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这位传奇文人的一生,可谓影响了无数只是分子!
1948年是朱自清人生的最后一个年头。
对于一个学者、作家,这意味着思考和创作的终结,对于曾经从其思想文化遗产里受益的人,意味着深长的思念和不尽的感戴。但朱自清1948年的意义绝非仅止于此,因这一年里他的某些言论、文字和行动,他被塑造为接受人民呼唤,终于从象牙之塔里走出的斗士,其晚年的“选择”和“转变”被界定为知识分子走什么样的道路的宏大命题。
194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在朱自清的生命年轮里,又发生了什么?
按照通行的说法,1948年是两个阶级搏斗初见分晓的一个特殊年代。对于知识分子来说,不论他们曾经持何政治立场,一个旧时代即将被埋葬,这一点,哪怕终日兀坐书斋不问世事的人都会有所感知。
在这样一个大变动的时代,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各种变化都不意外,只是这种变化往往有辐度大小之别、微调和巨变之异。朱自清属于哪种呢?朱自清一直对政治不感兴趣。这不仅缘于天性,也是客观环境所致。
朱自清最初以新文学家出名,后来却长期在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担任国文系主任,从他的日记中可以看出他在学术上是有压力的,充满了焦灼感,这种压力驱使他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到学术研究上。当然一个知识分子不可能完全没有政治倾向。朱自清的政治倾向,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一个“爱平静爱自由的个人主义者”。
这种人承认现有的秩序,认为这种秩序是保持“平静”的要素,但也可能因现实的刺激偶或流露不满,并对秩序的反抗者部分地表示同情。当然,最重要的,这种人始终珍视个人的自由,对所有以各种名义挤压个人空间的企图敏感而充满警惕。
虽然长期在象牙之塔里,但朱自清诗人般的敏锐感受并未完全钝化,他也意识到了可能的时代之波,并努力尝试去适应。
晚年朱自清有一件事为人艳称,这就是“不领美国救济粮”。因为此事,又因为一篇名文对此事格外论列,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篇名文关于朱自清的一段是这么说的: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个人自由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这篇名文在革命史、思想上的意义不必多论。但有一个直接后果实在出人意料,这就是人们对朱自清之死的臆测。自朱自清1948年辞世至今,关于其死因,权威的说法是他“贫病交加而死”,而在不少仅仅读过像上面这篇名文这样文字的读者印象中,朱自清居然是“饿死”的。
其实朱自清实死于严重的胃溃疡。这种病的起因与生活的颠沛流离有关,日寇侵华中朱自清所服务的清华大学曾几经播迁;战时教授们的生活水准大大降低,这也是容易引发胃病的重要因素。但教授们的生活水准究竟低到了何种程度?
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最出名的是穷,因为他家孩子多,冬天冷的时候,他只穿一件蓑衣,既可以御寒,又可以做雨衣。这位外乡人的奇特穿着,时常引来过路人注意。很少人知道,著名教授的生活窘迫到了连一件布棉袍都无力缝制的地步。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辞世。
朱自清的辞世引发了国内的纪念热潮。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杨晦、冯雪峰和以香港《大众 文艺丛刊》(邵荃麟主编)“同人”名义刊发的三篇纪念文章。这三篇文章的最大亮点是强调朱自清作为“自由主义作家”向“民主战士”转变的意义。
于是晚年朱自清成了一个标本,他的选择被提升为“知识分子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不少后来者只能望其项背,朱自清写出了被全国人传送朗读的《背影》,自己也成了无数人始终追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