店员均表示,店内的儿童口罩已经没货了。“我们已经向总部申请加货了,目前,还没到货。”位于开发区华山路北的漱玉平民大药店店员说。
“多数口罩都只区分大小号,顾客根据情况选择购买,儿童专用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很少。这款儿童口罩符合《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标准,细菌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5%。”利民大药店的店员告诉记者,近期来购买儿童口罩的市民很多。
“儿童口罩与成人口罩的区别仅仅是尺寸不同,结构组成都一样,由面层、滤层、里层、鼻夹、口罩带等部分组成,呼吸阻力不大于49帕等。”位于兴华路的五洲大药店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在一家售卖儿童口罩的网店看到,有的标注“熔喷布占33%,细菌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5%,强力过滤细菌和细菌微颗粒”;有的标注“低龄儿童适用”,具体说明为:3D立体设计,不堵宝宝口鼻,呼吸可以更顺畅,贴合脸部设计,阻隔污染,耳带弹力适宜,减少皮肤压迫感。
“目前市场上口罩种类繁多,应根据需要选用。”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儿科主任钱洪玉说,家长给孩子选择口罩时,要考虑尺寸、过滤效率、呼吸阻力等指标。
标准:
儿童卫生口罩细菌过滤效率不得低于95%
实体药店口罩备货充足,但儿童口罩缺货
聊城市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科科长赵长青介绍,随着儿童口罩的需求增加,市场上的儿童口罩也逐渐增多,以平面口罩、折叠口罩为主。
“《规范》规定了适用于6岁至14岁儿童口罩的基本要求、外观质量和测试方法,同时提出了19项主要性能指标。”赵长青解释,根据《规范》规定,儿童口罩分为儿童防护口罩和儿童卫生口罩两类,儿童防护口罩要求颗粒物过滤效率不低于95%,防护效果不低于90%;儿童卫生口罩要求颗粒物过滤效率不低于90%,细菌过滤效率不低于95%。同时,口罩原材料不得使用再生料和可导致不良反应的材料,不应经过有氯漂白。
此外,《规范》对于儿童口罩的使用给出了明确的佩戴安全警示,比如:儿童应在成年人看护下佩戴口罩,看护人应注意观察并教育儿童正确佩戴口罩;儿童佩戴口罩期间不应打闹或进行中等和中等以上强度运动,不应拆卸呼吸阀及呼吸阀内部件;如佩戴口罩期间出现呼吸不适、皮肤过敏等症状,应及时摘脱口罩,必要时应立即就医;口罩应及时更换,不建议口罩洗涤后重复使用;出现呼吸困难的儿童不建议佩戴口罩等。
“儿童佩戴成人口罩达不到应有的防护效果,家长及学校应选购符合儿童口罩标准的口罩。”赵长青提醒广大市民,应在具有经营资质的药店等正规渠道购买口罩,购买时,应注意口罩外包装是否完好、标签标识是否规范合格,并保留好购买票据。
3岁以下婴幼儿不建议戴口罩:有窒息风险
“3岁以下婴幼儿,不建议戴口罩,因为很容易发生窒息。”8月12日,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儿科主任钱洪玉表示,医用外科口罩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呼吸道感染,3岁以上儿童在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或者到医院就诊时,都要佩戴口罩,同时要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家长给孩子佩戴口罩时需贴合孩子的面部,完全遮挡口、鼻和下巴,才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钱洪玉认为,N95口罩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但是佩戴时会有憋气感。他不建议6岁以下孩子戴N95口罩,因为长时间佩戴会对肺功能造成损伤;6岁以上儿童若在特定情况下需使用N95口罩,需要选择带有呼吸阀的产品。他提醒家长,儿童戴口罩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呼吸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或摘脱口罩;出现呼吸困难的儿童不建议佩戴口罩。
聊城市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管科科长赵长青告诉记者,2020年5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其中,针对婴幼儿的防护建议中提到,3岁以下婴幼儿,不建议戴口罩。
运动时不宜戴口罩:可能会出现头晕等缺氧症状
“不建议儿童、青少年戴着口罩做剧烈运动,由于运动时呼吸深度不够,戴口罩会造成氧气供应不足。在运动强度大、运动时间长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满脸通红、头晕等缺氧症状,如果有潜在心血管疾病,可能会诱发严重疾病甚至猝死。”钱洪玉建议,儿童、青少年尽量选择能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的运动项目,避免密切接触。
另外,他还提到,儿童、青少年长期佩戴口罩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口罩佩戴超过4小时,鼻梁、颧骨和耳部等部位很容易造成压力相关性损伤。尤其是夏季,孩子皮肤娇嫩,天热出汗较多,戴口罩时间过长,会导致局部皮肤凹陷或充血,严重时会出现皮肤破溃、感染。
聊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青少年参加户外活动给出具体建议:尽量在空旷、通风、人群不密集的地方活动,尽量减少和他人的近距离接触,避免扎堆。
记者: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