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发现露天种植的紫甘蓝叶片上着生褐色病斑,之后紫甘蓝就萎缩不长了。请问,这是什么病害?”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化龙镇一菜农咨询。
前段时间,连续阴雨天气较多,田间湿度较大甚至出现短时积水。通过观察病株,记者发现叶片病斑受叶脉限制成多角形,后期病斑呈灰白色、膜质状态,严重者穿孔。这些症状是细菌性角斑病的典型表现。细菌性角斑病在降雨多、湿度大、地势低洼处发病严重。随着发病程度增加,病斑增多,病斑处组织、细胞坏死,叶片生长发育受阻,表现出萎缩、不长的情况。
紫甘蓝叶部发病的同时,根系也有异常表现,约有1/3的根系出现了发黄变褐的情况。“紫甘蓝叶片和根系都感染了病害,到底哪个病害发生在先呢?如何防治效果会更好?”该菜农问。
结合天气和发病情况,记者认为,根系异常应该是土壤湿度大,有沤根现象,之后又出现了病变。根系功能不足,无法满足植株整体营养所需,使得植株抗逆性下降。紫甘蓝生长前期,若叶片感染病害,导致光合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营养也减少,那么,植株地上、地下获得营养不足,抗病性也会降低。
由此来看,发病先后不关键,综合防治才重要。对于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菜农可以选用噻霉酮、噻菌铜、中生菌素等进行喷施。由于紫甘蓝种植面积较大,单株灌根用工多,因此,地下根部病害的防治,可以选择甲霜·霜霉威或精甲·咯·嘧菌配合生根剂,随水冲施。但随水冲施药剂用量大,菜农操作时应避免药剂稀释浓度过小,影响防病效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露天菜和设施蔬菜相比,生长环境受外界干扰较多,生长过程逆境也多。那么,菜农更应关注天气等因素对蔬菜的影响,灵活调整日常管理,尤其是注意加强雨水和害虫的预防工作。
来源:北方蔬菜报(BFS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