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那是在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黄鹤楼上,故人挥手作别,带着诗酒风华向扬州的方向启程。
这是一幅生动的离别画面,描绘了两位挚友在灿烂烟花映照的三月分别,各自踏上新的旅程。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以其独特的视觉艺术,将离别的惆怅与江水的流淌融为一体。
那孤帆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碧蓝天空的尽头,而唯一不变的是那滚滚长江水,似乎象征着无法割舍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对过往的深深怀念。
这种哀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恰如春风拂过江面,虽带走了帆影,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扬州是一个风光旖旎的城市,烟花三月,正是春深似海,绚丽灿烂的季节。烟花三月的明媚景致,反衬出离别的淡淡哀愁。
但是,这离愁别绪又被世间的风景给治愈了。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以对孟浩然的深深敬仰世人皆知。
烟波浩渺,滔滔江河连接无穷碧空。那孤帆远影渐行渐远,直至朋友消失于眼前。
由于水天一色,远远望去,如同消失在碧空之中。只有滚滚的长江水,在天边翻腾流逝。
有相遇就必有分离,人生旅途中的聚散无常,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只得伫立目送你离开,道一声珍重。
【8】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宋·晏殊《玉楼春·春恨》
在这明媚的春光里,年轻的离人轻易便踏上了远行之路,不舍与无奈交织于绿杨芳草间的长亭古道。留下的唯有深深的思念与哀愁。
词中的主人公在寂静的楼阁之中,伴随着五更破晓的钟声,从破碎的梦境中醒来,体会着三月春雨带来的离别之意。
词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揭示了无情之人不懂得多情人承受的煎熬,那丝丝缕缕的情愫犹如抽刀断水,越发牵绊缠绵。
晏殊借助天地的广阔无垠与相思的无边无际形成鲜明对比:“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即便是天之涯、地之角都有尽头可寻,但相思之情却如同没有边界一般,随着离人的远行,愈发蔓延滋长,成为了一种永恒的执着。
此词借由春日特有的景色与情境,传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怀念与无尽相思,表达了人世间最纯真却又最磨人的感情纠葛。
富贵宰相笔下的作品,唱出了青春易逝、情缘难续的无奈与哀怨,让读者在欣赏优美的词藻之余,深深体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和情感的深远绵长。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9】
千里长安名利客,轻离轻散寻常。难禁三月好风光。
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
记得年时临上马,看人眼泪汪汪。
如今不忍更思量。恨无千日酒,空断九回肠。
——宋·刘彤《临江仙·千里长安名利客》
词人刻画了一个为了追逐名利而在长安奔波的游子形象,他频繁地经历着相聚又别离的生活常态,即使是阳春三月的美好风光也无法留住他的脚步。
“难禁三月好风光”既是对春光的赞美,又是对离别的无奈叹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于安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因追求功名而错过的那些美好瞬间的惋惜。
眼前的画面充满了生机盎然:台阶上芳草碧绿,满树杏花飘香,这样的景致唤起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
他忆起当年临行之际,亲人朋友眼中含泪送别的场景,那份真挚的情感至今仍历历在目,触动人心。
如今的词人却不愿再去细细回味那些离别的痛楚,只因心中积攒了太多难以化解的思念与遗憾。
他渴望有一种能够忘却忧愁的千日佳酿,可以消除心中的九曲回肠般的痛苦。然而,现实终究无法如愿,只能任由这份刻骨铭心的情感在心头翻涌。
刘彤的这首词,通过抒写名利场上的羁旅生涯与平凡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展现了人生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对亲情、友情和故乡风情的深深眷恋。
词作在呈现优美春景的同时,又融入了浓厚的人生哲理与情感寄托,使得读者既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又能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10】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唐·王勃《仲春郊外》
春天的东园,一条翠绿的柳径蜿蜒其间,枝叶婆娑,诉说着春日的故事;西边的河堰边,花瓣飘落在清澈的渡口,铺展出一幅落英缤纷的水畔图景。
王勃眼中的景色延续了三个月的明媚春光,这份盎然生机与美丽风光独绝四方,无人能及。
晨曦中,村落里的鸟儿展翅高飞,它们的振翅唤醒了沉睡的村庄,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水塘中的鱼儿欢快嬉戏,跃出水面的瞬间,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春天的到来。
雨后初晴,阳光洒满了山间的小院,这里的一切似乎都被洗涤得更加纯净清新。
身处这样的山居之所,四周充溢着宁静与祥和,哪里还能觅得一丝世俗的喧嚣与尘埃?
听见春风的低语,触摸到春水的温度。
这首诗如诗如画,宛如一首流淌在时光里的田园牧歌,让人不禁陶醉其中,感叹岁月静好,流连忘返于这未经雕琢的纯真自然之美。