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8日傍晚,年度重磅天象上演——月全食加“血月亮”。
稍具天文知识的人皆知,月食是因为太阳、地球、月球运行至一条直线上,地球遮挡住了太阳的光芒,于是,月食便发生了。
“月食”这个词很有意思。早在殷商卜辞中,就已经这样称上述的这种天象了。
当然,“食”也写作“蚀”,道理是一样的。可知,关于“天狗吃月”的类似认知,应该早在三四千年前的古人那里就形成了。
“天狗”为何物?
最早的记载,大概是《史记·天官书》。其云——
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地,类狗。所堕及炎火,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
这说的,其实是落地的“流星”或曰“陨石”。
可是古代,不少人包括文人,确实相信是太史公说的天狗吃了月亮。
唐卢仝《月食诗》云:“此时怪事发,有物吞食来。”“天狗下舔地,血流何滂滂。”——“天狗”在天上吃了月亮,如果下了地,那还不血流成河!
正如同上古先民,将“二十八宿”想象成“苍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动物象形一样,设想天上有狗而且时不时吃了太阳或月亮,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其实,司马迁尽管没有具体分析“月食”的原因,但他在《天官书》中多次用到“蚀”字,讲的是一个“天体”遮掩了另一个“天地”,包括月亮“是”各类恒星,他称为“星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