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宋·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
今年的清明节,就在农历二月二十六。黄庭坚这首诗,也写在阳春三月,在清明、谷雨过后。
三月将尽,柳絮纷飞,蛛丝游动,意味着春光已阑珊。而此时的一场春雨,风吹雨洗满城落花调零
一场落雨,再也难复当初“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的繁盛景象,多半是乱红如雨而不记来时路。
尽管落英堆积,此时的黄庭坚也没有一味沉浸在伤春情绪里,而是独坐西窗下,漫品谷雨茶。
心里暗想,不知道在东城外共饮清明酒,比起我此时坐在西窗下面共饮谷雨茶怎么样。
世人皆知黄庭坚爱茶,深谙采茶饮茶“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的道理。
黄庭坚这一漫不经心的发问,与其说是未知探寻,不如说是自我愉悦,茶比酒更怡人性情。
你看再好的春光也会消散,即使不对酒当歌,一杯清茶,也能让人珍惜并度过最美的时光。
上篇韩偓就认为“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不管是三月还是少年,都不应被辜负。
素手起落,轻盈地揭开那青花瓷盖婉,茶味的清香扑面而来,让茶的香韵惬意地在心田萦绕。
【4】
辛夷才谢小桃发,踏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唐・韩偓《三月》
韩偓是李商隐的外甥,一位妥妥的才子。他说辛夷花刚刚凋谢,桃花便迫不及待地绽放,踏青的欢乐尚未远去,又迎来了寒食节的临近。
诗人巧妙地通过自然界的季节交替,勾勒出春天的脚步快速更迭的自然规律。
“四时最好是三月”,他强调一年之中最美妙的月份就是三月,这是对春天最美时光的高度赞美,而紧随其后的“一去不回唯少年”,则又是对青春岁月稍纵即逝的惋惜。
三月的春光虽美,但它每年都会如期而至,然而少年的美好时光一旦逝去,却无法重现。
如此看来,读着读着就渗透着淡淡的伤感与无可奈何。
我们仿佛看见那个温煦明媚的三月天,少年们笑语嫣然,身影活泼,但时光如同流水,载着他们的青春向前,任凭身后留下的是怎样一片醉人的春色,也无法回头重拾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我想,无论是春光烂漫的三月,还是风华正茂的少年时期,都是生活中无比珍贵、应当倍加珍惜的存在。
【5】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笔下的三月暮春没有阳光明媚,而是风雨交加,花儿凋零,残枝碎叶掉了一地。
居住于庭院深深处闺阁中的少女,纵然想挽留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无奈之下,只能掩门而叹息。
在这三月天里,孤寂难耐,百无聊赖,凭窗而望,满眼都是早晨杨柳枝上的层层雾气,一眼望不尽的帘幕和幽深没有尽头的庭院。
她知道自然界的春光固然无法挽留,也遗憾生命中某些美好时光与情感的无法挽回。
欧阳修笔下的这位妇人泪眼婆娑,向花儿倾诉心声,然而花儿沉默不语,只能任由那纷飞的乱红穿越秋千,飞向远方,留下一片寂寥与哀婉。
韶华易逝,红颜易老,她内心深处的失落与无尽的哀愁,令人伤心断肠。
欧阳修以细腻的情感笔触,勾勒出一幅春光易逝、人事如梦的画卷,让人沉浸在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无常的无奈之中,字里行间流淌着深情而哀婉的诗意,给人以强烈的心灵共鸣与审美享受。
【6】
三月春如少年时,了知造化最儿嬉。
智行无事柳飞絮,道法自然花满枝。
锦乡园林天富贵,神仙院落月清奇。
老天长似春三月,游嬉人间不皱眉。
——宋・许月卿《三月》
三月的春天如同少年时代,充满了活力与变化,仿佛大自然在这时最为淘气欢愉,展示着她的生机盎然与无尽创意。
许月卿借柳絮随风飘舞的自在洒脱,揭示了世间万物遵循“智行无事”与“道法自然”的法则,花儿缀满枝头,正是顺应天时、自然而然的美好表现。
在这锦绣繁华的园林之中,天地间弥漫着富饶与贵气;而在静谧的神仙院落,皎洁月光映照下的景色则显得格外清奇脱俗。
诗人眼中的老天爷仿佛总保持着三月般的青春气息,悠游于人间世界,脸上从未有过丝毫忧虑之色。
“老天长似春三月”不仅是对自然界永恒春天的赞美,更是对人生乐观态度的隐喻,寓意无论年龄几何,都应保持一颗热爱生活、享受生命的心,犹如春三月般充满喜悦与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三月春景的细腻描绘,融入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与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使得每一个阅读者都能感受到那份充溢着生命力与智慧的春日情怀,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悠然自得地游嬉于人间烟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