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申锡款 蛋包壶
紫砂壶里有一种造型也与“蛋”有关,即“蛋包壶”,何为“蛋包”?是制壶时用砂泥将壶身拍打成圆形,为了放置平稳,再用手工将壶底一圈捏平,留出底部中间凸出圆形,似农家水煮鸡蛋,故称“蛋包壶”。
蛋包壶这一造型始于何时,并无确切的文字记载,我们见到的最早传器是邵大亨的蛋包壶,大亨壶风强化了砂质质朴典雅的大度气质,讲究功能上的适用和技巧的深刻,确与蛋包壶不谋而合。
邵大亨 蛋包壶
蛋包壶是清末民初流行的款式之一,无壶钮,盖为内凹平盖,传统铜质提梁,造型敦厚朴实,轮廓周正,简而有致,无半点浮夸渲染之风,全凭返璞归真的自然美取胜。看似“土得掉渣”,实则是拙中藏巧,俗中透雅,制作起来难度很大,技艺要求很高,没有深厚技术功底的一般艺人很难为之。由于容量大且携带方便,旧时农人携至田间地头,以供歇息时品饮,亦作茶馆日常用器.
清晚期 友廷制铜把蛋包提梁壶
此壶鼓腹圆润,上下敛收,肩饰迭圈,底呈圈足,大口平盖深凹,口盖唇边圆线,大小相密,盖面钤有“友廷”小印。壶流三弯式,浑厚坚挺,与壶身似一体,线条浑圆柔美,茶垢与包浆甚厚,更添古意。
清道光 任贞祥制紫砂蛋包壶
中国嘉德 2010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 RMB 31,360元
壶身圆曲丰满,骨肉匀挺,口、流、盖做工精致,流顺自然,比例适度。三弯流超凡出俗,神采奕奕,原配铜质提梁完好,凹形壶底放置平稳。颈部下的云肩线与口盖上的子母线,和谐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