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笔,有时候像一把刻刀,镌刻下字字珠玉,有时候又像是一排琴键,飞奏出曼舞轻歌,有时候却又像一支画笔,勾勒出诗意的斑斓。色彩,是创作古诗词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会遣词造句的高手,也一定是玩弄色彩的高手。
小解最爱杜甫对色彩的诠释:"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江、鸟、山、花,分别被涂上碧、白、青、红(燃)的浓浓油彩,清新艳美,动感十足,杜甫此句可谓是玩彩的典范。颜色用好了,可增添诗情画意,又可增强感情浓度,又可丰富和开阔意境,真正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白居易写诗虽然力求老妪能解,但他亦不忘炫技,同样是一位用彩高手。白居易青年时曾担任杭州刺史和苏州刺史,对江南风光的胜景深有感触,待到数十年后他故地重游时,写下了三首著名的《忆江南》。其中第一首有千古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传世,可大家有没有想过"蓝"是什么意思?
"绿如蓝",是两种颜色吗?假如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另一种颜色,这不是病句吗?其实,这正是《中国诗词大会》曾经考的一个知识点,当时出的题目是这样的:下列选项中,哪句诗中用来形容颜色的词最少?
A.半江瑟瑟半江红
B.春来江水绿如蓝
C.两个黄鹂鸣翠柳
说实话,这道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它考察到了两个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其一就是"瑟瑟"的意思,其二就是"绿如蓝"的用法。而选项C的干扰性并不强,共有两个形容颜色的词,基本可以排除掉。"半江瑟瑟半江红"也是白居易的诗,出自《暮江吟》,那么"瑟瑟"是什么意思呢?
瑟瑟,最早的含义是碧色宝石。《通雅》载:"宝石如珠,真者透碧。"二十四史之《周书》曾记载波斯国的特产有"马瑙、水晶、瑟瑟",这"瑟瑟"就是指碧绿色的宝石。《新唐书》也记载:"仙芝为人贪,破石,获瑟瑟十馀斛。"讲到高仙芝为人贪婪,破城之后缴获了很多宝石。
通过碧色宝石的用法,文学家后来逐渐将"瑟瑟"引申为了"碧绿色",所以它其实是一种颜色。《暮江吟》里,白居易看到残阳映照江面,一半有如火似的红,而另一半未铺满残阳的,则呈现出了水的本色,那就是绿色。所以,A选项看似只有一个"红"字,最容易误导人,而其实它包含了三个色彩词。
这道题的正确选项是B,这也就是说,"绿如蓝"之中,至少有一个表示的不是颜色。实际上,如果答题者能够联系上下文来思考,那么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它的上一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红胜火"与"绿如蓝"是完全相同的用法,而"火"不是颜色,说明"蓝"也不是颜色。
此处之"蓝"其实指的是蓝草,是一种可以提取出靛青的植物染料,在古代主要用于染布,今天我们称之为蓝靛。蓝草提取出的颜色色泽非常浓艳,亮丽而不妩媚,凝重而不刻板,几千年来都是古人所钟爱的色彩。白居易说江南的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漂亮,正如江南的日比火还要红。
当然,小解相信在学习这首《忆江南》时,老师必定解释过"蓝"的意义,可是随着自身古诗词知识储备的逐渐丰盈,已经对这种"烂大街"的作品产生了审美免疫,而不再去思考它更深层次的内涵。而恰恰,就是这种熟悉而又陌生的细节,才真正考验一个人的诗词能力,不得不说,诗词大会此题出得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