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与隋各自存在多少年灭亡,为什么秦晋隋都短命呢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7 05:14:02

秦朝和隋朝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开创了大一统的先声。这盖世功业,理应好好吹一吹,然而并没有。历来史家捧得最多的是紧随其后的汉、唐两代。

秦、隋两代吃亏就吃亏在太短命了,一个活了15年,一个存在29年(均从完成统一大业起算)。以人的生命比拟,一个未成年夭折,一个未到而立之年离世;从朝代留名的可能性看,还没来得及好好修饰本朝的历史就挂掉了。

秦与隋各自存在多少年灭亡,为什么秦晋隋都短命呢(1)

秦始皇画像

这俩朝代一亡,就有很多大咖趁热研讨这个问题:这么强的朝代,为何这么快就亡了?这么多年下来,前人可以说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全方位给出了答案。随手举几个:

关于秦朝:汉代的陆贾说,秦朝速亡是因为不尚德而尚刑,太倚重严刑峻法了。贾谊的观点也类似,说是秦朝不施仁政。清代的王夫之则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始皇用错了人。

关于隋朝:隋亡对唐初统治者触动很大,唐太宗君臣专门组织过研讨会,交流心得,吸取教训。唐太宗认为,隋朝短命要怪隋文帝事事亲为,处理得又不合理。魏征则重点反思了隋炀帝的荒淫暴政。

秦与隋各自存在多少年灭亡,为什么秦晋隋都短命呢(2)

隋炀帝画像

二传手定律

这是我生造出来的一个概念,用来解释中国历史上朝代兴替的大致规律:一个朝代的第二代接班人,关系到这个朝代的国祚长短,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开国皇帝。这个接班人选对了,有作为或者扶得起,这个朝代长寿的概率就呈几何级增长;一旦选错了,乱作为或者扶不起,就会把还未捂热的江山玩完。

秦、隋两代都是二世而亡。如果要问责,秦二世胡亥、隋炀帝杨广都是直接责任人,很明显是这两个二传手把球搞丢了。但要追究终极责任人,秦始皇和隋文帝都难辞其咎。接班人是他们选的,看走眼也好,带病任用也好,组织部门都要担责,更何况是皇帝,一言钦定。

王夫之眼光毒辣就在这里。他说,你们都别嚷嚷了,秦始皇没选对人,秦朝就亡了。(秦始皇之宜短祚也不一,而莫甚于不知人。)一句话把指定人和接班人的责任都说得清清楚楚。

秦与隋各自存在多少年灭亡,为什么秦晋隋都短命呢(3)

王夫之画像

历史没有如果,但还是要说如果。如果是扶苏而不是胡亥继承皇位,秦朝还会不会二世而亡?

我认为不会。史载,扶苏对秦始皇的运动进行过多次劝谏,比如针对打倒知识分子的焚书坑儒运动,他说,儒生都读孔子的书,现在以“重法绳之”,恐怕天下不安啊。

扶苏和秦始皇在治国观念上截然不同,他若继位,正好可以对父亲的过激做法进行拨乱反正,而不会像胡亥那样变本加厉。秦朝的统治还有回旋的余地,就像一把弓,张得很满了,再去使劲撑开,难免嘎嘣断了,如果往回收一收,张弛有度,还能用很长的年头。

隋文帝杨坚也一样,错在废了太子杨勇,而立杨广为接班人。杨坚执政之初,名声还不错,在减轻百姓负担方面下了一番功夫,但后期已经趋于暴虐,容不下异见分子,实行酷刑,滥*功臣。隋朝要续命,只能寄希望于接班人通过仁政来补救。

杨勇是合适的人选,其人品、能力都很好,当太子时已受到百官拥戴。杨广正好相反,作风奢靡,好大喜功,这样一个接班人完全不利于隋朝的喘息。

隋文帝竟然老糊涂到看不出杨广是个戏精,被他装孝顺,扮朴素给蛊惑得一愣一愣的。结果证明,改立太子的代价大到把杨家人的江山都弄丢了。

秦与隋各自存在多少年灭亡,为什么秦晋隋都短命呢(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