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1日,香港文化博物馆,
改编自金庸小说题材的漫画。(图/阿灿)
鲁迅写过《铸剑》,汪曾祺写过《复仇》,老舍写过《断魂枪》,余华写过《鲜血梅花》,还有王小波、徐浩峰等作者,加上舒飞廉,武侠也可以是先锋的。唐传奇、《西游记》、《蜀山剑侠传》和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
✎作者 | 苏炜
郑保纯有三重身份。这三重身份,很多时候隐藏在三个名字背后——
学生们熟悉的郑保纯老师,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教师,郑老师关于武侠小说、通俗文学的系列课程,影响力还扩散出文学院之外;读者们所知的舒飞廉,是一位文风清疏、文笔灵秀的作家,以《飞廉的村庄》《绿林记》等作品打动过不少人;“武侠迷”记忆里的木剑客,曾是知名杂志《今古传奇·武侠版》的主编,为“大陆新武侠”鼓与呼,凤歌、沧月、小椴、步非烟等大批新锐武侠作家由此走向大众视野。
郑保纯是“大陆新武侠”这一文学潮流的亲历者、参与者和研究者,三重身份的重叠变换,让他对于武侠文学有着更丰富的体悟和更深刻的观察。
回看“大陆新武侠”走过的20年,兴衰跌宕本身也像是一部荡气回肠的武侠小说,其中有少年意气,有一战成名,也有故人远去,有江湖寂寥。2018 年,金庸逝世;2022 年,影响过一代人的《今古传奇·武侠版》正式停刊。在很多人看来,一段江湖故事徐徐画下句点。
但郑保纯并不太认同“‘大陆新武侠’已经式微”的说法:“《今古传奇·武侠版》主导的20年,只是出发的一个阶段,用长江来比喻的话,可能是刚刚到三峡,‘大陆新武侠’重新回到网络的主阵地,才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今古传奇·武侠版》总100期
刊登的杂志社同仁合影,
前排左三为郑保纯。
(图/@今古传奇武侠版)
01
“它的内容是多元的、
丰富的、有创造力的”
“大陆新武侠”的诞生与兴盛,与《今古传奇·武侠版》密切相关。
2001年,《今古传奇·武侠版》正式创刊,两年后,学者韩云波关注到,围绕这本新杂志,已经涌现出一批新的武侠作者。2004 年,韩云波与杂志编辑部一起提出“21世纪大陆新武侠小说”,他指出,这一系列作品在江湖图景、性别格局、写作者身份、叙事方式等方面,明显区别于“港台新武侠”,“成为一个包容性更强的综合文类”。“大陆新武侠”概念由此发轫。
从月刊到半月刊,再到旬刊,回看这本名为“传奇”、本身也为传奇的杂志,郑保纯用“善始善终”来形容它走过的20年:“它继承了民国武侠、港台武侠的传统,推陈出新,它的内容是多元的、丰富的、有创造力的,它有都市感、现代性,更加强调侠客的主体性,沟通了奇幻题材,还加入了女性的创作。”
以杂志为阵地,一大批新作者和新作品涌现。观察者和研究者欣喜地围观着这群江湖新人的创作,并不断从“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小说中,提炼出文化转型的意义。而对于更广大的读者群体来说,一大串名字以更直观的印象留在时代记忆里,其中有小椴、凤歌、沧月、步非烟、江南、时未寒、缺月梧桐等作家,也有《洛阳女儿行》《昆仑》《七夜雪》《王天逸行侠记》等经典作品。
《今古传奇·武侠版》发展历程。
(图/@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6 年,当《今古传奇·武侠版》连载凤歌作品《昆仑》与《沧海》时,发行量(单期30万册)与影响力均达到鼎盛,杂志封面上的推荐语,除金庸‘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之外,更醒目的是‘大陆新武侠之盛世江湖’。”郑保纯的一篇研究文章中,这样描述当时的盛况。
“大陆新武侠”兴盛的背后,站着一个耀眼的全新作家群体。“他们一般是70后、80后,都有大学以上的学历。性别方面,男性与女性平分秋色,女性第一次加入武侠题材的创作,显得特别亮眼,她们在江湖这一场域里,讨论女性的生命能量、自由意志,令人印象深刻。”郑保纯总结道。
02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一个高峰,
但不是顶峰”
站在更高的视角回望,“大陆新武侠”不是横空出世的,金庸的江湖世界也不是凭空诞生的。它们都在很大程度上吸取和突破了前人的作品,最终成为武侠文学乃至通俗文学漫长河流中的一段。
民国时期,传统悠久的武侠小说进一步繁荣,建构起独有的设定体系,新派武侠小说的大门缓缓开启。“北派五大家”中的还珠楼主,更是把想象力推上高峰,仙侠小说《蜀山剑侠传》为多年之后网络时代来临、玄幻小说兴起埋下遥远的伏笔。
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原是传统武侠小说的资深读者,他们在前辈的“武库”中取走不少“法宝”,加以改造创新。比如读者熟知的降龙十八掌,就非《射雕英雄传》原创,其原型是《蜀山剑侠传》中的降龙八掌;桃花岛岛主黄老邪的绝技弹指神通,则是宫白羽笔下“弹指翁”华雨苍的功夫;“西毒”欧阳锋所练的蛤蟆功,在宫白羽更早的小说《偷拳》中已有提及。这都是金庸吸收前人养分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