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课本中,曾经写有这样一句话: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每年以0.01米的速度“长高”。但是实际上,珠穆朗玛峰是在逐年变矮,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呢?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尼泊尔称为萨加马塔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山脉之上,终年积雪。是亚洲和地球第一高峰(太阳系最高峰是海拔27000米的火星奥林匹斯山)。珠穆朗玛峰一向是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高峰,高8848.13米,在小学地理课本里也早就有关于珠穆朗玛峰的标准描述:“珠穆朗玛峰由于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地带,每年依然以1厘米的速度‘长高’”,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据科学家监测,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目前正在逐年下降,在过去的33年里,它的高度下降得惊人。
据记载,早在1966年,中国第一次成功测量珠峰的雪面高程值为8849.75米。1975年,科学家测出珠峰峰顶雪面的高度为8849.05米减去当时测量得到的峰顶0.92米的雪深,最终得出珠峰高度为8848.13米。我们目前对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描述,一直沿用的是当年监测出的高度8848.13米。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我们的测量手段和技术也越来越精准。过去30余年里,中国科学家利用天文、重力、激光测距、GPS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珠峰的高程值进行了先后五次越来越精确的测量。1992年,科学家所测得的珠峰雪面高程的最终计算值是8849.04米,而1999年第五次观测的结果则下降为8848.45米,1999年的观测值和1966年相比少了1.3米,所有的这些测量资料显示,珠穆朗玛峰的确是在逐年变矮。
那么,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原因是什么呢?被誉为亚洲和地球第一高峰的珠峰怎么会变矮呢?这个问题引来了许多科学家们的关注,他们期待早日找到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原因。
有的地质学家认为,珠峰变矮的原因可能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运动发生了变化导致的,由于印度板块仍在向北推进,仍然是形成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强烈变形的主要动力来源,而且珠峰地区在印欧板块推动下的整体抬升过程中呈波浪式的起伏,上升的速率并不是均匀恒定的,虽然科学家得出了珠峰地区上升的速率不固定的结论,但却恰恰说明了珠峰抬升的趋势没变。
也有人提出异议,他们认为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原因不是板块间挤压造成的,而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珠峰顶部在短期内降低如此剧烈,肯定不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只能从冰川对气候的响应去解释。他们提出,由于全球气温上升,加速了珠峰顶部的积雪由雪到冰转化的过程,冰川的密实化过程加快,从而导致冰面的降低。实际上,从1992年开始的珠峰顶部急剧降低时期正好对应于气候急剧变暖时期。但是全球气温总体来说从1966年到1975年是冷期,20世纪70年代到1992年之间既有冷期又有暖期,所以按照每一年的气温与珠峰下降幅度一一对应有困难。想得到更确切的结论,必须有珠峰每年冰雪层的厚度变化和气温变化的详细数据,完整地取得这些数据目前还有困难。
还有人提出冰雪密实可能是导致珠峰变矮的罪魁祸首。“密实化”是指一个积雪转变为冰层的过程,它有两种物理机制,一种是在气温高的情况下,雪在白天化成水,晚间气温降低,再变成冰;另一种就是雪层不断变厚,底层雪在不断增加的压力之下变成冰。如果气温升高,雪变成冰的速度就会相当快。但是珠峰峰顶常年温度都在零摄氏度以下,所以绝对不可能是降雪先溶解成水再冻成冰。珠峰顶部积雪的密实过程无疑是第二种密实过程。虽然珠峰顶的积雪不会融化成水,但气温升高仍可以加速密实化过程,而变成冰后冰层的厚度相对于原来雪层的厚度是减薄的。假如从前20年的积雪才能变成冰,温度升高后密实速度加快,现在可能只需10年或者5年雪就会变成冰。可是一个“密实化”却并不能彻底揭开珠峰“变矮”之谜。科研人员指出其实积雪密实过程中有很多细节说不清楚。比如温度升高时,到底有多少雪融水的残余就无法观测计算,一点没有融化的干雪和略有融化的湿雪压实过程也并不一样。气温升高后,雪片晶体之间有一点轻微的融水残余都会加速密实化过程,但就珠峰顶上总体积雪来说是不会发生融水的。
那么,珠穆朗玛峰上的积雪厚度到底是多厚呢?科学家们也对此纷纷探讨。1975年我国科学家测量珠峰峰顶的雪深是0.92米,可是意大利登山队用测杆观测到的雪深数据是2.5米。据此,相关研究人员认为使用普通的办法是不能测得雪的真正厚度的,更不要说冰的厚度。他们提出珠峰顶部冰雪厚度要远大于2.5米,可能在10米到几十米之间。经过研究,得知珠峰顶部以岩面为主,如果将雷达放置在冰雪层上,向下发射电波,可以检测出冰雪层的确切厚度,但由于条件限制,从来没有人将雷达背上珠峰进行测量。此外在峰顶的冰雪层上用冰钻钻至底部,也可测出冰雪层的确切值,但也没人做过此类测量,所以珠峰顶部的冰雪层的具体厚度依然是个谜。 那么,珠穆朗玛峰变矮会不会是珠峰顶部冰雪层有物质损失造成的呢?可是是什么物质损失了呢?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物质的损失呢?对此,有关的研究人员提出了自己的假设;由于珠峰顶部不是一整条冰川,长期的气候演变,使珠峰顶部冰雪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层面,近三十几年气候变暖,这一层面经过密实化后降低得比较快。珠峰顶部出现降雪后,大风吹雪的情况会经常出现,特别到了风季,风速每秒高达到三四十米,所以降雪难于在珠峰顶部积累。只有天气稍好、风速较小时,才会有一点积累,大部分降雪还是会被风都吹走。这或许能解释峰顶物质流失的问题,但是这种说法仅仅是一种假设,并没有找到真正的科学证据来证明这种假设的正确性。
目前,对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变矮的问题的研究还在继续进行着,解开珠穆朗玛峰变矮的原因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
本文摘自:中国画报出版社,中国地理未解之谜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