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英雄致敬的感言怎么写,向英雄致敬短句50字内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9 02:56:14

向英雄致敬的感言怎么写,向英雄致敬短句50字内容(1)

文题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文:

忠魂不泯,浩气长存。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英雄,敬仰英雄。今年清明,各地纷纷开展了清明纪念主题活动。据悉,“革命战士别样风采——雨花英烈文学艺术作品展”活动也于4月4日在红岩魂广场开展,该展览展示了29位雨花英烈在其各个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体现出革命烈士一生中的别样风采。

清明纪念英雄,最好的方式是缅怀,最佳的缅怀是传承,最深的传承是明志。我们在纪念时慢下来,静下来,就能在“品味活着的历史”中感受英烈魂,激扬英雄气,更好地开创未来。现在高一年级将举行以“缅怀英烈,致敬英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据此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向英雄致敬,做时代先锋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向英雄致敬,做时代先锋”!

英雄,在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和复兴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从来都不缺乏!

这是我们民族优秀的基因。建国前,我们有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奉献终生的*,有在长征路上历经艰辛、抛头颅、洒热血的红军战士,有既有热血豪情,又有大战中无私拯救日本小姑娘的聂荣臻元帅……建国后,我们也有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扶贫路上的焦裕禄同志,有跨过鸭绿江、保卫新中国的抗美援朝志愿军将士,有不慕名利、矢志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问题的袁隆平……他们动人心魄的英雄故事,令多少中华儿女传颂。

英雄者,国之干。今日,也有祁发宝、陈红军等英雄宁洒热血、不失寸土,抒写了钢铁之师的荣耀,捍卫了领土主权的完整,也护佑了人民生活的安宁。向英雄致敬,正是为了致敬那些负重前行的勇士,正是为了弘扬爱国卫国的精神,让历史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而诸如网络大V罗昌平对“冰雕连”英烈发表侮辱性言论、知名软件金山毒霸使用邱少云插画当负面人物配图等抹黑英雄、颠倒黑白的行为,事实上是对历史事实的轻视、对民族精神的无视,以期实现混乱历史认知、瓦解信仰根基的图谋。如此行为,当引起所有人的警惕。

致敬英雄,需要我们崇尚英雄。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古有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近有林则徐虎门销烟,八路军五战士勇跃狼牙山,鲁迅弃医从文拿笔唤醒中国人,钱学森放弃美国高薪聘请毅然回国,屠呦呦潜心钻研终成硕果。饮水思泉,不忘来路,在我们享受着和平的安逸的同时,更应铭记英雄,致敬英雄,崇尚英雄。

致敬英雄,需要我们捍卫英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需要英雄,一个先进的国家需要先锋。现如今,雷锋被说成是造假,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碉堡被认为是假的,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也被人质疑……种种不尊重英雄的言论被发表出来。对此我认为,任何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言论及行为都应被谴责、被严惩,我们绝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一个时代对英雄的看法,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英雄是用来歌颂的,不是用来诋毁的。英雄,作为一个时代的杰出人物,有着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中华民族要实现奋斗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为此,我们都应致敬英雄,捍卫英雄。

正所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引领者。作为英雄的后辈,我们应该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致敬英雄!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文题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做勇于探索的人

黑塞笔下的悉达多放弃了生而有之的锦衣玉食的生活,毅然与友人割席,踏上了对陌生世界的探索之途。从文学回归现实,生活中亦不乏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之人,他们动机多样,收获各异,在探索中丰盈了自己的人生。

陌生往往意味着新奇与未知,好奇也成为了人们探索陌生世界的浅层原因之一。然而好奇这一情感是轻盈且速朽的,在陌生之途的险阻与重压下,人们往往望而却步。将好奇扼*在摇篮中。而支持人们勇于踏上征途的,必然是一些更为持久与深入的东西。

人们对陌生世界的探索包含了对更广阔舞台的渴求。德里达曾言:“对未知的探索充盈了人类的选择之路。”在当下内卷加剧的时代,越来越多人疲倦于“996”的劳迹,在机器一般的重复与劳作中渴望为生命带来更多的色彩。因而便有了“世界那么火,我想去看看”的洒脱选择。这不仅是对庸碌现实的叩问与脱离,是对谢尔德林、海德格尔所提倡的“诗意的栖居”的追求,更是对人生旅途的拓展,对生命更丰盈可能的期盼。

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是因为人的灵魂渴望“向外看”。这一“向外看”并不意味着永久求变,也并不意味着人们对既有熟悉事物的背离。相反,“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返回来”。康有为在变法失败后游历欧洲,对西方的启蒙思想与民主政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回国后创作了更多文论以启迪时人。有时人们乐意探索陌生世界,是为了深化对既有熟悉之物的理解,在取其精华、为我可用中向更高的层次跃升。

对陌生世界的探索亦是对积极自由的主动选择。昆德拉写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其“轻”在于人生具有无限展开的可能性,我们亦具有探索陌生世界的自由。但这场自由又是孤独而沉重的,正如悉达多与挚友割席独立踏上旅途。斯特里克兰为追寻绘画梦想穷苦地旅居异国。但他们都因灵魂对本真追求的呼唤而踏上了征程,这是一种承担“生命之轻”的勇气,也是对自我主体性的坚守。

我们动身出发,探索陌生世界,均对这段未知的旅途充满愿景,渴望从中寻得意义与答案。但正如存在主义哲学所勾勒的无意义的前景,我们在陌生的求索中可能注定会历经磨难,可能一无所获。但这又如何?既然有选择的自由,既然有勇气拥抱生命中战败的奔流,那么就去做,并为此负责。正如探索陌生世界之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但恰如加缪所言,“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因为“登上顶峰的斗争足以充实人的心灵”。

悉达多在历经求索后,在河边与友人重逢,并领悟了生命的真正奥义。愿我们也能在对陌生的求索中获得充实的心灵,在对勇气的实践中达乎自身圆满。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