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能拒绝导盲犬?因为我们拒绝的不是一个动物,而是拒绝了盲人接触世界的希望。
中国目前有一千七百多万视力残疾人,占现有人口的1.2%,但我们在路上有经常碰见他们吗?没有,因为国内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盲人出门如果无人陪同非常不方便。条件限制,他们被困在了家附近这一方小小天地。不能因为看不到他们,就无视他们的需求。导盲犬是盲人的眼睛,是如果有导盲犬协助,他们的完全可以像我们健全人一样生活。
导盲犬为什么让人害怕?是因为对其了解太少,因为它个子大、害怕它咬人、怕脏等等,都是因为对它不了解。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导盲犬这个群体。
导盲犬为什么都是中大型犬?导盲犬虽然个子大,但却是大暖汪。
导盲犬不仅要导盲还需要保护盲人,所以必须要大一些的体型。导盲犬要求站立在人身侧时刚好到膝盖的位置,这个体型能让盲人很好的感知它的肢体动作,有紧急情况时也能起到保护作用,这就是中大型的必要性。如果以泰迪的身材,它让你停下你还能知道吗。
虽然是中大型犬但性格非常好,导盲犬要与盲人长期相处,而且要出入各种公共场所,要求性情沉稳,服从性好,学习力强,无攻击性。基本以纯种犬为主,因为纯种犬都是为了某些特定的目的或者性状,定向培育的,所以繁殖出来的所有特征,包括性格,健康状况,外形,都只会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浮动。
国际上常用的有4个品种,拉布拉多犬,金毛猎犬,德国牧羊犬,标准贵宾犬(传说的巨型贵宾)。德国牧羊犬除了做导盲犬同时也作为军犬和其他类型的辅助犬(例如介导犬,帮助肢体残疾人士的工作犬),但德国牧羊犬长相更凶一些,较少用于导盲犬。 标准贵宾犬的卷毛主要针对于一些对犬毛发易过敏的盲人,因而在导盲犬中就更少见了。
导盲犬会不会咬人?要知道在导盲犬正式服役以来从未有过伤人记录。
要达成这个“0”伤人记录是导盲犬层层筛选机制来确保的。首先,在选择预备役导盲犬时,需要查“族谱”,一般要查三代的性格记录,如果这只幼犬的父母,祖父母,有伤人甚至暴躁记录,比如想咬人但没咬,对人龇牙这种行为,那么这只幼犬会被直接淘汰。通过筛选关,幼犬作为预备导盲犬还需要被送到社会家庭寄养到1岁。1岁后,导盲犬会回到训练基地,进行导盲犬训练,如果在寄养和训练期间中有任何异常,也会被淘汰!
导盲犬是工作犬里淘汰率很高的犬种。据国际导盲犬协会给出的数据,导盲犬的淘汰率能达到70%,而淘汰的基本准则是保证盲人安全。
第一个导盲犬训练机构是维也纳人海尔˙约翰在1819创办的,导盲犬出现这么多年,国际上从未有导盲犬伤人事件传出。曾经有盲人跟导盲犬训练基地反馈,自己的导盲犬被人踩尾巴,自己看不到,狗一声没吭,也没有大动作,就一直这样被人踩着,直到旁边好心人提醒他才知道。
导盲犬让人害怕,能否带上嘴套?导盲犬戴嘴套就没办法正常工作了,这会对盲人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导盲犬工作时,靠的是眼睛,嗅觉以及记忆力感知相互配合,是它整个身体在协同工作,而且狗狗是通过张嘴呼吸散热。一旦给导盲犬戴上嘴套,首先嗅觉会受到干扰,其次散热能力也会有所下降。当你夏天穿上厚厚的棉衣,带上口罩,工作能顺利吗?
盲人不方便打理,导盲犬会很臭?一只精心照顾的狗狗会臭吗?对盲人来说,导盲犬不只是工具,更是他们的家人,照顾导盲犬是必须的。
如果导盲犬的专业技能通过了考核,就进入与申请者的匹配阶段,根据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导盲犬基地会为每个申请者配一只适合他的导盲犬,然后让他俩一起在基地进行为期40天左右的共同训练。这期间基地的老师会教盲人与自己的导盲犬建立感情,形成正确的相处模式,教他们怎么照顾狗子,包括喂食、梳毛、洗澡、捡屎。导盲犬和盲人是24小时生活在一起的,所以导盲犬的卫生和健康很受重视,日常卫生打理和健康检查都必不可少。
导盲犬出现在公共场所不会引起除了掉毛以外的卫生问题,而且导盲犬工作时还会穿上马甲,减轻掉毛。
当你遇到导盲犬,请给它空间,给盲人尊重导盲犬不是宠物犬,当你遇到它的时候它都在工作,你的打扰可能会危害到盲人的安全,请遵循四不一问原则。
四不:不喂食:不可以喂导盲犬吃东西!避免导盲犬接触人类的食物之后,容易受食物影响分心而使主人有危险!不抚摸:请勿在未告知主人的情况下随意抚摸,行进中的导盲犬会因此分心。不呼唤:请勿故意发出任何声音吸引导盲犬的注意,避免导盲犬分心造成视力残疾人的危险。不拒绝:导盲犬是视力残疾人的眼睛,拒绝导盲犬陪同进入会造成极大的不便。
一问:主动询问:如遇视力残疾人带着导盲犬,无论是否有人陪同,请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征得同意后提供协助。
遇到导盲犬其实是我们人生的幸运国内导盲犬数量极其稀少,国内目前服役的导盲犬只有200只不到。这意味着我国有672个城市中,每3个城市不到1只导盲犬,中国近14亿人口,遇到一只导盲犬的几率是0.000014%。遇到导盲犬则意味着好运,你会拒绝这天大的福气吗?
本文经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审核后发布,感谢训练基地各位工作人员!
素材来源: E宠商城 小萌书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本文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